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荒诞的日常
——姚朋访谈

2016-12-01本刊

画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画刊艺术家个体

本刊

荒诞的日常
——姚朋访谈

本刊

姚 朋

《画刊》:你这次个展的题目叫“女士们和先生们”,有什么特别的寓意?

姚朋:这是很日常的一句话,其实没有实际含义,多数是为了提醒人们的注意,所以我决定把这句没有含义的话定为我展览的名字。当然,从字面上它又指向了我们每一个人,我的作品很多都和人相关,也可能和任何一个人相关。

……………………

《画刊》:总体来说,你的作品都关注细节,并且尺寸不大。这是一种趣味选择还是一种艺术策略?

姚朋:我并不是有意这样做的,应该更多是和趣味有关系。我喜欢精密复杂又充满智慧的东西,并且往往这个东西看上去并没有那么夸张。对细节的追逐取决于思考的深度和知觉的锐度,这是艺术非常内在的一种品质。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更想探究的方向,每个人所做的都非常有限,我希望尽可能专注于一个非常小的点。

……………………

《画刊》:在创作作品的时候,你优先考虑的东西是什么?

姚朋:其实我很难确切地区分什么时候是真正开始创作一件作品的,是从萌生了这样的想法开始,还是从付诸行动开始,还是我自己定义它是一件作品开始?我可能会想的一点是:如果这不是一件作品,我还会不会做?如果仍然会,那么可能不需要其他的理由。当我被一种强烈的冲动支配的时候,是不会过多考虑的,冲动本身就是理由。

……………………

《画刊》:《未命名文件》和《政治》这两件作品,我将它们放在一起来看,一方面是因为它们都展示了色彩的魅力,另一方面,我觉得它们也是属于你作品里比较抽象化的一类,相对比较难读解。

姚朋:是的,我希望形式上最为简化,逻辑与概念上也尽可能简单,但其中有大量的不可见的工作隐匿在背后,其实是观者真正走入词汇时才可以发现的。体会一点点微妙差异间的准确性,这也是我一段时间内所追求的趣味。

……………………

《画刊》:是什么原因让你投入概念艺术的创作?你又如何理解概念艺术?

姚朋:我性格里可能喜欢相对冷静的作品,喜欢概念艺术可以说是很自然地接近。概念艺术的作品有时候像是一种思维里的游戏,有很多思辨的乐趣,它把玩着我们的认知,远远超出了“表达”和“表现”,这是我一直着迷的东西。

但真正的“概念艺术”已经和伦勃朗、凡·代克一样端坐在博物馆里了,我们今天做的作品里面,总得有一些在今天说不清楚的东西。……………………

上·《我们依次穿越时间-7》姚朋收藏级艺术微喷,综合材料170×110cm 2015年

下·《我们依次穿越时间-7》(局部)

《画刊》:在《我们依次穿越时间》这个系列里,你以一种文学想象介入到一段段并不重要的日常历史之中,从而提示了一种看待历史图像的方式。你是如何构思这个系列作品的?

姚朋:最初是源于对个体的关怀与关注,尤其是在历史中被遗忘的最平凡的个体。我聚焦在每一个个体身上,用略

荒诞的方式去还原一些不被看见的事实,去做一些过度的解释,在真实和虚构之间穿针引线。其实不只是看待历史与图像的方式,也是看待每一个平凡的时刻的方式,包括每一个不被察觉的当下。

……………………

《画刊》:《未命名》里的三个手机往复拨打循环,我认为这件作品涉及到了身份认同和交流障碍的问题。你又是如何考虑的?

姚朋:你说得特别准确。生活中充满了不准确的概念和定义,充满了这样的荒诞,人也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我用手机这种最为日常的东西映射司空见惯的生活,让这件作品看上去很正常,但里面夹杂了一点让你啼笑皆非的东西。

……………………

《未命名文件》 姚朋 A4打印纸喷墨 尺寸可变 2016年

《画刊》:在《一段关系》里,你呈现了一种非常私密、个体的情感经验,这让我联想到你的另一件作品《人是一堆意识的集合》。与《一段关系》相比,这件作品更为严肃。现在,让我们把这两件作品放一起聊聊。

姚朋:《人是一堆意识的集合》与《一段关系》这两件作品,前者更多指向身份,我希望把一群人的社会人格去掉,还原到自然人格;后者更多指向两个遥远的个体之间的关系。莫妮卡·贝鲁奇(Monica Bellucci)在我的生活里更像是一个虚拟的人,因为我并没有见过她,甚至她并不知道我的存在,但我的情感却非常真实,所以我写了一首看上去我们之间的关系颠倒过来的诗寄给她,至少构建了在概念上成立的一种关系。两件作品都是我生活的切片,从不同的维度生长出来,而“看上去严肃”算是我做事情一贯的风格。

……………………

《一段关系》 姚朋 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16年

《未命名》 姚朋 手机 尺寸可变 2016年

《画刊》: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的关系,在你的艺术里时常被聚焦。你为什么对这种关系感兴趣?

姚朋:这两种关系有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交杂着存在,它们之间的灰色地带也是艺术非常生动的地方。

……………………

《画刊》:哪些艺术家对你的创作有直接影响?

姚朋:太多了,每一个时期也不一样。比较直接影响我的有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苏菲·卡尔(Sophie Calle)、约翰·巴尔沙德里(John Baldssari)等等。

……………………

《画刊》:你的作品里似乎透露出对文学和叙事的兴趣,你爱好文学吗?

姚朋:非常喜欢,现在很忙,但我会保持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的时间。阅读也给我很多的启发,并且我也非常喜欢字词间的游戏。

注:

展览名称:“女士们和先生们”——姚朋个展

展览时间:2016年5月13日-7月17日

展览地点:北京现在画廊

编者按:姚朋毕业于四川美院,是一位80后当代艺术家。从总体观感来讲,姚朋的作品多少都带有些概念化的倾向,但作品本身却没有给观众解读作品设置障碍。身份、场域和关系的各种“错位”,被艺术家以某种奇特的逻辑安排在了一起,有一种引人驻足的独特气质。本期《画刊》对姚朋进行了一次专访,希望通过艺术家自己的叙述,来了解更多其作品背后的思考。

猜你喜欢

画刊艺术家个体
小猕猴学习画刊
小猕猴智力画刊
小猕猴学习画刊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