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趣味课堂,还原音乐本色

2016-11-28候晓培

人间 2016年1期
关键词:童趣营造青蛙

候晓培

(新疆库车县林基路小学汉语学校,新疆 库车 842000)



营造趣味课堂,还原音乐本色

候晓培

(新疆库车县林基路小学汉语学校,新疆 库车 842000)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需要探讨的是课堂教学应该怎样围绕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双重要求,广泛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中要营造童趣课堂,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课堂

音乐是一门能陶冶人思想情操的心灵艺术,它能够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营造一个充满童趣的音乐课堂,让小学生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去,从而营造充满童趣的音乐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初步审美能力。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必须营造童趣课堂,充分彰显出音乐学科的特色。

一、激发兴趣,深化对音乐作品的感受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视频等直观手段,结合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深入心灵的教学语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引领学生共同欣赏《小青蛙》时,学生们都觉得这首歌非常好听。但这种欣赏仅是一种直觉的的反映。为使学生进一步体验这首作品的内涵,得到心灵的享受,就必须继续广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追随着音乐的起伏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欣赏乐曲第一段时,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青蛙的活动环境——荷塘,要求学生边听边想:小青蛙到底在干什么?在音乐的渲染下,学生的思维就开始活跃起来,有的说小青蛙在唱歌,有的说小青蛙在跳舞,有的说小青蛙在游泳,有的说小青蛙在睡觉……随着学生的精彩描述,各种形态的小青蛙跃然台前,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模糊变为清晰,学生欣赏得津津有味,有说有笑,充分感受到想象的欢乐。清新欢快的音乐结合活泼生动的画面,深深地打动了学生,使他们在通过听觉感受乐曲优美旋律的同时,又通过视觉感受到乐曲的动态之美。这样循序诱导,不仅广泛地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乐曲的感受,清晰了脑海中对乐曲的印象。

二、提升美感,提高音乐审美品位

培养儿童审美情感需要通过具体因素,这样体验才能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表入心。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并且对美好事物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就拿我校的民族学生来讲,他们大多来自乡下,之前接触的事物少而单一,来到县城后接触的新奇的事物比以前多了很多,他们总是处处充满了好奇,清澈的眼睛满是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而音乐是一门表达情感艺术,课堂音乐教学理所当然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初步音乐审美情感的理想场所。但小学生知识面窄,见识少、体验缺,对是非美丑的分辨仅处于模糊萌芽状态,需要我们通过不同的音乐形象的比较和鉴别,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就是他们审美路上的领路人,我们应该用他们喜闻乐见的轻松愉悦的方式寓教于乐,让他们在音乐的天堂中自由翱翔。

三、改进评价,激发学生学好信心

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评价没有注重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新课改下评价机制得到改善,它充分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使学生对情感认知度有着不同的反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长处与亮点。小学音乐教学的初衷并不是不是要培养音乐大师与歌唱家,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欣赏音乐过程中能够得到快乐,并把这快乐带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就拿欣赏讨论乐曲的主题旋律可以分为几类来讲。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探究音乐理论知识。让欣赏用手势表表达音乐中乐调的起伏和变化。如果学生能够正确或较为确切地描述出对音乐的理解,教师应该立刻给于肯定的评价。千万不要忽视了表扬的力量,教师的一个赞许的眼神都能够激起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高兴一堂课,一句激励性的语言可能让学生铭记在心一辈子。通过建立这样的评价机制,学生不但能系统有效地掌握了所学音乐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学好音乐的自信心。

四、陶冶情操,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小学音乐课本的教学曲目是按照学生接受能力来选择的,除了适合小学生歌唱的中外优秀歌曲,结合新疆特殊的社会现状还应适当的增加一些维护名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民族风格的歌曲作为基本教学内容。编排这些曲目不仅是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让名族团结的种子在儿童幼小的心里生根发芽,长大后自觉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同反动势力做斗争,为新疆的民族大团结贡献力量。这样,学生就会在反复地歌唱歌词的过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对于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潜移默化地作用。

五、多法并举,诱发欣赏作品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的生活阅历很浅,经验积累的也少之又少,要让他们能真正理解音乐的深意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音乐教学的目的就是达到陶冶学生的情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用小学生自己的思维特征让他们真正理解音乐。我们不妨用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一些生动形象的画面,亦可以是启发性诱导等,来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从而获得听觉与视觉的同步感知,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这样,学生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内容,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音乐作品的内涵。

六、给孩子一个微笑,带他们畅游音乐的天堂

一句不经意的批评,可能让学生莫名地郁闷一整天;一句简单的表扬,可能让学生欢喜雀跃一阵子;一个阳光的微笑,可能照亮学生小小的心灵。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一旦产生往往可以事半功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小学音乐课堂成为学生畅游音乐世界的驿站,奔向梦想的起点,飞往天堂的起航,把音乐的快乐传递到世界的角角落落,因为音乐开启一扇门,叩开一扇窗。

优秀的音乐作品最能陶冶人的情操,最能提升学生的音乐品质。营造童趣般的小学音乐课堂,就要把握并践行新课改教学理念,不断除旧出新教学手段,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还原音乐本色,让学生能真正享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我们不仅是音乐老师,我们还是兴趣启蒙者;音乐不只是课堂,更是轻松快乐的灵魂驿站。走下教师神坛,走进学生心里,你离成功就不远。

参考文献:

[1]顾通达.听音乐课引出话题——对艺术教学的思考[J].音乐教育,2012 (04).

[2]王润花.农村音乐课节奏教学的几点尝试[J].吉林教育,2011(18).

[3]郁晓艳.营造童趣课堂 彰显音乐本色——浅谈新课改小学音乐课堂特色教学策略的运用[J].考试与评价;2014-09-01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42-01

猜你喜欢

童趣营造青蛙
九月·童趣
冬眠的树(四)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童趣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小青蛙捉虫
谁能叫醒小青蛙?
童趣照相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