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现状及对策

2016-11-29刘昭李河星重庆交通大学重庆400074

人间 2016年1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刘昭 李河星(重庆交通大学,重庆 400074)



浅论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现状及对策

刘昭李河星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400074)

摘要: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青年师生是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渗透分化的重点人群,我国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存在各类问题,分析和解决这类问题,改善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的效果,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大学生接班人意识,走群众路线保障国家安全的应有之义,它有利于减少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隐患。

关键词:国家安全观;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一、国家安全概念

国家安全归属于国家利益,传统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利益包括三个方面:领土完整、国家主权和文化完整。[1]相对应的,国家安全也包括领土安全、主权安全和文化安全,其中文化安全被视为非传统安全领域,涉及到文化传承、信仰和国民意志。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明确提出: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他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2]

二、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必要性

“谁掌握青年,谁就掌握未来”,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青年师生是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渗透分化的重点人群,重视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政治鉴别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渠道之一,同时也是增强大学生接班人意识,争取青年人舆论支持的关键一步,是走群众路线保障国家安全的具体形式,它既有利于减少传统安全威胁,又有利于消弭非传统安全的隐患,相当于一剂精神疫苗,帮助青年鉴别和抵御各类安全威胁。

实际上,大学生群体是实施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共同目标。具体而言,在传统安全方面,境外情报机构偏爱利用大学生实施策反和情报搜集任务,权威消息源显示:多数学生在网上求职或网聊过程中被境外间谍盯上,他们最初提供信息时并不知情,但部分人在觉察对方身份的情况下仍因贪利而持续配合,直至被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处理。如北方某重点航空航天院校的一起策反案中,该校一名大四学生在校内论坛找兼职时,看中一则待遇不错的“网络兼职”信息,并主动发邮件联系“雇主”,之后5个月里,这名学生多次向两名境外间谍提供航天、航空、船舶、武器装备类内部资料。[3]在非传统安全方面,大学生往往被似是而非、脱离社会历史实际的拙劣逻辑洗脑,将一腔热血空洒街头,充当政治运动马前卒,如香港非法“占中”运动中的香港学联,更甚者,部分大学师生出于政治投机和理论幼稚的动机,主动联络境外颠覆势力威胁国家安全,如学民思潮创始人黄之锋以及鼓吹“疆独”的教师伊力哈木-土赫提。

三、国家安全观教育的现状

在国家安全观教育方面,我国高校多是以防止“和平演变”和保障总体稳定作为出发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思政教育和历史知识教育为主要形式,并辅以各类禁令来试图隔离大学生和国家安全威胁的接触。其效果值得肯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境外安全威胁势力及其在华代理人组织与大学生的直接接触,保护了世界观和价值观不成熟的大学生群体,保障了社会的总体安全稳定。然则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在网络时代,各类信息以各种方式充斥了整个网络空间,各种组织以各自名目活跃在社会各界,如何确立大学生群体的思想“主心骨”,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始终占领大学生的精神高地,已经不是一个依靠“防守”就能实现的任务,而是一个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主动出击,以理论扎实,形式多样,内容生动的国家安全观教育才能落实的历史使命。

当前,高校国家安全观教育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态度保守,对学生采取“保姆”思维,工作主要落实在隔绝各类国家安全威胁与学生的接触,乃至在学生教育中回避各类国家安全威胁的现实存在。这导致了大学生缺乏国家安全观念,缺乏鉴别能力,往往陷入理论幼稚和情绪冲动,在监管不力的情况下容易被利用,发生群体性无知和学生间谍事件;二是力量不足,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缺乏专业知识,理论不扎实,往往以情感教育为主,并辅以各类禁令。这导致了国家安全观教育成为空中楼阁,在舆论角力场中论点空泛、论据不牢,易被诡辩推翻,使得大学生出现思维迷茫、历史虚无和政治幼稚;三是教育方式单一,没有在历史中阐述现实演变,没有在现实中和国家安全机构合作,缺少理论分析和案例支持,这导致了大学生不理解政治文化与历史演变的关系;四是教育成果不彰显,大学生理论知识不足,在面对国家主权安全和文化威胁时,如在与各类分裂势力进行网络舆论角力时不能充分表达出有理有利的观点,在文化冲突中不能充分表现出有理有节的态度。

四、余论

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顶层设计之下,基础高校工作者应该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诚然,如何开展成体系的、与时俱进的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是一个尚处于研究过程的课题,但在教育领域,高校亦可以发挥“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精神。具体而言:一是坚持改革精神,在稳定和开放中尝试更积极的措施,使得学生逐渐认识问题、尝试分析问题;二是鼓励相关社团设立,积极予以引导,引入专业课教师或武装部、统战部等学校机构开展特别活动;三是加强师资,引入国家安全教育的专业人才,设置国家安全教育方面的单独机构,为学生提供从理论分析到案例讲解的全方位互动,避免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四是落实“四个自信”教育,启发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力争做到“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4]的教育效果,真正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参考文献:

[1]汉斯摩根索:《美国国家利益》,美国政治科学出版社,1988年.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10月.

[3]环球网:“境外间谍借互联网威逼利诱 策反涉世未深大陆学生”,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4-05/4988947.html,2014-05-07.

[4]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71-01

作者简介:刘昭,男,助教,重庆交通大学;李河星,男,助教,重庆交通大学。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国际大学生节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