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016-11-28沈国红

中国市场 2016年46期
关键词:电力工业耗电量经济

沈国红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忠县供电分公司,重庆 404300)

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沈国红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忠县供电分公司,重庆 404300)

在目前能源稀缺的环境下,我国的电力行业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稳定和高效率。文章着眼于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实证研究,利用1986—2006年全国耗电量的数量变化揭示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基于经济发展的节能节点政策体系。

耗电量;经济;节能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6.042

1 耗电量与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

长期以来,中国电力工业总是在短缺与过剩不断轮回的“怪圈”中徘徊,电力对经济发展阻碍严重。20世纪50年代,电力供需平衡。20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经历长期的电力短缺,统计资料显示,一季度全国GDP增长6.1%,而同期全社会用电量下降3.7%,电力弹性系数为-0.6。

2 我国耗电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1 耗电量的时间变化

根据查询,从2001年到2011年11年间,GDP与全国全社会用电量数据见下表。从下表可以看出,10年来我国的耗电量呈急速增长态势,处于“S”形曲线左侧的高速增长期,电能消耗量从2010年的4.43×103Gwh增长到2014年的2.88×104Gwh,10年间全社会电能消耗量增长了6.5倍,年增长率在10.7%~16.3%。直到2006年全社会耗电量还没有达到其稳定状态,这与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密切相关,与工农业生产中电能消耗量很大并处于高速增长状态有着很大关系。

2010—2014年我国耗电量及GDP增长表

2.2 耗电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

通过研究耗电量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了解耗电量及其相关变量与国民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影响方向,对经济、能源等政策的制定有着重大的影响,有助于准确把握电力需求增长的趋势,为电力建设等提供可靠依据。

图1为2003—2013年我国耗电量与国内生产总值(E)的关系。从图2可看出,我国电力消耗和国民经济增长几乎是同步的,当国民经济处于快速增长期时,耗电量增长率也随之升高。近1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03年的1.02× 1012元增长到2013年的21.09×1012元,年均增长率为8.9%,最高年份增长率为15.7%;耗电量从1986年的0.44×1012Gwh增长到2006年的2.88×1012Gwh,年均增长率为9.5%,最高年份增长率为16.3%。

电力工业生产过程中耗电量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耗电量增速除了受工业结构、人口数量影响外,与GDP增速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图2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电力年鉴的数据所得的我国2000—2012年经济增长与耗电量增长变化图。2000年我国GDP增速为8%,耗电量增速为9%;2001年、2002年我国的GDP增速与耗电量增速呈反相关关系,耗电量增速随着GDP增速的增长(下降)而下降(增长);1989年两者又同步下降,分别下降了1.8%和2.8%;2000—2012年耗电量增长随经济增长的增长(下降)而增长(下降)。

图1 耗电量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

图2 2000—2012年经济增长与耗电量增长变化

由此可见,耗电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但也不是绝对的,耗电量还受固定资产、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每年新增发电量的67%左右被新的固定资产投资所消耗,因此固定资产投资的长期不平衡发展对于耗电量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人口增长是另一个决定耗电量的重要因素,较高的人口增长率会增加耗电量。所以说耗电量是各种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综合结果,由于这些因素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因而说耗电量的发展变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正确研究耗电量与经济发展诸因素间的协调发展关系,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电力企业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

3 经济发展的节能节电政策体系

3.1 优化电源结构,有序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

长期以来,我国电源以火电为主,电煤消耗占全国煤炭消费量的一半左右。尽管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但作为不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利用受到资源、运输能力、环境等多方面的制约。而清洁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丰富、开发潜能大、环境负面影响小甚至无污染等诸多优点。因此,优化电源结构,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发电,有序开发水力、风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保证。

3.2 坚持城乡电力协调发展

从1998年开始的对城乡电网改造,特别是对农村电网改造,促进了农村电网高速增长。但在21世纪,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更要重视农村电力的发展。未来的发展重点是城乡并重,重点是研究和形成国家实行电力普遍服务的机制,包括产业政策等。

3.3 坚持产业升级,优化结构

以结构调整促进电力工业的发展。优化结构,产业升级主要是依靠科技创新来实现。优化结构包括电源电网的结构,电源内部的结构。

4 结 论

耗电量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电力消费存在较大的行业和地区分异,工业用电是我国电力消费的主体,但是比重将逐步下降,居民生活用电和第三产业用电的比重正逐步地提高;无论从行业结构,还是从地域结构考虑,耗电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正相关关系。随着耗电量的不断增大,来自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制约也越来越大。因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审视电力工业的发展未来,在注重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以循环经济的理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探索从传统工业走向生态工业,实现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1]王奇,叶文虎.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创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1):9-12.

[2]华新,左玉辉.中国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8):56-59.

[3]贾志东,许志海.电力工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J].环境技术,2008,2(1):3-8.

猜你喜欢

电力工业耗电量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电冰箱耗电量线性插值法的研究
空气源热泵供暖期耗电量计算
被忽略的“耗电大户”
2018年1-5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节能灯不能频繁开关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