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6-11-30汤勤华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11期
关键词:俱乐部篮球院校

汤勤华

(江苏省扬州啇务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扬州 225000)

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汤勤华

(江苏省扬州啇务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扬州 225000)

目前,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中实施篮球俱乐部模式已经探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式,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并改进。

1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篮球俱乐部模式的原因

1.1 可缓解高职院校中的教学体系矛盾

在高职院校中,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技能型专业人才,教学体系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教学实践展开,根据这种人才培养定位,高职院校教学体系更为注重实训、实习与实验等实践教学。但是,高职院校在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过程时,无意中激化了高职教学体系与传统体育教学两者间的矛盾。所以,只有把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与高职院校整体教育契合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经过多年探索,教育工作者发现篮球俱乐部教学可以缓解高职院校中的教学体系矛盾。篮球俱乐部模式可以适应高职院校教育特点,将高职体育教育学习方式作为目标,有机结合学生锻炼与全民健身工程,以此发挥整体学校教育资源优势。

1.2 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

调查研究表明,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实施篮球俱乐部模式可以较好地适应学生特点,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篮球俱乐部教学具有形式多样的优点,可以为高职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学习机会,学生可以在自身实际需求基础上进行体育锻炼。其次,篮球俱乐部教学可显著增加高职院校学生主动参与体育的意识,引导不同身体条件、不同爱好与不同个性的学生均有机会实现自身体育理想与目标。

1.3 满足终身体育与素质教学的发展需求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应用篮球俱乐部模式可以满足终身体育与素质教学发展需求,篮球俱乐部教学在文化氛围、学习方式与参与形式等方面十分贴近社会生活,可让高职院校学生在掌握几种科学合理的锻炼身体方法的同时,无形中受到终身体育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将其变为高职学生的行为指南、兴趣志向与生活方式,对高职学生体育能力、行为与意识培养能够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2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篮球俱乐部模式的必要性

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实施篮球俱乐部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篮球兴趣,让学生在参与篮球训练、篮球比赛的过程中加深对篮球运动的理解。将打篮球作为锻炼学生身体的手段,培养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优秀思想,有利于维持学生运动热情,形成稳定积极的心理状态。除此以外,实施篮球俱乐部模式体育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高职院校学生通过系统的训练,可有效提高篮球水平,提升学生信心,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能力与意识。

3 篮球俱乐部模式发展的管理措施

3.1 加大宣传力度

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注重舆论氛围,可在学校与社会上积极宣传体育课程篮球俱乐部模式,可以利用报刊、网络与电视等传播媒介宣传相关信息。高职院校可以在校园内设置广告牌、张贴宣传海报,积极组织并宣传篮球比赛,以此调动学生参与篮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发社会各界对篮球俱乐部模式的关注度。

3.2 提高高职院校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

篮球俱乐部健康、茁壮、可持续发展不能脱离院校管理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因此高职院校各级领导需要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对体育课程教学的认识,加大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应用篮球俱乐部模式的相关工作的关注与投入,深入了解篮球俱乐部实际发展情况与存在问题,积极解决并对其发展给予有力支持与鼓励。

3.3 定期举办比赛活动

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中应用篮球俱乐部模式可以将篮球比赛活动作为契机,以此促进篮球俱乐部更好发展。在比赛前,学校可以大力进行篮球宣传活动,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并参与进来;在比赛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为社会企业提供广告条幅等宣传媒介,以取得资金支持,满足篮球俱乐部各项需求,如更换篮球俱乐部基础设施等。

3.4 科学管理、提高场馆利用率

作为高职院校篮球俱乐部的物质基础,篮球场馆在发展篮球俱乐部活动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必须采取措施从各个渠道争取活动资金,完善篮球俱乐部基础设施与场馆建设,合理规划俱乐部篮球活动时间,提高场馆有效利用率,实现篮球俱乐部场馆资源共享。

4 篮球俱乐部模式教学的应用

4.1 篮球俱乐部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篮球俱乐部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根据现代院校培养人才的实际目标,结合高职院校篮球教学需求,就学生特长与兴趣爱好,在自愿原则基础上组织篮球教学以及课外活动。高职院校篮球俱乐部与社会篮球俱乐部性质不同,其在高职院校管理下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教育部体育纲要要求,在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和管理活动的创造性、主动性与积极性,最大程度推动课余体育锻炼、篮球教学、篮球训练与篮球竞赛“一体化”进程,实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最终目标。

4.2 教学设施与师资

体育场馆设施以及体育师资是篮球俱乐部模式体育教学的基本条件,高职院校推行俱乐部模式必须具有相应场馆设施与体育师资。高职院校实施体育课程俱乐部教学可促进高职院校充分利用与建设体育场馆设施,调整并优化师资队伍,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体育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必修课程,无论任何组织形式都对体育场馆设施有所需求,篮球俱乐部模式体育教学实施后,学生更多的选择室内课程,这对体育场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 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施

教师在开展课程时,需要讲练结合,重点练习,每次上下课时都需要严格规范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可以使高职院校学生认真看待课程,形成习惯后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就会更为容易,教学效果也会更为优秀。体育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坚持考勤点名,这有利于教师加深对学生的印象,更快了解并熟悉学生。热身是运动项目的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伸、拉、压、扭、跑等有针对性的动作来让学生既能使器官与肌肉协调发挥力量,又能避免运动伤害。在篮球课前,教师必须带领学生进行热身操锻炼,重点关注手指、膝盖与脚踝3个部位,减少伤病出现、延长运动寿命。

教师必须注意的是,在室外上课要缩短讲解时间,避免学生注意力分散。教师最好利用启发或者提问的方法导入课程内容,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可以在课前收集一些案例丰满的理论教学,如NBA与CBA比赛信息等。教师必须认真组织项目练习,分配好学生与资源(篮球、场地等)。教师需要到各个场地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纠正学生练习错误,以此保证教学质量。

在上场比赛过程中,学生自身优势与存在问题都会充分暴露,教师需要仔细观察比赛,及时叫停,以亲身演示提醒并纠正学生错误动作,使攻防中的技术与战术运用更为科学合理,重点观察篮球体育课程中的教学内容运用。在体育课的下课前5min,教师可以通过吹哨来终止比赛,总结评价篮球项目练习中学生出现的共同问题与比赛中学生表现出的优点和缺点,可采取点名表扬的方式鼓励优秀学生,并根据学生表现提出课后练习的针对性意见。

6 结 语

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实施篮球俱乐部模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篮球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显著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除此之外,篮球俱乐部还可以充分锻炼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自身教学技能,丰富教学方法,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篮球俱乐部中,以此推动篮球俱乐部健康、茁壮、可持续发展。

[ 1 ]陈勇.高校篮球俱乐部教学改革之研究[ 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3).

[ 2 ]孙羽枫.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G841

A

1674-151X(2016)11-100-02

2016-09-09

汤勤华(1977~),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俱乐部篮球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快乐篮球进山乡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