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2016-12-01高慕春

考试周刊 2016年89期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阅读能力教学方法

高慕春

摘 要: 学会阅读将使人受益终生,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有意识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投入到探究阅读中,使学生阅读水平得到提高。

关键词: 小学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朗读感悟 教学方法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阅读能让人感受温暖,享受灵魂自由的存在。纵观学生一生,学会阅读必将使他们的人生受益,因为阅读是全世界最能解放心灵的事。因此,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是小学语文教学十分重要的工作。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投入探究,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学生语文素质提高的关键。接下来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学生读悟为主,杜绝“满堂灌”

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一些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往往希望把自己所知的知识内容、情感体悟一股脑地硬塞给学生,生怕学生不能理解和掌握知识。细想一下,这种“满堂灌”的做法真的好吗?其实这样的教学是没有效率的。什么是有效阅读教学?那应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能让学生主动感受语言文字独特的魅力,才是有价值的教学。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以引导者的身份,尽可能让学生畅游于文字的海洋之中,适当点播,适当引导。让学生通过主动阅读,在文本中明白道理,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将自己的阅读所获应用于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适应社会发展。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感受文字的魅力,体悟作家的精神世界,只有“授之以渔”才能让学生爱学、乐学,并从中获得教育,提升思想,这才是有效的学习。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引导学生独立地行走在语言文字间,感受文本的一言一语,感受文字中流露的或喜悦或悲情,或明朗或晦暗的情感,感受作者走过的路、看过的世界,只有自主阅读,才能构建起读者与笔者的灵魂沟通,学生才能在阅读中建造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二、优选合适内容,留足时间思考

托尔斯泰曾说:“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可见读书要有选择,并不是所有课文都适合学生潜心阅读。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首先要考虑所教学生的年龄,即学情。不同年龄段学生适合不同文本,不可一概而论。例如,低年段学生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认知水平低,识字也少,短小凝练的诗歌或趣味小故事等类似篇目就比较适合进行阅读教学,学生容易喜爱和接受。中高年段孩子的识字量已经决定其可以自主阅读,并且因阅读量的增加和阅读速度的提高,阅读面更加开阔,理解力有一定提高,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儿童小说、神话、寓言故事、优美的散文、说理性文章等不同内容展开阅读教学。选择合适的文本重点进行阅读指导,是让学生喜爱阅读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能力的基础。其次,教师要多留时间让学生思考。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多读,还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因此,教师的问题设计是否巧妙、得当、有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如教学《一路花香》一文时,我提出只有裂缝的水罐能浇灌出一路花香,它可真了不起。可是读了课文,我们知道它自己却不这么认为,它的情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你能在文中找出表示它情感变化的词语吗?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并交流得出以下关键词:十分惭愧、一丝快乐、仍然伤心。然后,我围绕情感变化这条线再提出相应问题,“他为什么惭愧?”“他觉得好水罐怎么样?”“他有了一丝快乐是因为谁?”“最后他的心情呢?”整个阅读教学过程流畅自然,学生得到充足思考,充分理解故事中蕴含的深刻寓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学合一,才能有长足进步。

三、教学方法多样,激发学生兴趣

阅读教学好比做一道菜,不同食材需用不同调料和做法,不同内容应采用不同教学方法。要使菜肴美味可口,最佳办法是在新鲜食材中加入恰当比例的各类调味料,再根据食材特点选择适合的烹饪方法,如炒、蒸、炸、煎、炖等,使其色香味俱全。否则,清汤寡水必然没人喜爱。同理,千篇一律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兴趣索然,是达不到培养学生良好阅读能力的目的的。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加入调味料,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训练语言为主要内容,以优化教学方法为手段,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创造学生参与机会。例如,教学《花瓣飘香》时运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之初,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社会上子女照顾病重父母的真情故事,这些孩子的善良、坚强给班上学生带来了深深的震撼,观看后个个热泪盈眶,十分动容。再学这篇文章时,特别能理解文中小女孩为什么不舍得摘整朵花,又为什么要摘下花瓣儿,学生能更动情地阅读这篇文章,更深地体会文本传递出的真善美。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切开苹果后,发现里面果真藏着五角星。做完实验,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再读文章时,同学们都感到十分真实,作者的疑惑与欢喜正是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再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可以将文章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配合排练,上台演一演。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教学很感兴趣。通过表演、观看,学生对课文中的情节、人物有了更深的理解。老师是课堂的主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师者若能将兴趣融入阅读教学中,相信学生阅读能力将更上一层楼。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阅读能力是重要的教学内容,需要师生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养成,阅读给我们带来智慧、带来阳光、带来更加美好灿烂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秦海兵.关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华少年,2016(20).

[2]路晓丽.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6(18).

猜你喜欢

小学阅读教学阅读能力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谈新课改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情感熏陶
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阅读教学提问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