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代巨变下的女性

2016-11-28丁媚佼

人间 2016年1期
关键词:城市改革农村

丁媚佼

(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1331)



中国近代巨变下的女性

丁媚佼

(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1331)

摘要:近代中国正是面临着新旧交替,改头换血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女性作为弱势群体同样面临着旧有压迫和新式变样压迫的迫害,但是还是有那么些女性敢于抓住近代中国巨变之机遇,迎接挑战。总之近代时期中国女性是多种多样的,因为她们的存在让中国在近代的巨变下走得更加不易。

关键词:城市;农村;女学生;改革

自1840年来,在政治方面,清朝政府面对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格局;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的入侵,使得原本的小农自然经济被逐步瓦解;文化上,西方的文化观念进一步袭来,从建筑,服饰,食物等方面均有影响;思想上,随着西方基督教的信仰,物竞天择等的传播,旧有的封建残念也在不断削弱。正是在这样一种激变的大环境下,中国近代女性们本身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问题。本篇论文从女性被迫与主动转型两个方面展开简单论述。

一、下层妇女

如我们所知,自父系社会伊始,中国就开始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模式。著名的神话传说牛郎织女就是最好的例证之一,从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包含着劳苦大众对于农业丰收的渴望和喜悦。神话中男主人公借助于织女即仙女的神力完成了秉机杼,织丝帛等农事。但是女性对于男性依然是从属地位。明清时代,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个体工商业不断地兴盛,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场面,女性开始在满足基本生活的条件下,可以有了业余“收入”。这时女性不仅要面临封建统治下的生育压迫,家庭料理,少部分女性还需要担负业余的纺织工作。而到了近代,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南京条约》要求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座城市为通商口岸,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在这些沿海地区,一部分农村女性开始走出家门,女性作为劳动力进入市场的工资水平只是男性的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农村女性进入劳务市场与男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平分秋色,以长江三角洲为例,“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轻纺工业兴起,致使周边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趋向活跃,加速农桑一体化的家庭经济结构的解体,也导致女性家庭地位的提升:母亲哺乳期缩短,由祖母喂养孙儿;妻子挣工资后有私蓄,离婚权,可与攻破分户,脱离大家庭。”然而在传统的男尊女卑封建依然十分强大的情况下,女性依然是被作为商品货物来看待的,农村女性依然以嫁人为谋生的唯一出路。

农村女性在中国近代巨变的浪潮中,她们所面临的是机遇与挑战,然而在缺乏基本认知的她们,能够抓住机遇的女性是少之又少。她们多是在被迫的情况下走入了资本主义的浪潮,成为了劳动力。这与城市女性的境遇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两者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在近代巨变之际面临着压迫的道路。

二、城市女性

近代中国的女子教育的兴起可以说为女性打开了新世纪的大门。1920年--30年代中国的女学堂作为城市基本的文化设施之一,大肆兴起,女学生在城市并不罕见。但是在这样的一个表面繁荣的境况下,实际情况也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近代中国的巨变之下,女性自身的觉醒也是凤毛菱角,女性更多的是适应变化之变化,在近代巨变之中举步维艰。在《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中作者罗列了当时女子教育的两大特点:

1.女校的办学层次普遍低,数量也很有限。

2.女学生毕业后的出路十分狭窄。

这样的实际情况也是应该在我们所能设想到的情景之中的,城市女性虽然相对于农村女性接触到的新式东西会更加直接且丰富,但是女性的变化本来也是作为这个社会变化的附属品而存在。所以,我们看到城市中的女性在思想精神上的压迫并不比农村女性小。从第二个特点看,女性“上学堂”似乎有名无实,“上学堂”成为了女性的“阶级标签”,成为了衡量女性身份的一种标尺。培养女学生,则成为了显示家庭经济实力,提高嫁女价位的途径。总的来说,女性在近代巨变的浪潮中仍然不能改变自身“商品”的属性。因为一旦女性在传统婚姻的束缚下,就无法获得自身的独立与自由。所以虽然民国法律有对女性的“保护”实质是对财产私有制的维护,家庭或男性家长则是私有财产的法定拥有者。

三、少有的顺应时代巨变的女性

虽然在上述的农家女性和城市女性都面临着旧有压迫和新式变样压迫的迫害,但是还是有那么些女性敢于抓住近代中国巨变之机遇,迎接挑战。“女国民”这个称号呼之欲出。

邓春兰,“···男子可以入各式各样的学校,学习各种专业,而我们女子只有一个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可以入···我要打破这个不平等的局面,要做到各个学校一律招收女生。”她最后写信给蔡元培,请求北大开放对女学生的招收。这位伟大的女性的自我觉醒,为后来女性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第一步的巨大贡献。

陈爱珠,著名作家茅盾的母亲,更准确更符合的说法应该是一位女权主义者,她在家不仅自己教育自己的孩子,弟弟和儿媳等,料理家务也十分完美。虽然她是典型的“家庭主妇”但是她可以在有限的选择和空间下,施展出自己的能力和魅力,也是近代新女性的代表。、

冯阮君,笔名,淦女士,五四时期文坛之星。在前面我们提到的邓春兰所倡导的“各个学校一律招收女生”影响下,冯阮君则是巨大的受益者,也算是对女性前辈们所热血付出的一种鉴证。她就就读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的专攻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生。从她所写的小说里面的人物,都是带有女性对传统束缚的冲破,表现了女性渴望自由,追求独立自主,对于封建男权制度下,占有式,支配式的批判。而到现在为止,我们依然是再这样的父权制度下生活,即使从近代中国开始就有女权主义者奋起反抗。

秋瑾,这个名字凡是提到近代辛亥革命就不得不提到它。她在近代巨变的潮流之中,清楚明白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抓住巨变之中的机遇,在挑战中成就国家之事业。在1904年,秋瑾为了留学日本,典当了自己的陪嫁衣饰。这在当时的婚姻之中绝对算得上是女性主动为自己的理想争取机会。随后,她加入同盟会,在刑讯逼供之时,秋瑾毅然决然“秋风秋雨愁煞人”,年仅31岁的秋瑾最后从容为革命赴死。

四、总结

近代时期中国女性是多种多样的,有上面我们谈到过的以地域作为区别研究的农村与城市,有伟大女性改革家们,同时也还有我们未提到的妓女们等等。她们一起构成了近代中国巨变下女性别样的图致。

参考文献:

[1]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M].上海人民出版社

[2][美]罗斯特·帕特南·童.艾晓明等译.女性主义思潮导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丁媚佼(1986.04-),女,汉族,重庆市,学生,硕士在读,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

中图分类号:G7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77-01

猜你喜欢

城市改革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改革创新(二)
新农村 新一辈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