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研究

2016-11-28程伟超周晓丹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0

人间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意识高职院校

程伟超 周晓丹(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研究

程伟超 周晓丹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创新创业意识是创新创业的力量源头。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是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指导方面的重点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意识

大学生是一个富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激情的群体,应该更好地培养和引导大学生自身的创业意识以便于他们更好更健康的走向社会岗位。高职院校学生,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高职院校,在引导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特别是在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上,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创新创业意识,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是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指导方面成功的核心。

一、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现状

创新创业意识是指在从事创新创业事务的过程中对创新创业者起到强大内驱动力作用的个性因素,是创新创业者素质系统中的驱动系统。包括把握商机、资本转化、战略转换、风险规避、勤奋敬业等方面。当前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现状主要体现以下在几个方面:

(一)概念定位不准确。调查显示,90%的高职学生表示听说过创新创业这个词语,但不明白什么是创新创业,即使听过,也不能很好的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即对创新创业的含义存在理解不清晰,定位不准确。

(二)主观能动性不强。当前的高职学生普遍存在主观能动性不强的现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中存在的疑惑,不主动寻找学习方法,存在被动的接收新事物、新知识的现象。

(三)商机意识不强。当前,大部分高职生对当前自己的经济生活状况表示满意,同时生活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给予,自我赚钱意识缺乏导致多数学生对创新创业商机把握不准。

(四)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当前在校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方面还存在着对新计划满怀一腔热血,踌躇满志,誓要干出一番大事业,然而当碰到一点困难、一点挫折的时候就心浮气躁,抱怨叫苦,心态不正,最后陷入“猴子掰玉米”的窘境[1]。

二、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途径

(一)树立全新的人才价值观。中国传统的衡量人才价值的标准是: 德才兼备,踏实肯干,不计个人得失,个人坚决服从组织,凡事讲究厚积薄发,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等。而“互联网+”时代,全球化语境下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才衡量的标准不仅是德才,知识储备等,更重要的是他能具有创新的能量,更应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开拓进取性。

两种新旧的人才价值观的冲击使大学生的思想茫然不定,左右摇摆,正如杨振宁教授曾指出,中国的学生知识太多,能力太少,与美国学生相比,中国学生顺从权威,美国学生挑战权威。因此,高校应更好地利用已有的就业教育中关于学生自我分析和职业规划的内容,帮助大学生重新审视职业规划和职业定位,摒弃一个职业定终身、消极等待的就业观,树立积极自主创业、终身学习的多元的就业观,引导大学生有意识地挖掘自身潜力和周围资源,寻找崭新的社会立足点[2]。

(二)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一是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在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一切可利用资源,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二是配备专业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在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过程中,为更好的指导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可以聘请专业的创新创业讲师进行授课,也可以邀请一些社会创新创业成功者对学生进行授业,让学生更接近创新创业,了解学习创新创业者的创新创业过程,更加坚定创新创业的理想。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趣味活动,通过创办专门的创新创业讲坛,邀请专家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人士做有关创新创业方面专题讲座,或者通过组织实地参观创新创业成功企业,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

(三)理论结合实践。现在大学生了解到的创新创业方面教育还是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战经验。实践作为增强创新创业意识重要方式之一,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提高技能,增强意识,同时积累一定的创新创业经验。搭建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高职院校要依托自身条件,创建一个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并积极引导在校学生入驻实践基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诸如学生书店、校内百货、专业制作类的创新创业实践,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与企业签订实践协议,将企业做为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可以通过定期分派学生到企业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自己创新创业积累能量[1]。

(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舆论氛围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创新创业意识教育的覆盖面。首先,通过大力提倡和宣扬创业精神,营造创业舆论氛围,提高全校师生对创业教育和创业价值的认识,使大学生形成愿意创业、渴望创业的内在意识;其次,制定一套相对完善的服务体系,鼓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做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和服务工作,把创业指导和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长期坚持;再次,积极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实践活动,设立创业基金,为学生创业活动提供物质支持,使创业成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3]。

三、总结

综上所述,创业意识具有自主、客观、超前、能动的特质,创业意识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创业者起主导和推动作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刻不容缓。高校大学生是最具创新潜力与活力的新生代,是中国创业浪潮的排头兵和生力军,系统的创业教育势必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内容,在有序开展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的同时,更要不断培育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冒险精神,并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脚踏实地的开展一系列活动,加强学生创业意识的引导与培养。树立大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以一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从社会需要入手,发挥自身创业优势,致力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谭贻群,张小松.高职院校如何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J].商,2016(2):30

[2]刘春玲.“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5(5):105-108

[3]夏艳霞,丁晓燕,姚娇娜.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意识培育途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6(2):238-240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194-01

作者简介:程伟超(1982—),男,河南辉县人,讲师,工学硕士,机车车辆学院学生党支部副书记、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指导、团队建设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意识高职院校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