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基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分析

2016-11-28李惠芳集美大学福建厦门361000

人间 2016年1期
关键词:矛盾培育

李惠芳(集美大学,福建 厦门 361000)



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基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分析

李惠芳
(集美大学,福建 厦门 361000)

摘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新时期我国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激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社会生态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发的。因此,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迫在眉睫,必须通过政府、企业、个人将该理念渗透到社会各方面,从而引导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的化解。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念;矛盾;培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①这一理念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历年来生态建设理念的提炼,具有丰富的内涵。该理念同时也体现了新时期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而生态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造成该矛盾激化的重要因素,因此,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从而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一、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指出必须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倡导生态文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建设理念。这一理念高屋建瓴,为我们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遵循的总体原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体现出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三个维度。

(一)尊重自然——自然相对于人的本体地位。

恩格斯说过,“从最初的动物中,主要由于进一步的分化而发展出无数的纲、目、科、属、种的动物,最后发展出神经系统获得最充分发展的那种形态,即脊椎动物的形态,而最后在这些脊椎动物中,又发展出这样一种脊椎动物,在它身上自然界达到了自我意识,这就是人。”②人是从自然界中产生的。自然界是人的本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的上帝,人属于自然,而不是自然属于人。③“尊重自然”的理念是对工业文明时代机械论自然观的颠覆,它体现了自然的基础性地位,要求人类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和规律,承认自然界的其他生命具生存的权利,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在当今的世情、国情下,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新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协调经济环境共同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认识前提。

(二)顺应自然——自然对人的约束性。

中国古代哲人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论自然之道、社会之道,还是人为之道,都是以自然为师,顺应自然则能与外界和谐相处,违背自然则会产生矛盾。恩格斯也曾说过,“我们不用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④顺应自然不仅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表现。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人类的主观意识可以反作用于客观物质时,首先强调的是物质决定意识,这就是说,人类在改造自然之前必须首先承认自然界及其运动规律的客观实在性,承认自然对人类具有约束性。当然,这并不是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顺应自然不是要求人类被动地受治于自然,而是要求人类按照自然规律顺势而为,合理地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无论处于哪个时期,不顾自然规律任意发展,都必然受到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要真正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更应该顺应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这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三)保护自然——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⑤因此,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的发展。只有自然保持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内的自我修复能力,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的物质变换,实现人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类取得长久发展的基本前提,而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路径,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在当代的具体化。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具有自主性与创造性,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利用客观规律对物质世界进行能动改造。保护自然是人对自然的对象化活动,是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深刻阐述,也就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要尊重自然,更要规范自身行为,对自然承担起责任,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之道。

生态文明理念的三个部分互相融合,相互统一,不可分割,共同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原则,是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保证。

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激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亚洲经济板块上,继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经济高速增长之后的又一个奇迹。然而,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阻力。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间的基本矛盾不断激化而且形成了互为因果的两极:一方面,经济发展对生态的开发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遭受污染和负荷过重的生态系统供给能力相对缩小,从而使中国社会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经济的高速增长与资源的日益短缺的矛盾。

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两大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当代中国遭遇到非常严峻的资源危机。一方面,不可再生的资源,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它们的储存量在被大量的开发中逐渐减少,这归咎于现代化工业的迅猛发展对资源的过度需求;另一方面,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水体、土壤、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等,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它们的过度消耗和掠夺,我国陷入困境之中:淡水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减少,土地盐化沙化加重,质量下降,森林面积减少,草原的过度放牧出现了严重的荒漠化,许多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在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流中有机结合的必然结果。但近代工业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只注重物质文明的建设,而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道路,以致中国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及发展国家一样都付出了沉重的环保代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雾霾报告,大约一半城市的空气污染程度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至少2.5倍,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都来自发展中国家。⑥近年来,中国国内多地雾霾天气频发,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经济带空气质量恶化情况愈演愈烈。经济的极速发展是雾霾天气的直接诱因。这告诫我们,一味追求利益的经济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长期的污染积累将严重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人口增长与生态容量的矛盾。

生态容量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外来干扰后能够自行调节的能力和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尺度,即标准闽值。在生产力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的支撑能力是有限的。当今世界人口激增,而为了生存,其经济行为必然影响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也必然出现人口与生态容量的矛盾,中国的现状更令人担忧。中国的人口已突破13亿大关。若是长此发展下去,必然引起严重的资源危机、淡水供给危机等等一系列生态经济矛盾。

(四)经济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的矛盾。

经济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经济活动中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自然生产力是指自然生态系统本身潜在地具有的能量。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产生巨大的生产力是经济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有机结合的必然结果。但是经济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却在今天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一方面,人类还不能有效地改造如台风、火山、泥石流、海啸等自然力,这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行;另一方面,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们往往过多地注重了物质财富本身而忽略了生态系统自身的正常运行,使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相分离,从而违背了生态发展规律,破坏了人类的生态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对生态文明建设缺少必要的关注,这种离开生态文明的发展是盲目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下,重新认识经济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的内在矛盾是必然之选,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使二者有机统一起来。

三、我国经济生态矛盾中理念层面的影响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识观认为,人的意识指导着人的实践活动。经济与生态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思想观念上的错误引发的。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意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利益至上”的错误观念。

一方面,GDP是目前世界上比较通行的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我国现行的干部政绩考核最硬性的指标。虽然现有的干部考核制度也要求每年的工作报告都有关于生态文明方面的内容,但远不及于GDP增长重要。在这种观念催生下,致使一些领导干部,只着眼于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惜破坏了环境,为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忽略生态文明意识的普及与推动。

另一方面,企业将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当作自己的目标,仍然认同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生产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破坏,从北京“APEC蓝”的事例中就可以看出。2014年APEC峰会期间,北京市内与周边各大城市的企业均停止生产活动,最终为北京创造出一片蓝天,可见,北京天空平时那团乌云与工业生产的关系有多么密切。若不彻底改变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发展理念,“APEC蓝”就只能成为一瞬即逝的景观,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的矛盾也无法得到解决。

(二)消费主义的蔓延。

消费主义是一种以追求和崇尚过度的物质占有或将消费作为美好生活和人生最高目的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以及在这种价值观支配下的行为实践。它大致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美国、欧洲、日本是世界消费主义的中心地区。

当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人们很容易出现价值缺失和迷茫,勤检节约这个传统美德被很多人抛弃。消费主义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实践趁虚而入,继20世纪入侵上海后再一次卷土重来,并呈现出蔓延势头。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一些人便把消费作为一种最直观、最具可比性的竞争指标而予以疯狂追求,人们不再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而更多的是追求商品的符号价值,消费被异化成一种挥霍型、炫耀型行为,以致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比如,拥有汽车被当作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象征符号,导致我国汽车消费大幅上升,而汽车尾气排放是造成如今各大城市雾霾天气的重大原因。

当前要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抑制消费主义的蔓延趋势,彻底改掉消费主义的恶习,代之以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

(三)企业、个人生态责任意识淡薄。

温家宝曾于哥本哈根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指出:“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⑦在此,他把责任定位到国家、民族、企业、个人身上。然而,当代中国的个人和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仍然淡薄。

就环境问题责任主体判定来看,中国公民认为“地方政府、企业、中央政府、大众个人、新闻媒体、民间环保组织依次负有重要责任。”⑧由此可见,中国公民对待环境问题过分依赖政府政策和法规,认为处理环境问题是政府的事,环境恶化是由于政府不够重视,立法不严。人们没有摆正自己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缺乏生态责任意识。此外,中国的企业也缺乏生态责任意识,往往就只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认为只要产品有销路,产品在功能、质量方面符合标准,企业就只管去生产,至于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和产品使用时会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企业很少去考虑。企业与个人生态责任意识的淡薄导致对环境不负责任,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造成环境破坏的重要观念因素。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意识上存在的问题告诫我们,要解决经济与生态之间的矛盾,必须转变人们传统的生态意识,以科学的理念作为指导。生态文明理念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经济建设不仅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且本身也承担着保护自然的社会责任。生态文明理念就是在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要保证生态文明与经济增长的一体化发展,同时不背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来引导。

四、生态文明理念培养的路径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新时期我国在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的有力指导。因此,必须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然而,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价值观上的一场革命,必须依靠政府、企业、公民的共同努力。

(一)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是国家政权的代表,也是具体的执行部门,拥有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代表公共利益、承担公共责任的特殊社会组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政府责无旁贷。

1.强化生态文明知识普及教育。

要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是基础。这就要求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培养生态文明教育骨干人员,强化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层次不同、丰富多彩的全方位生态教育体系;必须发挥家庭与学校的重要作用,扩大绿色学校的授牌、加大年度环保人物的宣传、批判破坏环境的恶劣行为、设立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周或宣传月活动;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座谈会等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和价值取向,从而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

2.实施生态道德行为规范。

道德对人们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生态道德,是指反映生态环境的主要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并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而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道德规范。我国公众生态意识淡薄,生态道德相对缺失,因此,制定和实施生态道德行为规范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和实施生态文明行为规范,涉及人们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如厉行节约、低碳出行、垃圾分类、消除物品一次性使用、变废为宝和爱护花草树木等。建立实施这些规范,能有效强化人们的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约束力,并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

(二)加强对企业的约束,提高其生态自觉意识。

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中关键的角色,在优化经济增长、推进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中国还有一些企业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生态环境法律观念差,因此,加大对企业的约束性,提高其生态保护意识志在必行。

1.加强对企业的法律规范。

市场经济中,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难免会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冲突。当道德不能调和矛盾时,这就需要法律来强制规范人的行为。把企业行为纳入到法律的规范当中,加大执法力度,扩大企业的违法成本,能够促使企业重新考量生态环境与经济利益的关系,从而加强企业的生态忧患意识。

2.提高企业家的生态保护意识。

企业家是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有无、强弱,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行为是否能够保护、甚至是改善生态环境。政府可以针对企业家进行专门的培训,或者在以企业家为主要读者群的报纸、杂志创立保护环境的专栏,提高企业家爱护环境的自觉性。

3.企业自身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企业必须遵循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转变生产方式,创造绿色产品,节约资源成本,提高综合效益。一方面,必须通过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有效满足市场需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并通过持续的生产能力来发展绿色技术,积累绿色资本,承担绿色成本,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加入到企业文化中,在自身生态文明意识提高的基础上,培养员工的生态文明意识,使整个企业都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为自身的经济发展,也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倡导全民参与。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全社会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公众不仅要自觉摒弃错误观念,还必须投身实践当中接受生态文明教育。

1.摒弃消费主义,坚持绿色消费、节约消费。

消费主义不是以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为目标,而是以资本的攫取最大剩余价值为目标。⑨它不符合人类的长远、可持续的发展目标。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要求必须首先抵制消费主义的侵袭,摒弃以消费作为最具可比性的竞争指标的错误观念,杜绝奢侈消费和过度消费,使自己的消费方式走向健康化、科学化,逐步养成绿色消费、节约消费的良好习惯,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生活型污染和资源浪费。比如购买和使用以再生资源制成的产品、对垃圾进行分类、减少或不使用一次性用品、节水、节电等。

2.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

在每年的各种有关生态保护的节日中,政府、民间的环保组织以及新闻媒体都会号召公民做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事情,如:中国植树节,志愿者进行植树活动;世界地球日,公民自发熄灯一小时;世界环境日、保护臭氧层的国际日、国际动物日、生物多样化国际日等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仅肯定意识对人类活动的指导作用,更强调实践活动对人们意识的决定性作用。要培育公民的生态文明理念,就必须使其积极参与其中,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体验生态道德,让生态道德成为自身的自觉道德,让绿色消费、适度消费成为自觉行动。

政府、企业、公民合力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必将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最终引领人类变革自身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真正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不断改善和优化。

注解: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②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8.

③ 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74.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19.

⑤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⑥ Ambient Air Pollution Database[N].WHO,2014.

⑦ 温家宝.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领导人会议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⑧ 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办.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J].世界环境,2008.

⑨ 白春民.反对消费主义消费观 树立绿色和谐的消费观[J].经济研究导刊,2009(36).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19.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8.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温家宝.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领导人会议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74.

[7]白春民.反对消费主义消费观 树立绿色和谐的消费观[J].经济研究导刊,2009(36).

[8]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办.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J].世界环境,2008.

[9]Ambient Air Pollution Database[N].WHO,2014.

作者简介:李惠芳(1990.11-),女,汉族,福建漳州,硕士研究生,集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15-03

猜你喜欢

矛盾培育
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的反思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爱的矛盾 外一首
实现乡村善治要处理好两对矛盾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从《日出》看曹禺怎样处理戏剧结构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