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对艺术设计的应用

2016-11-28李玉婷

人间 2016年1期
关键词:实践理论

李玉婷

(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天津 300387)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对艺术设计的应用

李玉婷

(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天津 300387)

摘要: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是一个开放性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吸收了各种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形成了新的理论形态。需要我们每个人去认真的研究和运用,来发挥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巨大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理论;实践

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引发了我对我们艺术设计方面的一些思考,我打算从思想性方面的坚持与发展的结合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两 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一、坚持与发展的结合

当前,我国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明确提出对于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古代文化遗产应该借鉴吸收,使我国当代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我觉得这些意见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艺术设计当中。

在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的多姿多彩的艺术宝库,比如形成的我国特有的造型艺术体系。纵观历史,随着每个历史朝代的更替与转变,总会产生一些具有当时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图形,并且它们往往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些意义最初源自于自然崇拜和宗教崇拜,进而衍生出期盼“生命繁衍、富贵康乐、祛除灾祸”等吉祥的象征意义。正所谓“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表现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在我们现代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仍可以将传统图形应用在我们的艺术设计当中,坚持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下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比如我们经常会见到的中国联通的标志,采用的是源于佛教八宝的“八吉祥”之一“盘长”的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也正是我国传统造型的象征意义成为了我国人民迷恋其造型的关键.因为不论是古人还是现代的人们,对美好事物都非常的向往。同时这些祥瑞的寓意也使得我们现在的设计少了许多商业的气息,而具有更多的是文化气息和亲和力。

说完了坚持,我们再谈谈发展。就传统图形来说,比如像龙、凤这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图形,几乎每朝每代都有,但是却也存在变化.比如很多朝代都有凤纹,但是不同的朝代其凤的形象也有所差别,这可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关系。研究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必须同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型紧密相连。那艺术设计同样也要与我们的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紧密相连。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回顾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也发生了一些社会转型,先是1949年发生的由旧中国到新中国的社会转型。此后,除“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从1978年开始的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的由工业经济到后工业经济的转型。还有特别是现代和谐社会与中国梦的提出。艺术的建设与发展是同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转型同步的。艺术设计要符合现代的审美观念,使其富有时代特色。

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之所在。在现代设计中要使中国传统艺术得以延伸发展,同时使设计在人们的意识观念和不断进步的技术的冲击下能够更新发展,需要做到坚持与发展的结合。

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建设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方法。其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根据马克思文艺理论来分析我们现在生活中的文艺现象,从而能够对当代文艺的实践活动起到指导作用;另一方面是用当代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实践经验去丰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让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得到发展。从而使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永葆其青春,成为常绿的理论之树。同样的我们的艺术设计活动也离不开艺术理论,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关系密切。艺术内容是比较活跃的,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变化性,它要及时地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审美变化而发展。比如,以我国古代的陶瓷发展史为例来进行一下探讨。

陶瓷可以说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根据自己的意志创作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记得陶瓷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商周时期;2、宋代;3、现代。这三个阶段之间既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也有着重要的区别。从这三个阶段的设计风格中我们能够发现,人类的艺术设计活动会受到实践活动的影响,而艺术设计往往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审美标准和审美爱好。

首先,在商周时期,人们对自然认知还比较少,生存也比较艰难,很多的自然现象对于人们来说是很神秘的。而陶瓷的制作往往反映着人们的心理。这一时期的陶瓷品种大致分为灰陶、白陶、红陶等。施以简单的绳纹或者彩绘各种简单图案。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宋代时期是陶瓷发展的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名窑和名瓷。这些窑系一方面就有特殊性,这主要是受到当时所在地区使用原材料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当时的政治、文化、工艺水平方面的制约而具有共同性,这些都是当时的社会生活实践在艺术方面的体现。而马克思文艺学同样也是在一定的时代和历史背景下所衍生出来的社会实践和文艺实践,所以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实践品格值得我们发扬。

此外,艺术实践活动与艺术理论相辅相成,把专业实践引入教学课堂,设计专业的课程要根据社会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新课程。在课程学习中,学习的是设计原理和方法,形成艺术设计思维,同时具备足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这种能力的获得必须从社会实践生活中去发现灵感,再结合基本理论进行研究,以达到宣传服务的目的。所以,理论和实践要相互结合。

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时代要求我们要把坚持和发展相结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进行解构和重建。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顺应时代潮流的作品,使我们设计出来的作品既拥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又不失现代感,还能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

李玉婷,女,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研究生,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作者简介: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26-01

猜你喜欢

实践理论
理论学习中心组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