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016-11-28玉苏普吾斯曼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第三小学新疆乌什843400

人间 2016年10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学习习惯小学生

玉苏普·吾斯曼(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第三小学,新疆 乌什 843400)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玉苏普·吾斯曼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第三小学,新疆 乌什 843400)

摘要: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对每一位学生家长负责,也是对国家负责。自学能力是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范围外,自觉地、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和能力,是学生除去在课堂上的学习之外,获取新的知识的途径。自学能力的培养关系着学生以后的自身修养的发展。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可以帮助学生开发智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自身的整体素质。在这里我们就讨论该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 自学能力 自学方法 学习习惯

一、引言

自学能力,就是指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所谓的自学实际上就是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学习”、“他主学习”。由学生自主的安排学习的时间,根据学习的轻重急缓,安排学习学习任务,自己查找资料,寻找学习的技巧和窍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语文教师慨叹:教师上课辛辛苦苦,学生听课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事倍功半。这是因为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还受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没有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没有张扬学生的个性,没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老师必须要为学生提供一把“钥匙”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打开语文的知识大门。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去自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尤为的重要。

二、如何培养小学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推动学生自主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能够鼓励学生去专研学习,能够提高学习的质量。事实也是如此:那些自认为“曾经在学习方面遭受过挫折”的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了兴趣,那么他们也会重新燃起学习的“火焰”。学生只有在对学习有了兴趣之后,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用这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自学兴趣,而且,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会更加主动和积极,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在学习《三亚落日》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通过网络展现出文章中的情景,让学生从鲜明、生动的画面引领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文章中的美景,通过这些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增加学生在课后自主的去收集资料,引起他们自学的兴趣。

(二)要让小学生树立自学的信心。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想办法让学生摆脱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思想桎梏,在课堂上老师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感觉到老师的重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自信,这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了。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主性的能力不强,要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要想办法让学生摆脱“老师讲学生听”思想的桎梏,用老师对学生的信任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自主学习的大门。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选择的半自学半教授的方式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去自学。老师可以尝试着让同学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让他们自己去学习文章,感悟文章所讲,提出不懂得问题,然后让他们通过自学在反复的阅读中找到自己提出问题的答案。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在课后去看书,积极的动脑思考问题。在课堂上,同学们对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讨论交流得出自己小组的答案,要让每个学生都有相同的学习机会。老师可以人为的为学生创造条件,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成功的可能。同时,老师应对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的学生,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把进步的喜悦变成自学的动力,确立起同学们自学的信心。

(三)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语文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学习的真理。他还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好的方法,都要使之化为习惯,只有熟练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所以,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一般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学在课外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这可以提高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质量和学生们的学习质量。我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

1.预习。要养成预习的习惯,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方法,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前主动的去学习,在课堂上就会对所要讲的内容有所熟悉,对预习时所遇到的问题通过老师的讲解从而得到解决。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边看边做记号。在这里强调学生在自学时要动笔做记号,可以帮助学生在找到重点,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记录下来,在后面可以去问老师或同学对自学的内容可以深入的理解。

3.及时复习。学生在课后可以自己对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进行回顾一下,这样可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可以及时的记忆,在课后复习这一良好的习惯也是对自学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高低是判断该生能否主动的、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的重要标志,而且,自学能力的培养关系着学生以后的自身修养的发展。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自身的整体素质。所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丽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版;2012(7)48-50.

[2]杨九俊.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论[J].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李成德.现代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150-01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学习习惯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