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6-11-28郭淑曼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固店镇总校河北保定072450

人间 2016年1期
关键词:学生兴趣小学美术

郭淑曼(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固店镇总校,河北 保定 072450)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郭淑曼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固店镇总校,河北 保定 072450)

摘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的课堂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境地。学生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学习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美术是一门艺术,它可以直观的把画面或想法表达出来。教师在进行美术课程讲解过程中首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法;学生兴趣

美术课的导入,对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起着重要作用;它既是教学活动的开端,又是教学内容提示,应该因课制宜。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精心设计出别开生面的导语来,有时利用实物和图画导入有时利用歌曲导入,有时设置悬念和情景导入……教师简单的几句话,一个小故事,或是一个演示,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吸引过来,从而激起学生激烈的求知欲,并很快地入情入境。下面从以下几点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措施进行阐述。

一、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术是一门艺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有利于学生在进行课堂欣赏分析中找到自信,从而激发其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认为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

二、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美术欣赏课程讲解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与材料的接触感悟,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特别在手工制作课里,不要求学生依照样本制作,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粘贴?不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原来,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把学生对益智活动的兴趣和美术紧密地结合,情趣盎然,深得学生喜爱。、

三、培养专业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美术欣赏课堂教学中,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指挥者,又是其作品的欣赏者,所以学生的作品不管是好是坏,都是他们一笔一画努力的成果,是他们经过自己的构思,设计而画出来的,教师都应给予相应的鼓励与评价。小学生作画固然幼稚,但是他们的画保留了对大自然的初始感觉。学生的每一件作品都凝结着小学生的兴趣与天真的一面。教师在评价作品时,要看到学生绘画能力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要求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去评价。在学生作品中找到它的闪光点,进一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意识,树立自信心。所以对于每位同学的作业,教师都要写上评语,并在上课的时候进行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对有进步的学生要加以肯定和鼓励,对其作业的缺点,尽可能巧妙的表扬其有进步,使他觉得老师肯定了他的成绩,这样学生以后的训练会做的更认真,而且效果越来越好。孩子的作品总是独特心灵的表现,让孩子来解说他们自己的作品,你会惊讶他们的想象力,佩服他们的创造力。对学生作业的评价采取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对美术的情感和态度,以鼓励、改善和促进为主,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心灵得到愉悦,从而更加乐于参与美术学习。

四、通过多元化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的关键。评价时应该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凸显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如笔者在《节日的餐桌》一课的作业讲评时,让学生分组展示绘画作品,并交流分享绘画的想法,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从而借鉴学习,实现共赢。学生互评,成绩优秀的学生心里乐滋滋的,增添了几分绘画的兴趣;画得不够好的学生内心自然会受到一些打击,这时,教师如果不能做及时的引导,很可能会导致他们丧失学生美术的兴趣。基于此,笔者会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画得好的从正面肯定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并引导他们对作品要精益求精。对于画得不够好的学生,笔者同样会投以微笑,找到他们作品中的闪光的一面,然后进行激励表扬。并借此引导学生学会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从而创作出更为出色美术作品。多元化的评价,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成功的体验。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引入,教师不再只以学生的成绩来判定学生能力的高低,每位学生在集体中能感受到老师和伙伴对自己的关注,自然就能改变一些习惯,对一些“问题学生”的教育就会更加有效。

五、结束语

美术课一种还有丰富力的一门课,除了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外,还与人们普遍对美术学科缺乏认识不无关系。一般认为,美术课就是教会学生一定的绘画等美术技能。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学校普遍重视不够,教学设备投入不足。美术教师的教学观念仍旧是:美术教学就是传授知识与技能,教室是唯一的教学场所,教材是唯一的教学内容。致使很多教师在教学时没有有效地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性,更没有激发出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在新课程下,美术教学要求更多的是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在思想上进行改革,打破传统观念,确立新的"教育观",使学生全面发展。让美术为学生创造美好的心灵,让学生走向开放,把生活融入到美术中来,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梦.模式与实施:绘本融入小学美术课程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

[2]王宏莉.美术欣赏课培养初中生审美能力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3]刘海波.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分阶段激发学生兴趣的途径与思路[J].新课程(中),2014,07:140-141.

[4]张玉玲.情感因素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作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5]秦霞.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现代装饰(理论),2013,01:154.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43-01

猜你喜欢

学生兴趣小学美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高效政治课堂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