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错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2016-11-29赵冠华内蒙古工业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16年3期
关键词:明度错觉服装设计

赵冠华,内蒙古工业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

视错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赵冠华,内蒙古工业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

通过对视错觉的分析研究,将视错觉的方法应用于服装设计中。通过运用视错觉的方法对服装造型和色彩进行设计,使服装可以弥补人体的不足,使人与服装产生美的和谐。

视错觉;服装;造型;色彩

视错觉艺术是完全只对人的视觉做功夫的绘画,画家用垂直线、并行线、曲线、正方形、圆形等作为造型的元素,然后琢磨通过怎么样的特殊排列方式,如并置、复合、错位等来刺激人们的视网膜,让观众得到闪烁、流动、旋转、放射等运动的感觉。这完全是艺术家借助了抽象的形式对人的视觉能力的开发。他们的确是在一个特别的领域里创造出了美的艺术。

视错觉是指凭视觉所见而构成失真的或扭曲事实的知觉经验,这种知觉经验维持观察者不变的心理倾向。

在服装设计中,视错觉的运用可以弥补人体的不足,使人与服装产生美的和谐。利用服装造型中的形态大小、长短对比,造型繁简、松紧对比,材质肌理效应的对比,色彩明暗、感觉对比等来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1 形态错觉

形态错觉主要指物体几何形象错觉,包括长短错觉、对比错觉、远近错觉、横竖错觉、高低错觉、分割错觉、位移错觉、光渗错觉、变形错觉、立体错觉、动感错觉和图底错觉。

1.1 长短错觉

由于线段的方向或附加物的影响,会产生同样长度而感觉长短不等的错觉。这种错觉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横竖线相等,竖线显得比横线长;另一种情况是附加物的影响。图1菲克错觉中,线段A竖在线段B中间,尽管它们实际上等长,但A比B感觉上长得多,这是因为竖线立在横线中央,我们观察时往往会将竖线与横线的一半去比较,就会感到竖线比横线长了。对于这种错觉美学家们的另一种解释是:“由于眼球上下运动比左右运动困难,因而容易疲倦因为疲倦也就觉得上下的距离要比左右的长了。”【1】

图1 菲克错觉

1.2 对比错觉

对比错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在一定情况下,如大小、长短、高矮、深浅等方面,由于双方差异太大,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视觉感受,以致作出错误的判断。

艾宾浩斯错觉中。左右两个圆(指中间的两个圆)是一样大的,但我们觉得大圆包围的圆比小圆包围的圆要小些【1】(如图2)。

1.3 远近错觉

所谓远近错觉,一般指视物远小近大以及由于空气透视有远虚近实一类的错觉。绘画就是利用它来表现物体的体积、空间的深度和距离的。透视学就是研究这种错觉的学问。远小近大错觉主要由物体在网膜上成象大小所致。另外与心理判断也有关系。

如图3所示三个人是等高的,由于透背景的影响,显得右边的人最高,左边的最矮。

1.4 横竖错觉

同一宽度的东西,横放比直放显得宽,斜放界于两者之间,斜向物体的角度越近于直觉细,越近于横越显粗。这种横轻直重的错觉简称横竖错觉。如图4所示四个字母黑的程度实际是一样的,只是有着不同方向的分割线。假如用一只眼睛无论从什么方向看去,你会感到这四个字母似乎都不是一样黑的。而且从每个方向看时,最黑的字母也不是同一个字母。可见,我们的眼睛对于各种方向上的光线并不完全一样地折射。因此我们就不可能同时清楚地看到垂直、水平以及斜向的线条。这也使我们认识了所谓“像散现象”,完全没有这种缺点的人是很少有的。

图2 艾宾浩斯错觉

图3 远近错觉

图4 横竖错觉

1.5 填充错觉

如图5盯着画像中心的蓝点,不要转移注意力,慢慢的蓝点就会褪去,这就是填充幻觉。我们的视觉系统只对一个画面内的变化有反应。一个不断变化的刺激物比一个静止的物体更重要。你的眼睛不停做出轻微的眼部运动,这样会帮助视觉画面不断发生变化而且可以被看见。蓝点逐渐溶进绿色,因为没有眼部系统的参照物来调整眼部运动,而且稳定状态的刺激物逐渐被忽略,几乎任何不产生变化的刺激物最终都会被忽略。

1.6 分割错觉

同一几何形状、尺寸的物体,由于采取不同的分割方法,就会使人感到它们的形状和尺寸发生了变化。一般来说,间隔分割越多,物体会显得比原来宽些或高些。(当然不是无极限的)如图6中实际上是个正方形,由于横向进行了弹簧形分剖,便显得高度比宽度大多了。

1.7 位移错觉

当一条斜线(直线)被一定间隙的一组线截成两条线段时,就会产生两条线段似乎不在一条直线上的错觉。这种错觉称为位移错觉。如图7中,似乎白条纹与红条纹在一条直线上,但实际上白条纹是与黄条纹在一条直线上。这种位移错觉的产生,主要是生理上的原因。当直线与并行线垂直时,线段左右两边都是直角,给人一种平衡的感觉,不会发生位移错觉。但如果线段倾斜,左右两个角不等,就出现不平衡的感觉,好象角度大的一边有一个“力”把直线向角度小的一边推去,在心里上就会觉得这根线向角度小的方向移过去了一段距离。

1.8 光渗错觉

各种不同波长的光,通过眼睛的水晶体聚焦点并不完全在一个平面上,造成色像差,那么光在视网膜上的影像的清晰度就有区别。长波长的暖色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影像容易不清,似乎具有一种扩散性;短波长的冷色影像比较清晰,似乎具有某种收缩性,因而形成了色彩的膨胀感和收缩感。这不仅与波长有关,而且还与明度有关,由于“球面像差”原理,光亮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影像的轮廓外有一圈光围绕着,使物体在视网膜上影像轮廓扩大,看起来似乎比实物大一些,生理、物理学称这种现象为“光渗”。

图8是两个大小相等的圆,但看起来白的似乎比黑的要大一些。物象上那道镶边的光圈(凝视白圈稍久,便可发现白圈的边缘比中部更光亮些)好象是光从像中渗透出来似的。

图5 填充错觉

图6 分割错觉

图7 位移错觉

图8 光渗错觉

1.9 变形错觉

所谓变形错觉(又称方向错觉),是指由于其它线形各种方向的外来干扰或互相干扰,对原来线形造成歪曲的感觉。图9中的并行线,分别被一组放射线及菱形线分割后,使并行线似乎变得弯曲了。有趣的是:当你把这些图放在电火花的光下看,它们就不再欺骗你的眼睛了。显然,这些错觉和眼睛的移动有关:在电火花短时间发光的情况下,这种移动是来不及发生的。

1.10 动感错觉

直线直线、直线同心圆、同心圆与同心圆、放射线与方格网线重迭时随着两个图形重迭的角度、距离(指同心圆的圆心距)不同,能够产生许多不同的波形纹样。旋转错觉是指随着人眼球的移动使图形产生动感旋转的错觉,如图10所示。

1.11 图底错觉

图底错觉是指图形和背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换。1915年的“鲁宾之杯”(如图11)成为图底错觉的典型图案。当你首先注意到的是白色时,黑色则隐到后面成为背景,呈现出的图形是白色的杯子;当你把视觉的中心移向黑色时,白色则隐退到后面。

图9 变形错觉

图10 动感错觉

图11 鲁宾之杯

2 色彩错觉

色彩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色彩错觉。色彩错觉是人们在视觉感知外部世界时的一种知觉状态。其具体表现为眼睛感知的色彩(心理感受)与客观存在的色彩(物理上的真实)之间的差距。

2.1 色彩的对比错觉

对比错觉是指眼睛同时接受到不同色彩的刺激后,使色彩感觉发生相互冲突和干扰而造成的特殊视觉色彩效果,又称“同时对比”。各种不同的色并列时,会产生色相、明度和纯度等种种变化。对比错觉的基本规律是在同时对比时,相邻接的色彩会改变和失掉原来的某些物质属性,并向对应的方向转换,从而展示出新的色彩效果和活力。一般来说,色彩对比愈强烈,视错觉效果愈显著。当明度各异的色彩同时对比时,明亮的颜色显得更加明亮,而黯淡的颜色则显得更加黯淡。这类色具有双重性格。如图12,同一黄色,放在橙底上,显黯淡;放于紫底上,则显得鲜明而黄味较重。

图12 色彩对比视错

2.2 色彩的温度错觉

在现实生活中,视觉所看到的色彩温度错觉完全是由于人们的各种联想所造成的。色彩给人的冷暖感觉,不是物理上的真实温度,而是人的视觉经验或心理联想造成的。因为当太阳照耀到人的身体,或当我们靠近橙红色的火光时,都会令人感到温暖。而当我们站在蓝色的大海边,灰白色的雪地上时,我们会感到凉爽。这些长久的经验形成条件反射作用,使我们看到红、橙红、橙色等时就感到温暖,看到蓝色、蓝绿、灰白色等就感到冷。因此,在色彩学中将红、橙、黄等色称为暖色系;把蓝、青、紫等色彩称为冷色系。然而,色彩的冷暖感觉,不仅表现在固定的色相上,而且在对比中还会显示其相对的倾向性。比如黄与紫并列时,紫倾向于冷色;而青与紫并列时,紫又倾向于暖色。绿与紫在明度高时近于冷色,而黄、绿、紫在明度彩度高时又近于暖色。色彩的冷暖感,与色彩的膨胀和收缩、前进和后退有紧密的联系,通常暖色有膨胀感和前进感,冷色有收缩感和后退感。但是,膨胀与收缩、前进与后退本身具有多种变化,加上冷暖感觉本身又具有相对性,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变化是极其复杂和灵活的。如图13A组比B组整体感觉温暖,暖感较强。

图13-a 色彩温度视错A

图13-b 色彩温度视错B

2.3 色彩的重量错觉

色彩的重量错觉,也是心理联想及经验造成的。色彩的重量感以明度影响最大,明度低的颜色感觉重,明度高的颜色感觉轻。白色的东西之所以使人觉得轻是由于我们看到白色时会联想到白云、棉花、蓝天、羊毛等等轻质物,产生轻柔、飘浮、上升、敏捷、灵活等感觉。而看到黑色就联想到钢铁、煤炭、石头等重质物,产生沉重、稳定、降落等感觉。同时,色相饱和的暖色感觉重,色相不饱和的冷色感觉轻。

2.4 色彩的距离错觉

从生理学上讲,各种色彩的波长有长短之别,而这种差异是非常微小的,人眼的水晶体自动调节的灵敏度有限,所以不同波长的光波在视网膜上的映射,如光波长的红、橙、黄等色在视网膜的内侧成像,而光波短的绿、蓝、紫等色,在视网膜的外侧成像,以致造成前者各色显得比实际位些,诸色显得远一些的视错觉现象。从而产生暖色好像有前进感,冷色好像带有后退感的错觉现象。这种距离错觉以色相和明度的影响为最大。

一般情况下,暖色、纯色、高明度色、强烈对比色、大面积色、集中色等具有前进的感觉;而冷色、浊色、低明度色、弱对比色、小面积色、分散色等则具有后退的意味。黄色是光谱中明度最高、感觉最尖锐的色彩,具有前进感、扩张性。蓝色在感觉上具有后退感。

3 视错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3.1 视错觉应用于服装分割线设计

服装的垂直分割线具有强调高度的作用。由于视错的影响,面积愈窄,看起来显得愈长;反之面积愈宽,看起来就显得愈短。垂直分割使服装形成面积较窄的几个部分,给人以修长、挺拔之感。垂直分割往往与省道线结合在一起,也是省道线的延伸,如公主线等便是如此。但是当密集的垂直分割出现在服装中时,就会使服装有横延伸之感。【2】如图14所示。

图14 服装垂直分割

水平分割有加强幅面宽度的作用。服装上的水平分割结构给人以柔和、平衡、连绵的印象;同时,横向的分割愈多,就愈富于律动感。因此,设计服装时,常使用这类横向剪缉线作为装饰线,并加以滚边、嵌条、缀花边、加荷叶边、缉明线或不同色块相拼等工艺手法,以取得活泼优美的服饰美感。但是当服装中出现密极的横向分割时,服装就反而有修长之感。如图15所示。

图15 服装水平分割

斜线分割的关键在于倾斜度的把握,斜度不同则外观效果不一。由于斜线的视觉移动距离比垂直线加长的缘故,因此接近垂直的斜线分割比垂直分割的高度感更为强烈;而接近水平的斜线分割则感到高度减低、幅度见增。45°的斜线分割视错并不显长或显宽,具有掩饰体型的作用,故对于胖型或瘦型人体都很适宜。

3.2 视错觉应用于服装色彩设计

由于色彩本身的明度不同和冷暖不同导致视觉上的大小错觉,相同大小的形态带给人的视觉感受是色彩明度高的图形看上去比色彩明度低的图形大,暖色比冷色看上去图形大。因此,服装的色彩设计,需要根据穿着的对象、周围环境、季节变化等客观条件来运用色彩。其原则大体可归纳以下几点:

(1)根据体型选用色彩

体态瘦的人穿暖色,亮色服装显得丰满些,体型瘦的人还适合穿大花纹、或大方格的服装。体态胖的人穿冷色,暗色服装能显得苗条些。胖体型的人应避免用高明度的浅色和色相饱和的强烈色彩,否则会产生膨胀感,发亮闪光的面料也忌使用。瘦体则不能多用具有收缩感的深色、暗色。矮小身材宜用淡而柔和的色调,或调子相同,或上下一色的服装,以加强身体体积感和修长感。高大身材应该多用深色或含灰色,或将通身的色彩分为两段、三段,使人产生不过分高的视觉印象。

(2)根据肤色选用色彩

利用色彩的对比作用,白皮肤的人,中以鲜艳、明亮的颜色为最佳。可以选择各种色彩。亚洲人肤色是黄色,适宜的色彩较多,但在使用与黄色对比的色彩时要谨慎,像紫色,以免肤色显得更加黄绿。皮肤色较黄或较青黄的人,服装配色时应尽量避开黄色、灰黑色、墨绿色,而应选择柔和的暖色调,如红色、橙色等。使皮肤显得红润,而不是黄。其肤色较黑的人,最好选用较鲜明的颜色。皮肤黑的人不宜选择过深暗或过浅淡的颜色,而应该选择对比鲜亮的色彩。肤色暗的人应选择高明度、高纯度鲜艳的服装。

(3)根据不同年龄、性别选用色彩

儿童服装宜选用鲜艳、活泼的暖色调,尽量达到艳丽夺目、活泼漂亮的效果。花纹不宜过大,色彩不能过深。对于年轻的女性,应根据各自不同的体型来选择色彩,但也应以色彩鲜艳、明亮为主基调。老年人宜选用素雅一些的色彩。男性一般习惯于穿淡雅、文静的服装。所以,不宜穿过于鲜艳,花纹过多,图案过于复杂的服装。应以文静大方为主基调。

总之,服装用色应该调和统一,使人看起来感觉柔和、淡雅、舒适。在服装配色上,应力求简单、朴素,不宜过于复杂,一件衣服最好不超过两种以上色调。但是,对于童装,用色可以复杂些,以其鲜艳、明快为主。但也要注意儿童服装面积较小,如果颜色过多,就会破坏设计的线条。

3.3 视错觉应用于服装造型要素设计

点、线、面、体为服装的造型要素,它们的组合运用在服装造型和服装心理的作用过程程中产生不同的服用效应,唤起不同的心理经验。

点形态在服装中可表现为面料花纹、钮扣、金属钉、袋盖、拉链扣、皮带扣、蝴蝶扣等。在服装设计中常运用有对称排列的点,以表现纽扣和一些有规则的装饰品,它能体现设计中严谨和规范的美感,这在实用装的设计上尤为突出。不对称的不规则的散点,通过斜线排列、穿插、散落等布局,使相等大小的点在设计构图中产生丰富的变化,以此达到新颖的造型。大小不同的点的组合构成了服装设计中最具表现力的手法。点的运用不再局限于纽扣或普通饰品,可以采用任何饰物作为点的设计,从平面到立体不同形式的自由组合并在不断变化中加以区别,把点的构成推向更高的境界。

点的渐变、疏密排列使人的视觉产生了从裙摆到腰节渐渐退远的感觉,使腰节变细,裙摆变宽大。如图16所示。花朵形的点作为纽扣设计,使整款服装可爱、恬美,女性化味道强。如图17所示。

图16 点花纹

图17 花形钮扣

线形态在服装造型中表现为服装的轮廓线、结构线、工艺线等造型元素。直线在服装设计中运用较多,它是构成服装市场研月内外形的主要形式,尤其是在表现服装的分割上都离不开直线。垂直线在服装上有延伸感,在视觉上使服装呈现出瘦长的感觉。平行线使服装的形缩短,向横向延伸。斜线具有不稳定感,在服装设计中运用不对称富于变化的服装款式中,斜线运用可以改变服装的外形,视觉上使服装活跃。曲线和折线的运用可以使服装设计更有创意,富有新意。自由流畅的曲线在服装设计中可以充分表现服装款式的轻松随意以不规则的形式美感。线条的曲折、交叉组织、粗细、疏密变化能增加服装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面的造型表现为服装的基本形,它以人体的基本形为准则。服装每一个局部的形构成了整体服装的大形。服装的形基本由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基本面形演变所构成的。圆形在服装设计中具有独特效果,它可以通过大小组合变化以及波浪曲线产生丰富多样的形式,它多用在领、裙身、袖形、口袋等部件和服装外形的造型上。圆形装饰给人以饱满、充实、跳动的张力感觉。方形是构成服装主要形体,方形的造型具有稳定的均衡感。三角形在服装设计中,常给人以节奏、线条清晰的美感。

综上所述,视错觉是一种普遍的视觉现象,它对服装的造型设计和色彩搭配有着一定的影响。在设计及艺术创作中,视错原理及其规律性,合理地运用视错,可以使得方案更为完善和富于创意。特别是在服装设计中,可以利用视错的规律来调整服装造型,弥补体型上的缺陷。

[1]徐蓼芫,於琳.服装工效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

[2]刘晓刚.服装设计概论.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赵冠华(1980-),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服装设计。

TheApplication of Visual Illusion in Fashion Desig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visual illusion,the visual illusion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clothing design.To design the style and color of clothing by the method of visual illusion,which can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human body,make people produce harmonious beauty.

Visual illusion;clothing;style;color

猜你喜欢

明度错觉服装设计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基于Coloro色彩体系不同色深公式的颜色深度研究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错觉极限
如何让学生在设计中有效认识和使用色相环
浅谈中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与表现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印刷颜色的明度预测评价
服装设计
有趣的错觉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