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江风筝现状与学校传承

2016-11-30张河英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11期
关键词:阳江市阳江风筝

张河英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广东 阳江 529566)

简析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江风筝现状与学校传承

张河英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广东 阳江 529566)

本文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江风筝为例,探究阳江风筝文化传承的现状,建议在学校开展阳江风筝传承等一系列活动,以促进校园阳江风筝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同时也为校园特色文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1 阳江风筝文化现状分析

1.1 阳江风筝文化历史悠久

阳江风筝文化历史悠久,虽然历史有关风筝的记载文献较少,有关阳江风筝来历的民间传说主要有2种∶古代南越俚族部落首领冼夫人引进之说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之说。相传公元549年,梁朝部将侯景在寿阳(今安徽寿县)引发“侯景之乱”,梁武帝之子简文听从羊车儿献计,做纸鸢飞空告急于城外,把这“宫中之戏”用在军事通讯上。高州刺史李迁仕举兵谋反,简文令大将陈霸先讨伐侯景,冼夫人出兵讨伐李迁仕,2支部队在江西会合。陈霸先将侯景兵困台城,把羊车儿献计,做纸鸢飞空告急于城外的事情诉知冼夫人。冼夫人很感兴趣,向陈霸求得几架风筝带回高州(今阳江西),请能工巧匠扎了好多风筝,分发给下属的各县郡,成功地在其领地上运用风筝作为通讯工具,传达书信。此后风筝慢慢传到民间,阳江渐渐就有了放飞风筝的习俗。另据文字记载,阳江是南“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补给港,也是我国古代主要的劳务输出基地。阳江很多人出海打工,但当时交通落后,通讯艰难,家人无法与出海的亲人联系,聪明的阳江人就利用纸鹞可以在天空遨游的这一作用,在秋高气爽的时节,在扎制好的纸鹞上面附上问候语或者画上家里屋前屋后的池塘数目、养的鸡鸭猪鹅,甚至儿女亲人的画像放上天空。割断手中的纸鹞线,希望纸鹞能飞落在海那一边的亲人身边,借以传达信息。久而久之便养成了放飞风筝的习俗。由上可推,阳江风筝距今已经有1460多年的历史了。

1.2 阳江风筝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南派风筝的专题研究较少,研究阳江风筝传承与发展的文章更少。从数据库检索显示,除了张万星的《阳江风筝》考、冯峥的《云上精灵∶阳江风筝》、黎勇的《阳江风筝体育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以及笔者撰写的3篇有关阳江风筝的论文外,没有检索到其他相关阳江风筝的论文或书籍。阳江风筝传承与发展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1.3 阳江风筝制作流程繁杂,后继乏人

阳江风筝制作主要有备料(选竹、藏竹、劈竹、破篾、弯竹)、扎制、糊裱(涂胶、粘贴、修正风筝面)、绘画、放飞(提鹞线、调试、放飞)等5个过程,每一个过程都需要耐心制作。对于初学者来说,制作一个简易风筝少则1h,多则十几个小时不等,而购买一个产业化的小型风筝不过5~10元。这种制作程序繁杂,耗时长,且需要一定绘画功底的传统技艺,所以并不被年轻人所欣赏,导致制作人员日趋减少,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尴尬境地。

1.4 阳江风筝名声显赫

1991年,广东省体委命名阳江为“广东省风筝之乡”,1993年7月中国风筝协会命名阳江为“中国风筝之乡”。阳江龙鹞出访过芝加哥、温哥华、新加波、越南、泰国、台湾、香港等地。“灵芝”风筝是南国风筝的杰出代表,曾连续6次在全国比赛中荣获冠军,被评为“世界十绝风筝”之一。阳江市风筝队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各项风筝比赛,获奖无数,特别是在2008年和2012年的第6届和第7届全国农民运动会风筝比赛中,连续2届荣获团体总分1等奖,获得了风筝界同行的一致认可。

1.5 阳江市政府重视风筝文化建设与发展

1993年,阳江市人大常委会将每年的重阳节定为风筝节,同年召开了首届风筝邀请赛。至今,阳江先后举行了7次规模壮大的国际风筝邀请赛,吸引了美国、马来西亚、日本、意大利、印度、泰国、法国、德国、孟加拉国、卢森堡、韩国等国际友人和港澳台同胞莅临阳江市参加比赛和观摩。2006年5月阳江风筝入选广东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先后有“风筝将军”阮家培、“风筝大王”梁汝兴、“灵芝王”冯光和梁玉泉4人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郑荣发和梁治昂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省级传承人的生活补贴从每年2 000元提升到每年1万元。2007年成立了阳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展示馆。2013年5月15日,广东省风筝协会落户阳江市,成为我省第一个落户省会之外的省级群众性体育协会。

1.6 阳江风筝产业发展停滞不前

20世纪90年代,阳江市区河堤有近20余家商铺批发手工制作的阳江风筝,在平岗、大沟、沙扒、阳西等地也有风筝批发小作坊或商铺。2003年前,阳江市还有5家手工艺人靠制作或销售风筝维持生计,以小型家庭作坊产业的方式存在。但之后的十几年间,阳江市区河堤批发风筝的商铺继续锐减。到2016年6月,仅剩下2家,一家是省级传承人梁玉泉的玉泉商店,另外一家是市级传承人郑荣发女婿莫定勇的好易飞商店。

1.7 阳江部分特色风筝已经失传

2013年,省级风筝文化非遗传承人冯光先生去世,另外2位省级传人阮家培和梁汝兴也早已进入古稀之年。现今,阳江市制作传统风筝的艺人总数不过30余人,最大的91岁,最小的也40多岁,绝大多数是年逾半百之人,且良莠不齐。40岁以下的风筝爱好者人数极少,会制作传统风筝的爱好者更是寥寥无几。一些极具阳江特色的花草鹞随着老一辈艺人的过世而消失,有失传的迹象。

2 学校传承阳江风筝文化的建议

2.1 在各级学校中开展阳江风筝推广日

在每年6月第2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重阳节等特殊的日子里,学校可以开展阳江风筝文化的推广活动。邀请阳江风筝的非遗文化传承人或风筝爱好者到学校来讲学,进行阳江风筝的展览或风筝放飞表演,举行学生自己制作风筝或风筝比赛等一系列有关风筝的活动。通过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阳江风筝的了解,还能提升民族文化意识,为动员师生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营造良好氛围。

2.2 在小学低年级美术课程中开设DIY风筝绘画课

在低年级小学生中开展破竹、备料等制作风筝骨架活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可以参照部分手工课程的设置方式,预先配制好制作风筝的竹条,由学生自己动手轧制和糊表风筝,然后再布置学生绘画风筝。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动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爱好风筝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开设风筝兴趣班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兴趣班,主要以轧制和绘画为主;初中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可以安排学生自己备料、扎制、绘画风筝和放飞风筝。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制作和放飞水平。

2.4 在高中成立风筝俱乐部或训练队

高中生的自理能力较强,可以成立俱乐部或训练队。聘请阳江风筝的非遗传承人或阳江民间风筝艺人指导学生进行风筝的设计和创新。成立风筝放飞训练队,提高学生放飞风筝技巧和能力。

2.5 在大学开设风筝选项课

在大学的体育教育专业中开设《风筝制作与放飞》课程,在公共体育课程中开设《风筝制作与放飞》选项课,培养专业的风筝研究人员和风筝爱好者。

2.6 举行各种级别的风筝比赛

以赛促练、以赛促改、以赛促进。通过比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阳江风筝文化的传承,提高学生的制作水平和放飞技巧,为风筝爱好者搭建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还通过彼此智慧的交流、碰撞,达到以赛促练、以赛促研、以赛促训的目的,促进阳江风筝文化的后续发展。

2.7 在校园内加大阳江风筝文化的宣传

通过校报、校园网络、校内宣传栏、校内广播、校内标语、宣传画等传播渠道,进行阳江风筝文化的宣传,扩大阳江风筝的知名度,让学生从小就了解阳江风筝文化,培养学生作为阳江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为今后自觉传承阳江风筝文化奠定基础。

3 结 语

阳江风筝文化历史悠久,成绩辉煌,阳江市政府亦重视阳江风筝文化建设与发展。由于阳江风筝理论研究滞后、制作流程繁杂、阳江风筝产业发展停滞不前、部分阳江特色风筝已经失传等原因,导致阳江风筝遭遇传承瓶颈,后继乏人。学校作为传承文化的基地,承担着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义务。建议各级学校在非遗日或重阳节开展阳江风筝推广活动;小学低年级美术课程中开设DIY风筝绘画课;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开设风筝兴趣班;在高中成立阳江风筝俱乐部或训练队;在大学开设风筝课程;举行各种级别的学生风筝比赛;在校园内加大阳江风筝文化宣传,促进阳江风筝文化的传承,让学生从小就了解阳江风筝文化,为今后自觉传承阳江风筝文化,成为阳江风筝的传承人奠定基础。

[ 1 ]冯峥.云上精灵:阳江风筝[ 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

[ 2 ]茅树森.风筝扎制技艺大全[ M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

[ 3 ]王光明,马珍柯.学校体育开展风筝运动的可行性分析[ J ].九江学院学报,2010(3).

[ 4 ]钟金贵,周菁.传承视野下的仡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 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5).

[ 5 ]金开诚.风筝[ M ].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

G899

A

1674-151X(2016)11-010-03

2016-09-02

阳江市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非物质文化在高职院校传承模式的研究∶以阳江风筝为例)。

张河英(1971~),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阳江市阳江风筝
基于阳江核电厂冷源拦截网兜材料替换可行性研究
基于阳江核电厂水母暴发期间增设水母网效果的研究
阳江核电工程建设期间安全管理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对大赛作出明确要求和具体安排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阳江市红树林的造林技术应用结果分析
学做风筝
阳江市城区中老年人冠心病危险因素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