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关联

2016-11-28高清宇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人间 2016年10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大学生

高清宇(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论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关联

高清宇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要:高校德育教育对于大学生立德修身意义重大,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思想来源,其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历史认同和社会认同,更好地在集体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本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出发,剖析了德育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理论渊源,继而总结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价值。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德育教育;大学生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是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对而言的。在这片古老的华夏大地上,居住着五十六个民族,历经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缔造出的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式具有鲜明的名族特色,承载着千万中国人关于如何生活的独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并且世代相传、兼容并包。所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对中华文化取之精华、去其糟粕,取其中积极有益的文化成分,具体来说,是以儒家、道家、佛家思想为主要代表,综合其他各家学说之精华而形成的,是全体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情感纽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由悠久的历史而流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风俗习惯、制度规范等行为模式的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入到中华民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文化遗传的方式世代延续,内化到我们的心理和性格之中,成为指导我们日常生活选择的重要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千年风霜,但依然呈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和现代价值。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只有中国传统的文化体系未经断绝、一脉相承、经久不衰,具有极强的融合力和凝聚力。无论是在华夏大民族间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互相学习,还是对外来佛教和西方文化的吸收与同化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以其海纳百川的气势呈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以圣贤作为追求的目标和理想人格的典范,进而激励着人们注重道德修养,知行合一,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德育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理论渊源——以儒家为例

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史中,儒家的教育思想理念无疑是其中璀璨辉煌的一笔。儒家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德育”为主体,兼顾智、体、美,促进人的知行合一和全面发展,这种教育内容具有整体性和全面性的特征,追求道德论与知识论的和谐统一。

儒家教育思想是以伦理政治为其文化底蕴,“德育”及道德教育始终处于首位。同时,儒家并不忽视具体知识的传承,而是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道德教育及道德实践是根本,知识教育则次之。道德训练以知识传承为基础,学生在老师的言传身受中逐渐培养出朴素的道德情感,以求做到“知行合一”,达到“尊德性而道问学”。读书属于理论层面,重点在于穷理,格物、致知属实践层面,重点在于“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宝贵的教育理念对于我们今天高校的德育教育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价值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对当代高校大学生的德性教育依然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和引导价值。其所强调的道德伦理规范是为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所一致认同和共同遵守的社会秩序,这对于大学生道德观念、健全人格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

先有国家和民族才可谈人的发展,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必须放在首位。几千年来,爱国主义精神被一代代中国人传承至今,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文天祥被俘后宁死不屈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绝响;林则徐宁被革职充军也坚持禁烟抗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的决心;抗清文人顾炎武直到去世都保有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气节。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个人对国家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力弘扬这种爱国精神是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重中之重,使大学生在处理国家与个人的关系问题时,能够将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的荣辱结合起来,首先维护国家利益,这样个人利益才可能得到保障,才能自觉承担起大学生在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肩负的使命。

(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易经》中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人源自天地,这种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论语》中孔子也提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有毅力,因为他的责任重大、路途遥远。中华民族就是这样一个刚健有力、自强不息的民族,这种精神是该世代传承的,身为中国人尤其是新时代的大学生更该具备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没有毅力和恒心定会一事无成,更不要说为国家为社会承担应尽职责。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工作都是必要的。

(三)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世道纷纭,人心易被外利所动,追求忠义诚信、严于律己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孟子也讲“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是孟子的呼吸养生之法,更是强调君子该有的正大刚直的精神品质。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无论在怎样艰苦的环境下,君子都要保持住自己的气节和崇高的人格精神,在困苦中不卑不亢、无所畏惧地前进。

这些经典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随着历史变迁,在新的时代被赋予了新的意味,但它们的核心精神不能改变,应当被世代中华儿女所传承。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尚未完全健全之时,正是三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对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至关重要。

结语:

近年来国家和高校都十分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德育教育以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宗旨,旨在培养大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能力,即培养自强不息的品格、踏实灵活的社会实践能力、刻苦钻研的学术作风,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大学生德育教育更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重要的理论根基、汲取丰富的思想资源、获得科学的方法指导。高校在培养学生科学文化水平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培育出助益高校综合改革的新资源。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1).

[2]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6(1).

[3]方克立.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三点看法[J].红旗文稿,2009(1).

[4]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项目名称:2015年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项目“黑龙江省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调查与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1021297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197-02

作者简介:高清宇(1994-),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黑龙江大学,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