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供给侧改革

2016-12-01王大树黄兴

中国图书评论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低收入世界银行

王大树+黄兴

“中等收入陷阱”(以下简称“中阱”)是2006年世界银行在《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当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以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既不能在劳动力低成本方面同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高新精尖技术和现代服务业方面同高收入国家较量,最终出现经济增长缓慢,人均收入长期处于中等收入水平,难以跃升到高收入国家行列这样一种状态。

确实,现代化进程会引起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经济结构的急剧变化、利益结构的重大调整。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不仅荆棘丛生、曲折崎岖,而且还隐藏着陷阱。如果我们还像以前那样沿着老路走下去的话,就有落入陷阱的危险。

如何跨越“中阱”是决策层和理论界都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贾康、苏京春的新著《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简称《中国的坎》)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在实践上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阱”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1960年的中等收入国家或者经济体中,到2008年只有13个跃入发达行列,其中的毛里求斯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重创而经济下滑,又落回陷阱,所以说大多数国家都陷入“中阱”而不能自拔。在亚洲,除了日本以外,只有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成功地摆脱了陷阱的羁绊,成长为“四小龙”;曾几何时,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这亚洲“四小虎”虽然不能说成了“病猫”,但至今仍然在“中阱”里挣扎。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低收入国家,在世界上属于“贫农”,改革开放使人民收入有所提高,新世纪以来上升为“下中农”,现在正处于“上中农”阶段。但是,中国要在短期内跨越“中阱”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1987年,世界银行划定的人均国民收入门槛线是:高收入为6000美元、上中等收入为1941—6000美元、下中等收入为481—1940美元、低收入为480美元。后来,在这一固定基数上,世界银行又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动态调整。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2014年的分组标准为:高收入为12276美元及以上、上中等收入为3976—12275美元、下中等收入为1006—3975美元、低收入为1005美元及以下。可见,这个国别收入分组标准是动态的,到2020年,高收入的门槛可能会调整到14000—15000美元。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又要跨越“中阱”的话,就要求今后5年GDP的年增长率达到8%—9%。从目前的速度来看,这样的双目标很难达到。但是,也不要悲观。即使2020年进入不了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如果保持每年5%—6%的经济增长水平,到2025年也可能实现这一宏伟蓝图。

中等收入曾经是我们追求的初级目标。改革之初国家号召“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描绘的美好图景就是国民收入“翻两番”。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中阱”的最大问题在于两极分化。成为“中农”以后,人们对贫富不均更加敏感,搞得不好,容易出现社会动乱。现在,“一部分人”已经富起来了,但如何使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

若想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是成功地避免陷入“中阱”。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坎》一书认为能否实现这个伟大跨越是连通“中国梦”的顶级真问题。全书主题鲜明,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既有中国现状的描述,又有国外经验教训的介绍;既有深入的理论探讨,又有对现实情况的认真分析,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好书。

第6章是全书的精彩篇章。作者认为,跨越陷阱之路的关键是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知道,出现“中阱”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中低端制造业转型失败。中低端制造业加上勤劳可能带来中等收入,但是伴随而来的环境污染、低质低价等都是恶性循环,带不来高收入。所以,中国要想跨过“中阱”,经济结构必须要转型升级。要大力开展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在新旧动能转型阶段注意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制造业高端化,也就是说通过“双创”实现“双中高”,即“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在这方面,作者浓笔酣墨地指出:经济增长新动力需要在供给侧实现;要从土地、人力、资金等方面放松供给侧要素约束,激发微观经济活力;加快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工作,包括以经济手段为主推动节能降耗和产业升级,在财政和金融方面创新制度供给,破解过度垄断,规范并发展“互联网+”,等等。

本书的一个优点是深入浅出,雅俗共赏,通俗易懂,文字清新流畅。作为一本阳春白雪的学术著作,写作当然得遵从学术规范,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贡献以引用的形式加以注明,但以往的一些著作中过多的引文会给阅读带来一道道“坎”,影响读者思路的顺畅和连贯。《中国的坎》却行文流畅,娓娓道来,必不可少的引用一般都采取页下脚注的形式,有效地为读者抹平了阅读上的“坎”,对一些专业术语,“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动物精神”“羊群效应”“反身理论”“修昔底德陷阱”“塔西佗陷阱”,也都做了通俗的解释。本书可读性很强,专业人士可以体会到学术探索的精妙,非经济学背景的人读起来也不会觉得吃力。另外,书名把“中阱”比作横亘在中国人和中国梦之间的“一道坎”,令人觉得生动有趣,撩起人们阅读的欲望。

猜你喜欢

中等收入陷阱低收入世界银行
汤敏:低收入人群手里不是没有钱,企业要制造让他们买得起的产品
娶低收入老婆
赤壁市低收入农户及其家庭劳动力的调查与思考
长江经济带低收入医疗保障基金建立与管控措施
世界银行拟在中国银行间债市发行20亿SDR计价债券
世界银行下调2015年全球GDP预期
别被“中等收入陷阱”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