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与机制的问题研究

2016-11-30

绿色科技 2016年16期
关键词:保护环境水土保持补偿

蒙 琳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水利局,江西 抚州 344500)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与机制的问题研究

蒙 琳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水利局,江西 抚州 344500)

建立了生态补偿理论,对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指出了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探讨了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行方法与完善策略,为我国水土资源的保护提供参考,以有效对水土流失情况进行控制,促进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发展。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与机制

1 引言

因为我国国土面积较大,拥有丰富的资源,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污染环境、资源浪费等现象。若失去这么多丰富的自然资源,我国的经济难以进行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重视对资源的保护和水土流失问题,由此衍生出生态补偿理论。水土保持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对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所造成的问题进行补救,通过建立补偿机制,使得水土流失问题和生态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

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

水土保持补偿理论的建立主要是因为目前由于资源的过度开采对植被、水、土地等资源造成的破坏,使得资源严重的浪费,加速了自然环境的污染程度,水土的保持性逐渐降低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换句话说,也就是对土地和资源等对损害的一方进行的经济补偿。水土保持的生态补偿并不等同于生态补偿,但是却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主要用于由于水土资源流失所产生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主要包含生态学、环境资源、经济学等多方面理论,因此需借助多方面来对其进行评价,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经济性的补偿。借助生态学理论,可以将流域当做整体来看待,借助生态补偿机制来对其进行补偿和协调,从而促进良性循环,重建生态系统[1]。

3 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

3.1补偿主体

补偿主体主要包含对上游生态的补偿、下游生态的补偿以及对资源利用群体等多方面的生态补偿,并不是所有的补偿主体都有明显的界定。总之,补偿主体包含补偿一方和被补偿一方两者共同的补偿,并且补偿主体直接对补偿方案和补偿流程进行决定。

3.2补偿标准

补偿标准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充分补偿和必要补偿。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在水土保持的生态补偿机制中,充分补偿能够有效的补偿由于水土流失和生态污染对环境造成的重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我国在水土流失的治理过程中投入的资金费用已经超过了5万亿元,因此可以见得,生态环境和资源受到人为的破坏之后,所造成的影响不容小觑,并且治理也需要高额的费用。所以来说,水土补偿需要制定好补偿标准,并且对补偿一方的能力和社会发展情况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考察[2]。

3.3补偿方式

水土保持的生态补偿方式具有多种类型,比如政策性的补偿、资金性的补偿等。政策性的补偿是对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等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和优惠政策;资金性补偿主要借助一些国家的财政支持等来进行补偿;实物性补偿主要是对由于一些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等原因对农户的经济产生影响的一些地区,给予一定程度的物质补偿;技术性补偿主要是在实施水土保持方案之后,采取一些方式来对农户进行知识和技术的推广和宣传。

3.4补偿原则

收益主体明确之后,可以向受益者征收一定程度的补偿费用,借此来对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治理。如果没办法对受益主体进行明确时,政府可以借助征收税费的方式,借助财政资金支付的形式来对其进行补偿。目前,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较为单一,主要是因为我国有关部门对补偿主体缺乏明确性,借助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水土流失问题不再加剧。

4 补偿机制的实行方法

4.1划分重点保护区域

目前,我国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水土保持的生态补偿原则,只是对存在水土流失问题的地区进行监管。首先,根据国家和地区的需求来对当地的生态功能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评价,对需要重点保护的地区进行划分。比如,将大规模的森林、草地等区域作为重点保护的区域,按照我国相关部门的补偿方法来进行相应的补偿。此外,将河流也作为水土流失保持的重点区域,对于跨界的河流需要以小片区的方式进行管理,并且借助当地政府部门的力量来对其进行保护。

4.2明确补偿原则与补偿主体

环境的破坏者和资源的使用者需要对其进行支付费用,保护者来进行补偿。破坏者是指对环境、资源造成污染和破坏的企业、工厂、个人,并且按环境造成污染的程度来进行计算,污染程度越高,则需要支付的费用也就越多,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对付费金额进行增加,由此来约束人们对环境和资源的污染行为。使用者是指资源的使用者和开发商,由于资源属于公共资源,需要对资源的使用者进行合理的收费。保护者补偿是指与保护环境相关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资金补助,并且对保护环境的个人和单位进行一定程度的经济支持和鼓励,激发人们保护环境和保护自然的积极性和热情[3]。

4.3强制实施

想要全国范围内实施水土保持补偿机制,需要借助国家政府单位的力量才能进行,确保水土保持补偿机制有效的实施,并且,国家和地方政府需要强制推行补偿机制,将补偿机制和地方法律进行有效的融合,借助法律的力量来促进生态补偿的发展。

5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完善策略

5.1强化环保与资源节约的宣传力度

国家部门和地方政府需要大力推动节约资源和绿色环保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群众认识和了解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得人们能够充分的对资源和环境进行保护,增强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积极的融入到保护环境的事业中去。只要赢得了群众的支持,才能更好的推动生态补偿政策。群众的环保意识得到增强,不仅仅可以培养自身保护环境的能力,而且还能扩大社会监督范围,有效的制约环境污染行为。

5.2广泛展开生态调研,准确获得生态补偿依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渐重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区域进行严格的划分,借助多元化的方式来对重点保护地球进行生态补偿。在进行生态调查之前,需要制定严格的调查计划,然后实地进行考察,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4]。

5.3强化相关体系建设与立法

水土保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宣传,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对现有的法律进行健全,并且将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融入地方法律中去,借助法律的力量来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需要与当地的财政部门、金融部门等进行密切的联系,确保工作顺利的进行。此外,还需要建立监督管理部门,对生态补偿工作进行监督,对不按照要求进行工作的个人或者团体进行处理。

5.4保证资金渠道畅通,加大资金投入

对于生态区域,我国需要加大投资,借助国家购买的方式来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生态区域。地方政府和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合作,不能各扫门前雪,需要进行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生态补偿,将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到实处。此外,还需要对生态补偿的财政体系进行完善,可以借助建立基金的方式等来进行补偿。国家和地方需要进行资金投入,而且还需要积极鼓励民间组织来进行资金投入,扩大对环保的重视。

6 结语

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借助一定的方式来建立水土保持补偿机制,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生态补偿机制正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对重点区域保护方面进行完善。在对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过程中,不仅仅需要理论进行支持,而且还需对社会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保护能力进行强化,并且需要资金进行支持,这样才能有效地确保生态补偿机制顺利进行落实,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步发展。

[1]毕华兴,毕嘉敏,刘立斌,等.论实行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经济学基础[J].中国水土保持,2008(1):45~47.

[2]郭超颖,毕华兴,林靓靓,等.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生态学与系统学基础[J].中国水土保持,2008(1):39~41.

[3]毕华兴,林靓靓,郭超颖.建立中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准则[J].中国水土保持,2008(1):32~34.

[4]胡续礼,张旸,杨树江,等.浅析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理论基础及实现途径[J].中国水土保持,2007(4):64~66.

2016-07-05

蒙琳(1978—),女,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土保持相关的工作。

Q14

A

1674-9944(2016)16-0201-02

猜你喜欢

保护环境水土保持补偿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
热力管道无补偿直埋敷设技术研究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疫情下的补偿式消费 引爆宠物氪金新时代
水土保持和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及发展
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