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下的沿边跨境金融合作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

2016-11-28勍,梁

中国市场 2016年46期
关键词:周边国家云南省跨境

邸 勍,梁 爽

(1.云南财经大学 国际工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1;2.河北大学 经济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一带一路”下的沿边跨境金融合作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

邸 勍1,梁 爽2

(1.云南财经大学 国际工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1;2.河北大学 经济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为沿边跨境金融合作发展开创了新的机遇。文章主要基于云南省当前发展沿边跨境金融合作的现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推进沿边跨境金融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沿边金融;跨境金融;合作;开放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6.074

1 引 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日趋重要,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也逐步加快。人民币区域化的稳固发展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央特别重视沿边地区经贸发展,云南省作为我国沿边开放的重要省份,立足西南,面向东盟、南亚,是“10+1”、GMS、CAFTA、BCIM、“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合作机制的交汇点和接合部,具有区位、资源两大优势。近年来,云南对外贸易发展迅猛,贸易的飞速发展带来对沿边金融的需求,以沿边金融合作发展培育开放优势,是当前沿边省份寻求与周边国家发展的新方式,即通过金融带动贸易、投资的联动发展,提高沿边开放水平。目前,云南省正在进行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和“一心两区”金融联动发展新格局建设,全面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因此,将云南省沿边跨境金融合作发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其他沿边开放省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郑凌云(2006)[1],赵越(2010)[2],李长云(2011)[3]都指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处于起步阶段,并分析了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姚德全、黄学军(2014)[4]以“上合组织”成员国作为分析对象,提出中国与其开展跨境金融合作的新思路。罗传钰(2015)[5]指出在金融危机后跨境金融合作发展要紧跟潮流,着重提出中国—东盟金融监管合作机制的完善问题。王倩(2015)[6]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间货币金融合作的进展,分析了存在的瓶颈问题,指出中国与中亚五国间贸易相互依存度较低,提出了跨境金融初级合作的建议。

综上,以往文献多数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为研究对象,并且基于国家层面视角较多,在新的国际形势背景下对相关问题研究较少。本文则是基于沿边金融合作的视角,在“一带一路”的新背景、新形势下,继续对相关问题追踪研究,着重分析一个沿边省份与周边国家跨境金融合作发展问题,并且研究范围更为全面,包含了区域性货币交易、区域性跨境人民币投融资结算、区域性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等内容。进而提出推动沿边省份与周边国家建立并完善货币互换机制,签订经贸金融合作协议、专项金融合作协议,开展人民币双向跨境业务,实现金融监管协作和信息共享,推进区域内监管一体化,逐步实现人民币周边化、国际化。

2 云南省沿边跨境金融发展的有利条件分析

近年来,云南省沿边金融呈现的特点主要有:跨境人民币结算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形成较大的流通规模与市场;资源类和轻工业出口产品中以跨境金融合作为依托等。

表1所示,云南省的人民币结算额度基本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4年仅为7.39亿元人民币,十年后的2014年已经突破800亿元,约占全省GDP的5.9%,占第三产业的14.2%。跨境人民币结算地域范围涵盖61个国家和地区,跨境人民币结算参与主体也不断扩大,并且在跨境金融的发展中形成了云南特有的资金清算模式,这些都为云南省沿边跨境金融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云南省发展沿边跨境金融具体优势有以下几点。

表1 云南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情况(2004—2014年) 单位:亿元

第一,云南省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云南省国境线长4060公里,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3个,二类口岸7个,外与缅、老、越三国接壤,内与川、藏、黔、桂四省相邻,自古就是茶马古道重要途经省份。今天的云南更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门户,是东盟国家、大湄公河次区域、孟中印缅走廊的交汇点,东盟十国和南亚八国,这是一个拥有18亿人口的巨大市场。

第二,云南省与周边地区国家合作历史悠久,基础良好。一是云南作为面向东盟、南盟的桥头堡,在地理上与东南亚、南亚有着一衣带水的关系;二是政治关系不断改善,近年来高层互访不断,中国积极参与同东南亚、南亚国家各种合作机制的构建,如中国东盟自贸区“10+1”“10+3”“10+6”(RCEP),孟中印缅经济走廊(BCIM)的建设等;三是与周边地区的经贸合作快速发展,合作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第三,云南的沿边和跨境金融起步早。这主要体现为:一是全省与周边国家人民币跨境结算额巨大,近年来一直位居西部九省区之首;二是云南省的小币种外汇交易市场初步建立,周边多个国家的商业银行与云南省境内商业银行签订了清算协议;三是人民币已经成为柬埔寨、菲律宾、泰国等国家央行的储备货币;四是云南现有的大宗商品及资产要素交易市场体系较为完善,例如云南产权交易所、昆明泛亚产权交易中心等,相继挂牌成立。

第四,云南与周边国家发展沿边和跨境金融业务的条件成熟。周边各国金融市场潜力大,政策环境开放。东南亚方向,马来西亚扩大了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力度,有意促进本国成为伊斯兰金融中心;泰国是云南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云南省最早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9个国家之一;越南、老挝、柬埔寨的金融发展速度也很快;中越金融交流的两点在跨境贸易结算方面,中越贸易增长很快,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中国企业在老挝的投资日益增加,已成为老挝的第三大投资来源国。南亚方向,印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都是英联邦国家,有比较完备规范的金融法律体系。

3 云南沿边跨境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云南省沿边跨境金融合作发展还存在一定问题。

第一,云南省金融发展水平低,资本市场的不健全制约着社会融资的有效性。沿边金融、跨境金融创新对云南省开放发展战略的支持力度还不够,金融与实体经济联动发展能力弱,直接融资比例偏低,全省上市企业数量相对较少,融资规模不大,金融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乏力,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资本的程度很低,资产沉淀大、流动性差、资产证券化程度低,证券经营机构少,收入单一,竞争能力不强。此外,云南省金融机构跨国经营的进展和优质外资金融的引进进程有待加快和提高云南省外向型经济短板与外资银行传统优势匹配不足,外资银行在国际结算、贸易融资等方面的优势难以发挥,且由于对本土市场不熟悉,限制并阻碍了外资金融机构的引入和发展。

第二,云南省参与区域合作的协调能力、互联互通能力有待提高。云南省由于自身基础较为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互联互通能力急需改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难以承担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这也是所有沿边省份的通病,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其互联互通能力,完善联动合作机制。

第三,云南省金融生态环境和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云南省资本市场还不够健全,法人金融机构少,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不足,难以形成市场主导地位。金融招商和开放优惠政策落实效果不佳,制约了有效社会融资,与其他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也直接导致云南省金融机构缺乏金融创新积极性,需要在多方面创新改革(见表2)。

表2 云南省与周边其他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比较

第四,周边国家不稳定因素较多。东南亚、南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属于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落后,政局不稳,经济金融发展缓慢,很多国家都面临诸多复杂而多层次的社会矛盾,政策缺乏透明性、公平性,造成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形同虚设,优惠政策长期不能兑现,政局动荡,频频出现危机和争端。此外,云南省与周边国家贸易地位和贸易结构不对等,产业结构和双边贸易契合度低,竞争大于互补,贸易壁垒林立。这些都是我国大多沿边省份面临的挑战,直接制约沿边金融合作。

第五,缺乏国际金融方面的高端经营与管理人才,金融产品和措施对支持边境贸易的力度不够。云南省金融人才总量较少,高端人才更是缺乏,整体素质偏低。据英国智库经济和商务研究中心数据称,2012年伦敦金融从业者为24.95万,纽约达25.41万人,香港达22.6万人,上海达24万,而云南省全省只有约16万人,占就业人员比重仅为0.56%。云南省沿边州市“地摊银行”泛滥,人民币非正规交易量巨大,甚至涉及走私洗钱等违法行为,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与周边国家政府,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机制、合作载体缺失所造成的。这也是沿边省份普遍亟待解决的问题。

4 进一步推进沿边跨境金融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前几部分针对云南省阐述了沿边金融经贸现状,沿边金融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最后在本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4.1 推动人民币“走出去”,加快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

逐步实现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主要是通过贸易金融联动发展,创新沿边金融,变商品输出为资本输出,变出口商品为出口人民币,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范围,具体建议如下:一是要协调中央金融部门和相关职能部委,配套实施办法,借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放宽沿边州市与周边国家开展交往合作的限制,推进制度创新;二是要联动贸易和金融,加强国家间央行合作,争取逐步签署货币清算、互换协议,畅通人民币结算清算渠道。由贸易合作上升为产业合作,结合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打造跨境产业链,紧扣国务院加强进口八项意见,变商品输出为资本输出,变出口商品为出口人民币,调整进出口导向;三是建议组建专业货币兑换公司。公司开设兑换点办理业务,主要有三项职责:一是维护全省与周边国家间的资金合法流通;二是负责引导边境贸易结算回归银行结算主渠道;三是经营周边币种的兑换业务;四是完善边境口岸金融服务机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范围。

4.2 完善跨境金融市场,促进人民币安全有序回流

沿边省份要不断地创新自己的跨境金融产品,来实现人民币的回流。一是完善银行结算机制,完善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在周边的延伸使用,推动本土商业银行在境外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开办人民币业务;二是加快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以人民币外汇市场和债券市场为基础,丰富面向周边国家地区的金融产品;三是建立起区域性的跨境汇率市场,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当我们把汇率市场建起来,那时流回来的大量资金,就不再只是沿边本省流出去的资金,而是全国流出去的资金,这时沿边省份可以利用通过汇率市场回流并产生杠杆效应的资金,开展产业投资。

4.3 构建开放型工业,支持企业“走出去”

推动企业“走出去”,也是为实现人民币跨境结算从贸易交往转向对外投资,并且促进了人民币离岸基础资产市场的形成。首先,要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和政策性银行的作用,鼓励并推动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和大型国企,通过新建、收购、兼并、股权置换、境外上市、重组联合等方式,到境外建立优势特色产业园。通过获取资源开发权,实现“走出去”产融对接,产融结合。其次,多借鉴现有担保公司运行模式,借助出口信用保险,搭建互助保障机制,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担保基金,便利内保外贷、外保内贷业务,帮助“走出去”企业应对海外投资风险。

4.4 培育发展合力支撑,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就是要搭建信用服务平台和构建信息支持系统,做好相关支持与辅助工作,例如财政保障、税务优惠、服务便利化等。一是改善地方法制和信用环境,合理配置市场资源,加强政府职能,确保优惠政策有效落实,开展好境内外跨境金融招商;二是采取内培外引方式,引进高端金融管理人才、高端金融创新人才、资深金融从业人员;三是在省委党校、行政学院或相关领导干部培训课程中,增设金融和沿边开放专题,形成长效机制以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金融专业知识和运用能力。另外希望国家层面上给予的支持,建议从国家层面高位统筹推动,完善与周边国家的协商合作机制和定期会晤机制,形成沿边金融合作推进机制。建议放宽沿边州市与毗邻国家在金融低敏感领域开展交往合作的限制,推进制度创新。

[1]郑凌云.人民币区域化与边贸本币结算功能扩展[J].国际贸易,2006(7).

[2]赵越.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运行机制的思考[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2).

[3]李长云.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商贸,2011(3).

[4]姚德全,黄学军.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的金融合作:现状、挑战与前景展望[J].国际贸易,2014(10).

[5]王倩.中国与中亚五国间货币金融合作实践与发展研究[J].新疆财经,2015(2).

[6]罗传钰.后危机时代全球金融治理发展对中国—东盟金融监管合作的启示[J].东南亚纵横,2015(2).

[7]Helena Marques.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and Exchange Rate Dynamic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0,19(1).

[8]Yan Ho-don.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rrent Account and Financial Account[J].International Advances in Economic Research,2005,11(2).

邸勍,男,河北保定人,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硕士研究生;梁爽,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周边国家云南省跨境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个人看法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
米兰全球展之莫斯科展:俄罗斯及其周边国家的标杆性家居盛会
跨境直投再“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