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峨眉武术文化探析

2016-11-29汪文忠

少林与太极 2016年11期
关键词:峨眉巴蜀武术

文/汪文忠

峨眉武术文化探析

文/汪文忠

巴蜀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组成部分,而峨眉武术文化则为巴蜀文化增添了色彩。随着巴蜀地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域武术文化的发展也蒸蒸日上。峨眉武术是以地域文化为依托,承载了川渝民众的人格特质、真挚情怀、群体精神、生活方式、运动习惯等的文化载体,在巴蜀地域具有举足轻重的文化地位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地域文化是峨眉武术产生的社会土壤

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被打上了地域烙印的一种独特的人文形式,往往兼有独特性和与大文化圈的共性。地域文化对民族文化的整体传承也具有很大作用。各地域的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民间信仰、建筑、自然、地理环境等,都具有各不相同的人文特征。峨眉武术的形成和发展与巴蜀地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巴蜀”得名于先秦时期巴国与蜀国。巴蜀地区是指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即今四川、重庆一带,以及黔北、陕南、昭通、鄂西等地。原本拥有独立文化特色的四川地区,经历了秦灭巴蜀后逐渐融入中原文化,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巴蜀文化的多种文化圈的积淀,巴蜀地区的发展逐渐区别于中原地区的人文传统和地方文化,形成了丰富多样而独树一帜的武术拳种。

(一)历史文化积淀

巴蜀地区的地域性武术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从先秦的古代巴、蜀族的形成到三国时期的政权建立,再到新中国成立,巴蜀地域性文化始终在不断交融。据史料记载:巴、蜀族自古好习武艺,殷代曾有著名蜀国女将王后妇好亲自率兵征伐巴方,终使巴族降服。明朝《唐荆川先生文集》中唐顺之首次记载了观峨眉山道人精湛的武术表演,并撰写了《峨眉道人拳歌》一诗流传,“其诗中赋道:突然竖发一顿足,崖石迸裂惊沙走。去来星女掷灵梭,天骄天魔翻翠袖。翻身直指日车停,缩首斜钻针眼透,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明末清初武术家吴殳在其著作《手臂录》中也提到了有关“峨眉枪法”渊源和技战法要诀。从史料可以看出,特色性武术与古代巴蜀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带有峨眉之名的拳歌与枪谱。

(二)巴蜀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峨眉武术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其中流传最广的主要有三大派:少林、峨眉、武当。峨眉武术,得名于峨眉山。峨眉二字,广而言之,又是古代巴蜀的代称,因此,峨眉武术也可称之为“巴蜀武术”。峨眉武术的形成得益于巴蜀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巴蜀地区气温相对于北方的气温要温和很多,北方人在冬季习武时要抵抗寒风就必须快速、有力甚至不停地进行练习来维持身体的热量,这就使得齐鲁地域的拳种具有大开大合、动静分明、起伏转折等特点。另如北方的八极拳、少林拳都具有这些特点。而巴蜀地区的气候相对温和,与齐鲁地域的拳种相比,峨眉武术则更注重内外兼修,以巧柔制胜,并以缩、小、绵、软、巧等动作居多。如化门拳和兰素珍老师的绵拳。

二、人文社会环境是峨眉武术文化形成的载体

人文社会环境是指人居住地的政治、文化和教育等背境,它是无形的,不可触摸的,依赖于感知而存在的,在一定的地理环境的影响甚至制约下,由各要素有机地、系统地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综合体或文化系统。峨眉武术吸取了佛教、道教和儒家的文化精髓,这些宗教文化精髓在峨眉武术中皆有体现,也对其拳种流派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宗教文化的熏陶铸成峨眉武术文化

峨眉武术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武术技艺,但从其内涵上来看它是一种文化符号,是武术文化和多种宗教文化的结合体。峨眉武术受自己民族信仰、图腾崇拜和独特的宗教旨趣(尤其注重顿悟)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这些影响因素汇集在一起就形成了独特的峨眉武术文化特征。这些文化特征对峨眉武术的产生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1)佛教文化

据资料记载,峨眉武术在发展之初就深受佛教文化影响。公元365年,佛教就传入巴蜀地区,东晋哀帝兴宁三年,有三位高僧,法和、昙翼、慧持,从中原来到巴蜀地区,入蜀时带了大量经典和徒众,特别是法和、慧持在巴蜀驻留14年,讲经授徒,“巴汉之士,慕德成群”,对巴蜀的佛教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据资料记载,南宋时期有个武艺高强的“白眉道长”,法号德源,创编了一套拳术“白眉拳”,并收集峨眉僧道武术之长,结合自身经验,编写了《峨眉拳术》一书,此书是出现最早的一本有关峨眉武术的书。

(2)道教文化

道教是世界上唯一在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创教之地就在巴蜀地区。在今巴蜀地区,如峨眉山、青城山等地形成的宗教文化在道教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据资料记载,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轩辕黄帝到峨眉山授道的传说,《魏书·释老志》写道:“道家之原,出于老子……授轩辕于峨眉,教帝喾于牧德。”并被采入了正史。之后,峨眉山留下了许多轩辕问道的仙迹。

(二)原生态师徒形式传承峨眉武术文化

师徒传承在民间武术的传播方式中历史最为悠久,峨眉武术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得益于这种原生态的师徒传承形式。首先,从收徒仪式上看,学生不仅要向师父投拜师帖,还要当着祖师画像及在场的来宾立下继承和发扬峨眉武术精神的誓言,采用这种特殊的仪式很快就能使弟子们认识到传承本门派的武艺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传承武技的内在动力便得到了强化;其次,师徒关系的传承有着类似于血缘关系的特殊作用,师父不仅要教授学生武艺,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起居并且教导学生为人处世,这样有助于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峨眉武术文化的熏陶,系统地学习峨眉武术文化;最后,峨眉武术的师徒传承方式促进了本门派武术的社会群体力量发展,发挥出社会整合的作用,使徒弟从心理上形成信仰,并形成了以师父为中心的团体力量。

三、结语

峨眉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杰出代表,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巴蜀地区的地域文化、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宗教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是众多因素融合作用的结果。巴蜀地区依山傍水、气候温润的自然环境是形成峨眉武术拳多腿少和软、绵、巧等技术特点的先决条件;宗教、民族风俗等人文因素对巴蜀武术的传播和发展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编辑/张震)

猜你喜欢

峨眉巴蜀武术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民國巴蜀舊體詩話知見錄
你就是那个峨眉老妖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峨眉峨秀湖即景(排律八韵)
宋代巴蜀书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