APP下载

玉米穗颈长与其它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2016-12-04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辽宁沈阳110866

种子 2016年7期
关键词:穗长通径自交系

, , , , , , , (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 辽宁 沈阳 110866)

玉米穗颈长与其它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李晓娜,吕香玲,钟雪梅,朱敏,王宏伟,刘洪亮,步蕴法,李凤海
(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 辽宁 沈阳 110866)

以111个玉米自交系为试材,对玉米雄穗主轴长、穗上节间长、株高、穗长与穗颈长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以探讨各性状对穗颈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性状变异较大,其中穗颈长变异最大,变异系数达25.68%。各性状自交系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各性状与穗颈长以及各性状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各调查性状与穗颈长相关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穗上第5节间gt;第4节间gt;第3节间gt;株高gt;第2节间gt;第1节间gt;雄穗主轴长gt;穗长。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上第5节间、第3节间、株高对穗颈长有较大的正向直接影响;穗长对穗颈长影响不明显;穗上第1节间、第2节间对穗颈长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较小的负值。对穗颈长作用最大的是穗上第5节间(r=0.71**,p=0.531 1),其次分别为第3节间(r=0.65**,p=0.287 3),株高(r=0.57**,p=0.227 8)。为了获得穗颈长较长的玉米品种,应注重选择穗上第5节间、第3节间较长,株高较高的品种,同时协调好各性状之间的关系。

穗颈长;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决定理想玉米株型的雄穗性状包括雄穗大小、雄穗主轴长、穗颈长等,同时穗颈长是影响玉米机械化去雄的一个关键部位,不同玉米品种之间,穗颈长有着显著差异。玉米穗颈长是一个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各农艺性状对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各性状之间也相互作用[1-2]。近年来,对株高、节间长、穗长的相关性分析已有相应研究[3-4],但对于穗颈长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为了明确各农艺性状对穗颈长的影响,本试验对雄穗主轴长、穗上节间长、株高、穗长与穗颈长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5-7],根据相关系数求出各性状对穗颈长的直接效应值和间接效应值,研究各性状对穗颈长作用的大小,为玉米机械化去雄以及育种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选择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选育的111份普通玉米自交系,于2014年春季种植于沈阳农业大学北试验地。

1.2 试验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2行区,每行15株,行长4 m。观察记载各生育期,灌浆后期在每小区连续取5株测量雄穗主轴长、穗颈长、穗上节间长(第1、2、3、4、5节间)、株高,收获后每小区取5穗测量穗长。

1.3 统计方法

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如果玉米穗颈长不同自交系间方差显著,则将其作为目标性状,与其余自交系间方差显著的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8]。采用DPS统计软件进行各项分析[9]。

2 结果与分析

2.1 方差分析

对111份玉米自交系的9个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显示,各性状处理间方差均达极显著,说明不同的玉米自交系9个性状具有明显差异。

2.2 111个玉米自交系各性状的变异性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穗颈长的变异系数最大,达25.68%,说明穗颈长在各自交系中存在很大差异,变异范围广,遗传改良潜力也很大,通过育种途径改良玉米穗颈长是可能的;其它依次为穗上第5节间、雄穗主轴长、穗上第4节间、穗长、穗上第1节间、穗上第3节间、穗上第2节间、株高。

表3 玉米自交系9个性状间相关系数

性状雄穗主轴长TL穗上第1节间SFL穗上第2节间SSL穗上第3节间STL穗上第4节间SFOL穗上第5节间SFIL株高PH穗长EL穗上第1节间0.23∗穗上第2节间0.25∗∗0.66∗∗穗上第3节间0.28∗∗0.72∗∗0.88∗∗穗上第4节间0.35∗∗0.65∗∗0.82∗∗0.93∗∗穗上第5节间0.37∗∗0.63∗∗0.72∗∗0.88∗∗0.92∗∗株高0.48∗∗0.57∗∗0.51∗∗0.64∗∗0.60∗∗0.60∗∗穗长0.25∗∗0.28∗∗0.23∗0.26∗∗0.19∗0.24∗0.25∗∗穗颈长PN0.38∗∗0.43∗∗0.49∗∗0.65∗∗0.66∗∗0.71∗∗0.57∗∗0.26∗∗

表1 玉米自交系9个性状的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自由度df雄穗主轴长TL穗上第1节间SFL穗上第2节间SSL穗上第3节间STL穗上第4节间SFOL穗上第5节间SFIL株高PH穗长EL穗颈长PN自交系间110125.2683∗∗17.2554∗∗16.4379∗∗19.0798∗∗18.3667∗∗23.9314∗∗3321.869∗∗21.7499∗∗1109.9279∗∗自交系内44415.67462.23611.43151.75612.19451.6966103.1182.534210.9684总变异55437.4355.21824.41115.19595.40566.1114742.22016.349630.6174

注:“*”,“**”分别表示在0.05和0.01水平上差异显著。下同。

表2 111个玉米自交系9个性状的平均值、变异系数和变化范围

性状平均变幅极差变异系数雄穗主轴长33.04±6.1414.5~5540.518.58穗上第1节间13.71±2.316.5~24.51816.85穗上第2节间13.87±2.115.6~2115.415.21穗上第3节间13.66±2.287.0~211416.69穗上第4节间13.41±2.346.5~2114.517.45穗上第5节间13.26±2.477.6~2214.418.63株高202.39±27.05128~28115313.37穗长14.87±2.547.5~2315.517.08穗颈长21.69±5.579~362725.68

2.3 相关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9个性状间均达显著或极显著。各调查性状与穗颈长相关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第5节间gt;第4节间gt;第3节间gt;株高gt;第2节间gt;第1节间gt;主轴长gt;穗长,均与穗颈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穗上第5节间与穗颈长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71,表明在其它性状相对稳定时,穗上第5节间越长,则穗颈长越长;而穗长与穗颈长的相关性最小,相关系数为0.26,可能对穗颈长的影响不大。分析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可以看出,各节间长与株高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表明株高受穗上节间长的影响比较显著;雄穗主轴长与穗上第1、2、3节间的相关系数较低,与第4、5节间、株高相关系数相对高一些;从各节节间长之间的相关系数来看,相邻节间的相关系数较高,最高可达0.93,表明相邻节间在发育上具有协同性;穗长与各性状的相关系数均未超过0.3,表明穗长与各性状的相关性较低。

2.4 通径分析

为进一步明确雄穗主轴长、穗上节间长、株高、穗长对穗颈长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还需进一步作通径分析。由表4可以看出,穗颈长直接通径系数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穗上第5节间(0.531 1)gt;第3节间(0.287 3)gt;株高(0.227 8)gt;穗长(0.092 6)gt;第1节间(-0.149 2)gt;第2节间(-0.186 4)。由于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剔出了对穗颈长影响不明显的雄穗主轴长、穗上第4节间。

2.4.1 穗上第5节间对穗颈长的效应

穗上第5节间和穗颈长的相关系数为0.71,呈极显著正相关,直接通径系数为0.531 1,所起直接效应最大,通过穗上第3节间、株高、穗长所起的间接效应值为正值,而通过穗上第1节间、第2节间所起的间接效应值为负值,除穗上第3节间的间接效应值为0.252 2外,其它性状的间接效应均不是很大。

2.4.2 穗上第3节间对穗颈长的效应

穗上第3节间和穗颈长的相关系数为0.65,呈极显著正相关,直接通径系数为0.287 3,所起直接效应居次,通过穗上第5节间、株高、穗长所起的间接效应值为正值,且穗上第5节间的正向间接效应值较大,为0.466 3,其它性状的效应值均较小,说明穗上第3节间对穗颈长的影响受穗上第5节间的间接影响较大。

表4 6个性状与穗颈长的通径分析

性状直接通径系数间接通径系数穗上第1节间SFL穗上第2节间SSL穗上第3节间STL穗上第5节间SFIL株高PH穗长ELr值穗上第1节间-0.1492-0.12260.20660.33520.13030.02620.43∗∗穗上第2节间-0.1864-0.09820.25160.38210.11710.02110.49∗∗穗上第3节间0.2873-0.1073-0.16320.46630.14540.02390.65∗∗穗上第5节间0.5311-0.0942-0.13410.25220.13630.0220.71∗∗株高0.2278-0.0854-0.09580.18330.31780.57∗∗穗长0.0926-0.0422-0.04250.07420.12610.05650.0230.26∗∗

2.4.3 株高对穗颈长的效应

株高和穗颈长的相关系数为0.57,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直接通径系数为0.227 8,所起直接效应居第3位,通过穗上第3节间、第5节间、穗长所起的间接效应值为正值,而通过穗上第1节间、第2节间所起的间接效应值为负值,其中穗上第5节间的正向间接效应值较大,为0.317 8,其它性状的效应值均较小,说明株高对穗颈长的影响受穗上第5节间的间接影响较大。

2.4.4 其它农艺性状对穗颈长的效应

穗长对穗颈长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092 6,直接效应值不大,且其它性状的间接效应也较小,直接选择时对穗颈长的影响不明显。穗上第1节间(-0.149 2)、第2节间(-0.186 4)对穗颈长的直接作用表现为负效应,但它们的效应都较弱,由于穗上第3节间、第5节间对穗颈长较大的正向间接效应抵消了穗上第1节间、第2节间的负向直接效应,最终使得穗上第1节间、第2节间与穗颈长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

3 结论和讨论

在自交系9个性状的变异性分析中,穗颈长的变异系数(25.68%)最大,其它依次为穗上第5节间、雄穗主轴长、穗上第4节间、穗长、穗上第1节间、穗上第3节间、穗上第2节间、株高。变异性大代表性状稳定性差,后代易出现分离,遗传改良的潜力较大,可进一步利用穗颈长差异较大的材料构建分离群体,通过SSR遗传图谱对穗颈长进行相关分析和QTL定位分析。对111个玉米自交系8个性状与穗颈长间的相关分析表明,玉米雄穗主轴长、穗上节间长、株高、穗长与穗颈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选择穗颈长较长的品种时,围绕这8个性状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可以降低目标性状选择的盲目性,提高育种工作效率。由通径分析结果得知,穗上第5节间、第3节间、株高对穗颈长有较大的直接影响,而穗长对穗颈长影响不明显,穗上第1节间、第2节间对穗颈长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这些负直接效应有时会因性状间的正向间接效应而抵消,致使穗上第1节间、第2节间与穗颈长的相关系数为正值。

机械化去雄的有效程度主要取决于母本的特性[10],母本植株上部叶片稀疏,穗颈长和穗上节间较长均有助于进行机械化去雄。在选育穗颈长较长的玉米品种时,要注重穗上第5节间、第3节间、株高3个性状的选育,尤其是穗上第5节间的选择。对穗长、穗上第1节间、第2节间等其余性状的选择,可根据育种目标的要求适当放宽。

[1]陈玲.两个玉米雄穗大小候选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3.

[2]杨钊钊,李永祥,刘成,等.基于多个相关群体的玉米雄穗相关性状QTL分析[J].作物学报,2012,38(8):1 435-1 442.

[3]刘卫星,闫向泉,朱伟,等.玉米自交系植株性状与单株产量相关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5):216-219.

[4]马静静,南张杰,韩俊.不同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3):3 832-3 834.

[5]张芳魁,霍仕平,张健,等.玉米茎秆性状与抗折断力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玉米科学,2006,14(6):46-49.

[6]谢业春.糯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7):93-97.

[7]白琪林,陈绍江,戴景瑞.我国常用玉米自交系秸秆品质性状及其相关分析[J].作物学报,2007,33(11):1 777-1 781.

[8]周以飞,黄华康.作物品种试验与统计分析[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81-319.

[9]唐启义,冯明光.使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0]王振华,鲁晓民,张新,等.我国全程机械化育种目标浅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11):1-3,21.

Correlation and Path Analysis Between Tassel Neck Length and Other Agronomic Traits in Maize

LIXiaona,LÜXiangling,ZHONGXuemei,ZHUMin,WANGHongwei,LIUHongliang,BUYunfa,LIFenghai

2016-02-20

辽宁省玉米育种及配套技术研究创新团队-玉米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编号:2014201003);辽宁省农村科技特派团-辽宁玉米主要性状基因定位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编号:2014215031)。

李晓娜(1990—),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硕士,研究方向:作物遗传育种;E-mail:youraisemeup.li@qq.com。

李凤海(1966—),男,辽宁省康平县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及玉米高产栽培生理研究;E-mail:lifenghai@126.com。

10.16590/j.cnki.1001-4705.2016.07.073

S 513

A

1001-4705(2016)07-0073-03

猜你喜欢

穗长通径自交系
四倍体小麦株高和穗长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牡丹江市气象因子与PM2.5浓度影响通径分析
圆锥曲线焦点弦的一条斜率性质
气动通径机设计及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玉米自交系雌雄穗开花间隔与产量及抗旱性的相关性
玉米自交系京92遗传改良研究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穗粒性状的多样性分析与改良
玉米自交系保纯和提纯
水稻株高、穗长和每穗颖花数的遗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