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门用途法语:面向非法语专业学生的教学探索

2016-11-28上海交通大学任轶费林清

法语学习 2016年2期
关键词:法语用途语言

●上海交通大学 任轶、费林清

在全球化背景下,科技不断飞速发展,国际合作越来越密切,各国人民的交流显著增加,我们所处的地球逐渐“变小”。随之带来的是人们对于外语(包括第二外语)学习的迫切需求。作为世界第二大语言,法语一直都被用于许多官方场合和正式文件中。在许多国际和地区组织中,如联合国、国际奥委会等机构,法语也一直被规定为官方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法语也成为除英语之外的第二外语的首选。鉴于中法两国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众多领域的大量合作与交流,中国法语学习者的人数大大增加,学习热情不断高涨。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开设法语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超过100所,越来越多的非法语专业学生选择修读法语课程。中国经济的自身发展及其对国际市场的融入对法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专门用途法语教学(français sur objectifs spécifiques)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研究它的发展新趋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能促使教育工作者重新思考二外法语教学法,以寻求在中国高校拓展并优化二外法语教学之路。

“专门用途法语”来源于英文“English for specified purposes”。专门用途法语教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用来代指一种对外法语教学的特殊情况——即在相对较短时间内为满足特定群体的特殊要求而开办的法语课程,主要面向因职业发展或升学需求而希望获得或提高法语技能的成人公众群体。专门用途法语教学无论在学习对象还是学习动机等方面均与普通的对外法语教学有所不同,故需要授课教师在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度,同时对教师自身也有特殊的要求。专门用途法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我们首先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80位选修法语第二专业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试图确定学习者的语言需求,在此基础上制订适合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鉴于专门用途法语教学的特殊性,对教师进行教学策略的培训使其获得新的技能也是有益和必要的。

一、非法语专业学生法语学习动机结构探究

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外语学习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起,Gardner和Lambert就以加拿大高二学生为例进行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并构建了第二语言学习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范式,占据了该领域研究的主流地位。Gardner和Lambert在研究中,将动机分为融合型动机与工具型动机两类,并给出其定义。融合型动机是个体以“想要学习新的语言,并努力融入以该语言为母语的群体中”作为自己的目标。工具型动机则是个体将所学的语言视作工具,希望掌握语言之后可以借助其优势获得利益。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的研究对第二外语学习动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在Gardner经典理论模型基础上,融合了心理学和社会学学科优势,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通过对文献和访谈分析结果的整合与因子提取,得到了影响第二外语学习动机的8个主要变量。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了Gardner AMTB动机问卷(Attitude/Motivation Test Battery)中与之相关的问题,形成了最终问卷。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选择法语第二专业的上海交通大学各院系学生。由于涉及理、工、农、医等各专业学生,采样样本分布十分理想。本次问卷发放选择随机抽样方式,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68份。我们使用SPSS19.0软件对问卷题目进行了Cronbach'sα系数检验,得到结果为0.846。Cronbach'sα值大于0.70时即为很可信,因此本问卷调查具有较高可信度。被试的基本情况如下:

表1.被试基本信息

我们将问卷题目整合后得出8个与法语学习意愿强度相关的变量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表2.学习动机变量的统计分析

从分析量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法国/法国人的看法均值为3.93,标准差0.440,这意味着被试基本同意自己对法国/法国人充满兴趣与好感;对法国文化的看法均值为4.01,标准差0.407,这说明被试总体同意自己对法国文化有兴趣;与人交流变量均值为4.43,标准差0.698,表明总体而言被试同意自己学习法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与人交流,且其数据在8个变量中最大,也意味着这是被试普遍认可度最高的变量;工作目的均值为3.096,标准差0.6363,表明被试对这一动机持认可态度;父母影响因素均值为2.21,标准差0.749,这一变量在不同被试间争议较大,但总体上被试均不认可其学习动机出于父母影响,即主动偏好动机与主动工具动机对被试影响更大;赴法读书变量均值3.13,标准差1.021,这一变量在不同被试间争议最大,部分被试极端认可,而部分被试则不同意;出于第一专业需求变量均值为1.93,标准差0.719,总体而言被试学习法语的动机与其在读的第一专业并没有太多关系;法语教师变量为4.118,标准差0.6971,表明被试普遍认可法语教师的水平对其学习意愿影响巨大。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不会仅因为兴趣而修读一门语言,而大多希望将法语学习视作未来职业成功的手段之一。面对全球化格局,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语言仅是一种利于交流的工具,因而不会选择纯语言作为他们未来的职业。他们认为,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熟练掌握一门甚至两门外语是在就业市场上取胜的有利砝码。另一方面,作为一所985重点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许多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在本科期间或本科毕业后有机会通过校际合作项目去法国继续深造,如巴黎高科9+9、法国国立矿业联盟双学位等。因此,学生修读法语的动机不是成为翻译或法语教师,而是能够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流利自如地使用法语,顺利地与人交流。

二、专门用途法语教学模式的探讨

不同于其他学科,语言既是学习的媒介又是学习的对象。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语音、词汇、语法),还要学习如何使用它来理解和被别人理解。学会单词和语法规则对于掌握一门语言是不够的,只有定期和深入地实践才能使学生越来越独立地用外语沟通(Busuioc,2002:44)。专门用途法语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而是一种语言的特殊使用(Lerat,1995:12)。专门用途法语教学有特定的语言培训需求,教师不必教授一门语言的全部,只需专注于某些特定情形下的沟通,因而必须对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做出明智的选择。

由于选课学生来自全校各个院系的不同学科,群体广泛,专业迥异,所以不可能在教学中引入所有学科的专业话语,也无法将法语课变为完全用法语教授的专业课。面对这样一个社会属性一致而学科背景多样的群体,必须选取折衷的教学方式。我们将教学目标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接受(理解,语言能力),第二个阶段是生产(表达,语言行为)。在第一阶段,专门用途法语教学最初是与法语的一般教学叠加在一起,通过提供书面和音频媒体等手段,将教学主要集中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教会学生能够使用合适的字典来提取对工作生活有用的信息;然后尽可能选取贴近现实职业情况的文章,通过书面阅读理解和快速阅读的教学培养学生读取文本的能力。在第二阶段,学生必须能够完成书面文字工作,能准确识别文本的关键点和专业知识信息来源:能正确理解和起草各类书面文件(包括信件、发票、报价、传真、邮件、报告、合同、票据、参考、手册和文章等)和掌握口头语言的沟通(电话交谈或当面交谈、会议发言、公开演讲、信息介绍、提出意见、解释和论证)(Blanc,Cartier&Lederlin,1994:3)。

根据以上两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我们在5个学期内提供了1020小时的法语课教学,旨在引起学生对法国语言和文化的兴趣,同时为他们提供法语能力的培训,使他们能用法语自如应对各种情况。学生每周需接受12小时的法语培训,共修读11门课程:基础法语、法语听力(外教)、中级法语、法语语法、法语词汇、法语会话(外教)、法语泛读、法语翻译、商贸法语、法语国家文化、法语写作(外教),并完成一篇一万字的毕业论文和论文答辩。

专门用途法语不是将法语课和某个专业课的简单叠加。专门用途法语教学需要教师用“业余知识”使学生对专业有所了解,但目的不是引进或开发新的专业概念(Mangiante,Parpette,2004:144)。教师通常要引入原始素料:报纸新闻、网络文章、专业书籍摘录等,旨在拓宽学生的词汇知识面和深化他们的阅读技能,并根据学术文章的写作要求和规范,教会学生学术话语的特殊表达方式(例如无人称、被动式、自反式等的使用),使学生能够将收集的科学信息重新表述为科学书面表达(Bordeau,Denoual,Marion&Monier,2008:69)。对于文本的学习通常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发现:由教师阅读和演示文献(历史、文化、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以此引起学生的兴趣。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时采取多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测试,以便了解个体差异并进行针对性指导,从而提高所有学生的整体水平。

2.探索:教师将阅读材料分发给学生后,由学生完成制作词汇表、讨论文本、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回答开放型问题等工作。

3.自我评估测试:从文本理解到语法训练一系列的练习能更好地巩固、复习和发展已学知识,其中识别错误的练习是增强学生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学生通过用课堂学习获得的信息对比练习文本内容来识别信息的差异以此巩固已学的知识。

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信息层面,还要强调语言沟通能力,教给学生在不同职业情形下用外语沟通的工具,强调实用知识,引导学生行动。教师要创设一些情境,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要求学生找到解决方法,使学生从中学会使用专门用途法语来应对一些将来工作中会面对的问题。角色扮演是一种常用的有效形式。在这一游戏中几位参与者通过对话的形式共同创造和模拟某一种职业情形,不仅强化了参与者的语言实践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给予学生工作的自由,锻炼他们与人合作、帮助别人、解决分歧的能力。例如模拟一场职位招聘的场景,学生们需要事先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寻找招聘启事的模板、搜索拟招聘公司的背景资料、构思和拟订——岗位职责和岗位要求的描述、面试官提问的问题、应聘者的简历和动机信等等。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从应聘者阅读招聘启事一直到面试官开会讨论录取人选,有诸多场景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演示汇报则是另一种可行的教学模式,它可以促使学生广泛阅读、收集、整理、综合分析各类外文资料,提炼自己的观点和学习心得,通过流利的外语口语、PowerPoint、图文影像等当众演示,从而很好地将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结合(Sedova,2010:182-183)。该模式尤其适合这种多专业混合班。学生们可以在法语背景下介绍本专业的知识,还可以了解到其它学科领域的知识。对于他们而言,班级不再是纯粹的语言学习的地方,而是一个促进开放性和吸收各种知识的空间。最后,激励专门用途法语教学的方法受益于法语国家的教师的来访和讲座,外籍教师的介入为学生提供了源动力,使之发现可以将已有知识直接使用。在法语第二专业课程的一开始,我们就加入了外教课。同时,在过去两年中,我们分别邀请了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资深研究员Thierry Pairault教授和巴黎四大Olivier Sibre博士做了经济学和历史学领域的专门讲座,学生反响热烈。这样的学术活动让学生连接法语语言和专业知识,激发他们的兴趣,赋予他们强烈的智力乐趣,也使得课程充满活力。

三、专门用途法语教师的要求与培训

专门用途法语教学要求量体裁衣,不仅要寻求新的信息(技术、跨文化等),也提出新的教学策略:分析和确认受众需求、收集和整合原始资料、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工具、合理地组织和安排时间、制定公平的评估标准。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

1.确立课程目标

教师需要清晰地确立每节课的目标并对所教内容具有全局视图:选择职业情境,并以此确定适当的素材和练习。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该能够衡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2.组织开展课程

教师需要将既定目标转化为实施程序,包括不同任务在具体情况下所需使用的言语行为和典型表达方式。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选择、设计和管理学习的材料,例如在课程开始时播放一段典型的对话或视频,并对他们的工作作出反馈。对于学生“职业错误”及时进行纠正,可以填补其业务空白,并激励他们朝正确的方向继续工作。

3.创造学习氛围

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沟通和调解技巧,以便在课堂上创造出适当的学习氛围。当学生有机会与其他同学互动练习语言时,他能进步更快。教师可能是唯一一个在课堂和学生说法语的人,虽然与每个人的对话时间有限,但却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堂的口语交流。这就是为什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师应千方百计仔细听他们说什么,想什么,并提供知识或解释他们的疑惑。教师可以为学生需要说的话给出建议,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们思考构成其对话的可能的元素。信心是推动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决定性因素。这种双向沟通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信心,因为当学生正确回答教师的提问而获得称赞会鼓励他们不断前进(Pham:12-13)。

从对外法语教学到专门用途法语教学的过渡,要求专门用途法语教师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普通法语的行家”——精通所有的沟通技巧和所教授语言的文化,还需要对教授对象的专业领域的知识有所了解,包括基本词汇、基本知识、主流的交流类型等。普通法语和专门用途法语之间的差异不仅是语言学层面上的(词汇,语法),也是话语层面上的,如学术论文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话语操作——演示、说明、解释、分类、论证等。成功教授专门用途法语要求教师在对外法语教学经验之外利用各种技能实施一项全面战略。因此,教师将面临许多困难:缺乏合适的教学材料以满足特定受众的要求、面对有关专业领域的不安全感、调和语言目标和专业目标等。另外,现有教材对于专业法语教学实施没有给出任何答案,且很少在制定教案方面提供支持(Yang,2008:53)。教师需要以新的形式来解决课程推进的选择、语法的加入、职业技能和情形的选择、专业词汇和文化层面的沟通及处理等问题。没有一本教科书能取代教师的创造力。创新需要教师超越现有的习惯和学科间的隔断,并掌握大量的新技能:语言课程的构思、教学设备的构思、监督、辅导、研究、组织等。这种变化需要大量的智力和时间投资,如通过参加专题讲座、出国学习等培训,学会如何采取适用于特殊群体的课堂技术来适应专门用途法语教学:阅读专业著作的技巧和写作技巧(报告、小结、综述、论文等)。这种训练也可以让教师知道如何使学生适应不同情况的职业沟通并在职场交流中作出适当的反应,同时也是教师自我学习专业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阅读专业期刊或书籍。

2.与专业教师接触,向该领域的专家咨询。

3.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交流。专门用途法语教师是语言方面的专家,仅掌握一些通识或基本科技知识,而非学生所学专业的行家里手,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这种角色共享是极其必要的。此种形式一方面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学习与提升,另一方面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和相互信任感。对于后者,其带来的好处就是学生会因为积极与教师交流知识而受益匪浅,并从中受到激励,提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Vu,2004:3)。

四、结语

语言是一种获取知识、理解现象、解决问题和进行评估、考试的方法和手段。专门用途法语课程能使得学生获得技术词汇和掌握专业术语,因而具备在未来应聘求职时的真正优势。然而,法语在中国仍然被认为是“最浪漫”的语言,而非真正的经济和科学交流工具。专门用途法语应该连接一般法语和特定专业领域,成为它们之间的一座桥梁。因此,我们的目标是拓展法语教育领域,打破旧的文学和科技领域之间的界限,将法语从文学的金色桎梏中解放出来,培养会法语的专业人才,以帮助中国学生拥有真正的双重能力。(Li,Vandevelde,2008:39)。

☉参考文献☉

Blanc Jacques,Cartier Jean-Michel&Lederlin Pierre,1994,Scénarios professionnels,Paris:CLE International.

Bordeau Séverine,Denoual Anne-Laure,Marion Anne-Marie&Monier Laurent,2008,«FLEàorientation scientifique pour lesétudiants de la SDU admis en classe préparatoire auxétudesàl'INSA etàl'ENSCR»,Synergies ChineNo3:67-74.

Busuioc Ileana,2002,«Objectifs spécifiques dans l'enseignement du français(langueétrangère)spécialisé»,DialogosNo6:44-48.

Lerat Pierre,1995,Les langues spécialisées,coll.«Linguistique nouvelle»,Paris:PUF.

Li Keyong,Vandevelde David,2008,«Du français de spécialitéàla spécialitéen français»,Synergies ChineNo3:31-40.

Mangiante Jean-Marc&Parpette Chantal,2004,«FOS et français général»,dans Mangiante Jean-Marc&Parpette Chantal(dir.),Le français sur objectif:de l'analyse des besoinsàl'élaboration d'un cours,Paris:Hachette.

Pham,Thi Lien Huong,Enseigner le français sur objectifs spécifiques,http://web.hanu.vn/fr/file.php/1/moddata/forum/5/574/1-Enseignement_du_FOS.doc

Sedova Tatiana,2010,«Français sur objectifs spécifiques:desétudes aux activités profesionnelles»,Présentéau Colloque international«Le français de demain:enjeuxéducatifs et profesionnels»,Sofia.

Vu Thi Ngan,2004,«Formation et auto-formation pour l'enseignant de français sur objectifs spécifiques»,Acte du séminaire régional Asie-Pacifique.

Yang Yanru,2008,«Le français sur objectifs spécifiques en question»,Synergies ChineNo3:49-58.

猜你喜欢

法语用途语言
语言是刀
自杀呈现中的自杀预防——法语动画电影《自杀专卖店》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DNA的奇妙用途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小型法语口语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研究
论法语的体系统
用途
我有我语言
FOU:法国对外法语教学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