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荷兰

2016-12-01阿烈

满族文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莎莎阿姆斯特丹荷兰

阿烈

以前去过荷兰。这次去,是因为二女儿在阿姆斯特丹市南郊的卫星城——阿姆斯特尔芬买了新房。我就再一次成为这个国家的“暂住人口”。

门前处处是景观

喜欢晨练,慢跑。到了荷兰,继续。先是在社区周边跑,发现,每家门前都有一个小院,或用几块石头与几棵修剪好的树木搭配,或用海沙与小鹅卵石铺出一个“迷你”海滩,凸显主人难忘大自然的情怀。其中一家的门前,以东方佛教释迦牟尼端坐在门前的木桌为中心,旁边布局了树、假山、流水池。想必佛主与天地是其主题。不知屋内的主人与东方有何渊源?

在家门口做一个简单、雅致的“迷你”景观,既是抒发情趣爱好,也是开设了一个与外界交流沟通的窗口。通过这些小景观,不仅反映出居民的生活品质,也透视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荷兰由十七世纪“黄金时期”起飞,航海业和贸易的发达闻名于世,一直辉煌到如今。他们的创新能力,成就了许多国际一流公司,把水坝技术、种植业、养殖业等持续不断推向了世界前列。郁金香、奶制品都是当今国际著名的一流产品。与阿姆斯特丹相比,阿姆斯特尔芬是个年轻的“卫星城”。因为年轻,它的基础设施远远胜过首都。包括环境。我无论跑到哪里,仿佛都没能跑出一个大花园。到处是小桥流水、草坪鲜花,绿荫之间露出漂亮的错落有致的别墅式楼房。

曾看到在草坪与翠柳之间,有一排别墅正在建设,刚刚盖到一层。住几天再路过那里,只见房子在增高,增到二屋却不见建筑材料的堆放,也没有大型起重机械设备,四周的草坪,依然翠绿,一尘不染,内心不禁起了些许疑惑:荷兰是怎么造房子的?时而,可见几个人,开来汽车吊,吊运楼墙体,组装,有点像孩子们在草坪上搭积木。

每个社区里都安装了滑梯、绳索桥、登高阶梯等孩子们玩耍的设施,只见孩子们开心快乐地玩,却看不到任何管理者。但我想,一定有人管理。住的时间久了,也没发现有管理人员出现。回来得知,这是每个家庭的孩子都要来玩的地方,社区居民都非常爱护这些设施。他们就是管理者。

跑步的时候,我经常会遇到迎面过来的慢跑者、遛狗和散步的人,向我微笑致意或问候。开始,我以为对方认错了人。但很快明白了,他们是在向我发出友善和问候:“古德毛宁!”

跑出社区跑到机动车路的斑马线,常常会遇见驶过来的车,嘎然而止。我也停下脚步。却看见驾车人在车里微笑地挥手示意我,请先过马路。

有那么几个早上,我竟然跑到了另一个城市。原来,从女儿家向南走出不远,跨过一架小桥,便是另一个著名的阿姆斯特丹“卫星城”——爱士曼。以养花而闻名全球的小城。

路旁,是一排排种植花的乳白色玻璃花房。有点像中国北方农民的大棚,只不过这里的花房高大宽敞。不明就里的,还会以为这是一片现代化工厂的厂房或现代化科研基地。要不是花房上画有兰花、郁金香等标志,似乎很难想象这是花房。

荷兰的道路,包括居民社区内的道路,都涂有三种颜色:黑色路面是机动车道,咖啡色路面是自行车道,灰色路面是人行道。各行其道,互相礼让,没有警察指挥,秩序井然。这次来荷兰之前,从媒体上看到一条消息,说荷兰对铺设人行道与自行车道的方砖材料进行了革新,可以用其吸收汽车排放的尾气,净化空气。

为什么荷兰会有惊人的创造力?并长久地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与大国比肩而行?

礼貌,最简单的教育之果

女婿生日那天,来了许多亲朋好友庆贺。第一批客人是他的小外甥和外甥女三个孩子。小客人进屋,先向舅舅表示祝贺,随后,竟来到我这个陌生人面前,一一伸出手,与我握手。我是麦克。我是苔莎。我是巴斯。落落大方。聚会结束,这三个孩子先和其他家人吻别后,再一次走到我面前,与我吻别。

这不仅仅是大方。

女儿为了让我更多地与外孙女们亲密接触,安排我每天必做的功课,是送莎莎、茜茜“上学”。女儿开车,我“协助”。茜茜的幼儿园很近,她总是欢快地和老师和小伙伴打招呼,相互问好。老师张开双臂,抱着孩子坐进座位。下午,为前来接孩子的家长提供全天记录。天天如此。

莎莎的学校稍远,带班老师琳娜,是一位长发的美女,看见孩子来了,她会弯下腰,注视每个孩子的眼睛,微笑着与他们握手、问好。家长有二十分钟的“亲子时间”,可以走进教室与孩子共同看书、玩玩具,与老师交流孩子的情况。

孩子们的桌椅摆放每天根据课程随时调整。有时是圆圈座次,方便孩子们的讨论课和演讲课;有时是分组座次,孩子们要动手写和画了。二十分钟后,铃声响起,“亲子时间”结束。下午学习结束离校时,孩子们已经列队在学校操场上等待家长,学生再向老师告别离校。返回的路上,浮现出琳娜弯腰微笑与每位小朋友握手问候的画面,内心被这样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感动。

据介绍,荷兰儿童的早期教育,是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玩中学”的环境,使孩子在感官、个性、情感、认知、语言、动作等八个方面得到发展。如礼貌与交流的教育,教师首先通过孩子们相互认识给予礼节和用语的指导。莎莎在班级里,学会交朋友,把朋友的生日列表记下来。谁过生日了,她事先要做一个贺卡,带去参加朋友的生日“爬梯”。据我观察,荷兰家庭教育中,父母也同样以自身的行为、观念、待人接物的方式,来影响着孩子。比如交通安全常识、游泳等人生基本技能,家长从不马虎。家长陪伴幼儿学习骑车,到了路口,就提醒小孩要怎样打手势,怎样注意左右或前后车辆。孩子从四岁起普遍要学习游泳。女儿就告诉莎莎,河多、水多,游泳是自救的基本本领,不学会游泳,发洪水时有可能会失去生命。我随女儿女婿陪莎莎去游泳馆参加游泳训练,游泳训练馆非常正规,配有教练老师,把相同年龄段孩子们分组,按时间段分别训练。孩子训练时,家长在玻璃屏幕后的客人座席上观看训练、休息等候均可,还提供孩子玩具、画册等免费服务。据说,这样的游泳馆遍布荷兰全国。

在家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不搞长幼为序,不要求姐姐必须照顾妹妹,各自的玩具是自己的,如果他人要玩,也必须取得主人的同意。在莎莎、茜茜的生活学习中,爸妈不会强迫她们学习什么,也不会阻止孩子去做某一件事。倒是经常提醒利、弊,鼓励孩子自己去试,错了再重来。莎莎、茜茜从小就养成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自己做,拒绝他人帮助;自己做不了的事情,才请求别人帮助。

看过国内某地教育部门的一份荷兰教育考察报告,报告说:“在欧洲,荷兰人接受高等教育的程度位居第三位,能说四五种语言的人非常普遍。与这种人口素质相适应的是,荷兰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和道德体系。比如尊重别人、崇尚节俭、痛恨浪费、喜欢朴实、讲究效率、作风严谨、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等等。因此,整个荷兰形成了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环境。”

一场停电引起的思考

一日,我陪女儿去阿姆斯特丹一家叫“东方行”的中国超市。路边的野花已经绽放,柳絮也暗换绿芽,微绿的枝条迎风摇曳。途中,女儿的车慢慢停下,我发现前面有一个与铁路交汇的路口,红灯亮起,拦路杆放下。前后左右停了一排排的车,很壮观。火车哐哐地驶过去,主干路的车先一辆一辆通过,到我们车通过时,前方岔路那一溜车仍然静静地等在那儿,没有按鸣喇叭的,我问女儿,他们在前为什么不先走。女儿笑了,说荷兰考驾照驾驶技术好过关,开车怎么走路不好过关。像刚刚这个交通法规定,向主干道并车必须等主干道的车辆全部通过后才可以并入主干道,否则违规处罚很严厉。

佩服,现场一个警察也没有。

那天凑巧,正在“东方行”超市里购物,突然停电,一片漆黑。超市响起荷兰语广播。女儿说,通知停电不营业了。我看见,超市里的顾客,把选购的商品就地放下,退出超市,井然有序。走出超市得知,这是一次大面积停电。

这么大的阿姆斯特丹停电,还不乱了?开车走上阿姆斯特丹主干道上,那红绿灯还在分分秒秒的工作,一如既往的指挥车辆过往。女儿说,主干道的应急备用电源,不受停电影响。

由此想到,一个国家有了现代化的基础设施,还要有现代化水准的公民,才会真正进入现代化的境界。对于荷兰人来说,现代化不是一种虚幻梦想,而是随处可见的现实。四月末,我的亲家阿诺德夫妇陪同我们夫妇带着莎莎、茜茜驱车百里,去荷兰有名的朱莉安娜儿童游乐场。门票十欧元多一点,进场了你可以玩一天,凡是游乐场里有的玩项,你可以让孩子玩够。游乐场里设有方便孩子们的厕所,每个厕所的墙上设有起落架,那是白色的幼儿床,方便家长为婴幼儿换尿不湿。

荷兰,许多让人难忘的生活细节,就像是一朵朵盛开的郁金香,博爱、体贴、高雅、富贵、慈善……

猜你喜欢

莎莎阿姆斯特丹荷兰
无人驾驶船“出世”
凡·高
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荷兰威尼斯”羊角村:这里岁月静好
同类(共4则)
天才的责任与理想
枷锁 ——阿伦德(荷兰)▲
轻而易举/神清气爽
五名索马里海盗被引渡至荷兰
狗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