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鼓励煤化工转型“能源化工”

2016-11-29肖扬闻

上海化工 2016年6期
关键词:煤制煤化工储量

国家鼓励煤化工转型“能源化工”

“十三五”是我国石油和化工从大国迈向强国的关键时期,石化强国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抢抓机遇,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推动行业发展提质增效将是能源化工行业在“十三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使命。据此,“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推动能源生产消费革命,促进现代能源体系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升级示范的思路,发展好现代煤化工。能源化工产业将在科技研发、生产方式等多方面掀起一场革命。

我国是一个“富煤、少油、缺气”的国家。在全国已探明化石能源储量中,煤炭储量占94%、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仅占6%,煤炭在我国化石能源结构中占据绝对位置。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探明的煤炭储量接近1 200亿t,可开采年限约为33年。与石油和天然气相比,我国煤炭储量尚有巨大的利用空间。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为我国煤化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将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在我国煤矿资源丰富、国际石油长期看涨的大背景下,发展煤化工是我国当下能源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传统煤化工主要包括合成氨、甲醇、焦炭、电石等产品,这些产品广泛用于农业、钢铁、轻工和建材等相关产业,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和保障人民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发展,传统煤化工产品产能过剩问题已相当严重,目前,我国传统煤化工产品生产规模聚居世界第一,合成氨、甲醇、电石和焦炭产量分别占全球产量的32%,28%,93%和58%。产业结构落后、竞争力差是制约我国煤化工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以后,我国的经济承受能力增强,治理技术也得到发展了。此时,我国必须转变发展观念,不能再不顾生态环境条件一味追求经济发展总量,特别是对于高污染、高耗能、高资源消耗和低效率的“三高一低”产业,不能再任由其恶性膨胀,必须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尽管调整产业结构很难,但是再难也要加快调整进程!

经过近几年的调整发展,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整体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十三五”时期,现代煤化工仍是我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即将发布的《现代煤化工“十三五”发展指南》提出,到“十三五”末期,我国煤制油产能将达到1 200万t/a、甲醇制烯烃1 600万t/a、煤制天然气200亿m3/a、煤制乙二醇600万~800万t/a、煤制芳烃100万t/a。同时,突破10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完成5~8项重大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建成一批创新示范工程以及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优化产业布局,合理控制产业规模,深入开展升级示范,加强技术和装备创新,同时推进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建立标准化体系,稳步推进国际产业合作,是现代煤化工发展的必然选择。

基于现代煤化工总体风险较高,加上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年限只有30多年,因此,“十三五”期间,煤化工发展必须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将其限制为技术示范和储备。当前,我国能源消费高速增长期已经结束,“十三五”将保持低速增长,保障能源供应主要矛盾转变为优质低碳能源供应不足;调整能源结构,加快绿色低碳化发展,提高能源系统效率,讲求能源投资和运行经济效益将成为今后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方面,要严格控制煤炭生产总量和低效石油产量,加大国外石油资源引进力度;坚持国内和国外并重、常规与非常规并举,加快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大幅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尽快建成能源互联网,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和智慧能源新发展;突破煤炭清洁利用技术,使煤炭得到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另一方面,要加快能源结构调整,降低煤炭和石油消费比例,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其中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最终将成为替代化石能源的主力。

(肖扬闻)

猜你喜欢

煤制煤化工储量
控制液相加氢提高煤制乙二醇产品质量的研究
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四的综合利用
煤制聚丙烯需谨慎发展
基于三维软件资源储量估算对比研究
全球钴矿资源储量、供给及应用
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纠结的现代煤化工
低温甲醇洗技术及其在煤化工中的应用探讨
概率统计法在储量估算中的应用
本月起实施页岩气储量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