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职位升迁和性别差异的关系

2016-11-28李建兵江西科技学院江西南昌330098

人间 2016年10期
关键词:性别差异

李建兵(江西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8)



浅析职位升迁和性别差异的关系

李建兵
(江西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8)

摘要:很长时间内,社会文化逐渐对形成了不同的认识,而这种不同认识也就在两性的职位升迁上体现出了很大的差距。长久以来我国企业女性很少可以上升到企业的高阶职位,高职升迁相比较男性困难很多,这也就是常说的“玻璃天花板”现象。究其原因,造成这样的社会问题的因素是多元化的。本文基于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与分析,从社会认识的角度对性别差异与职位升迁的关系进行阐述,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性别差异;职位升迁;建议和对策

一、女性在职位升迁中的“玻璃天花板”现象

“玻璃天花板”这一词产生于上个世纪 80年代的欧美主流社会中,主要体现在一些外来移民特别是亚洲人无论其能力如何,往往都只能担任低层职务,或者再做到相对高的职位后便再难以晋升,核心决策层是个永恒的买不过去的坎。就像立身于玻璃天花板之下,虽然可被可见,但却难以逾越。美国劳动部的官方说明直接解释了玻璃天花板反映的职业的不平等,而且这种不平等无法以“资格或成就”来衡量。“玻璃天花板”的存在长久的坚固的竖在女性和职位升迁之路上,剥夺了许多合格人员参与竞争并保持高管职位的机会,从而控制着她们从事着支持性、辅助性的工作,“玻璃天花板”就是性别不平等在职场上的延伸和凸显。

二、影响女性职位升迁的因素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对女性的接纳一直是一个社会问题,而在传统文化中,“男性天生能力比女性强”的观念根深蒂固,而这些在传统意识里浓厚而落后的性别文化,就是不平等的性别关系和女性受到歧视问题的根源,而这也导致了女性在职业发展上的频频受挫。在这样文化的氛围里,女性要跨出文化的限制,在职场上和男性分庭抗礼何其艰难,撑起半边天的女性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二)女性自身意识。受“两性刻板印象”影响,男人被认为是事业的主力军,女性只能做一些自己所能从事的辅助性的职业,女性本身在职业选择上就受自身传统观念的影响,“我是女人,我是弱者”的自弱意识也成为其自身发展的强大障碍。在这种意识下,大多数女性安于现状、参与感弱,自主意识差,进取意识不强,竞争意识和成就动机相对较弱,这种自设的羁绊让她们在进行职业规划时,更多的考虑到在个人生活和事业上寻找最佳平衡点,没有将自己定位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这种意识层就以“野心不大”、“自信心不够”的弱象方式表现出来。

(三)企业内部管理因素。企业管理的金字塔顶层依然稳固的属于男性职工,女性很难达到管理顶层。但是事实上,高层管理者全部是男性这种单一结构的管理效率远低于男女混合团队机制,我们注意到一些优秀的企业,女性高层管理者更多活跃在她们公司的高层管理中,相应的这些公司的财务状况则表现良好。但是在绝大多数企业内部,女性依然很少进入高管层次,如何打破这种单一结构的管理,实现管理多样化,让女性也能更多的发挥自身优势,“顶层”的态度至关重要,实现这种观念的转变从而打破传统单一观念,发挥女性独特的心里和性格优势以及能力,从而实现公司管理阶层的两性多样化发展。

三、解决建议

(一)政加强政策引导,扭转社会偏见。社会性别平等理论强调政府必须是实现性别平等并采取措施实现这一理念的责任主体,政府应该把性别问题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目前来说,国家干预机制对于女性升职仍有许多问题不容忽视。首先,在观念上,干预理念仍然还没有转到平等权利、平等机会责任的保障上;其次,干预手段单一且手段力度缺乏,法律、经济方面的配套措施很少;第三,干预层面还没有把把重点放在对整体发展决策的性别分析上,现阶段还主要是对象性的。

(二)加强立法控制,保障社会公平对待。今天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性别歧视问题日益突出,女性晋升难,女性获得公平的机会进入高级管理层困难重重,就连一些普通岗位也打出“只招男性”的招牌。女性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一半,对调整劳动就业结构,健全劳动力市场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构建现代女性职位升迁体制应该以消除性别歧视为重点,进而建立健全新型劳动力市场。同时确保女性平等晋升权不受侵犯,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女性平等职业升迁权利。

(三)加快经济转型,提升管理水平。当前许多行业发展迅速,这些对女性在职业发展时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和晋升机会。这就要求我们突破原本的思想偏见,真正的认知女性的能力和优点。同时,女性在选择其职业生涯时,应该避开一些性别选择性比较强的方向,并且在职业生涯初期就积极主动的从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而尽量避免安于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而从事这些辅助职位的工作,相对而言锻炼机会较少,不利于职业潜力和未来发展。事实证明,一般从事倾向于挑战性工作岗位的女性,其职位的升迁概率往往会比较大。

(四)转变自身观念,实现自我突破。目前来看,除了因为历史原因造就的偏见和歧视,还有很多一部分原因是女性自身。女性在社会角色中经历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更多,职业女性需要平衡工作和生活双重压力,这就要求职业女性要不断的客服自身的弱点和限制,在职场上发挥女性特有的优势,主动的将自身融入到社会大潮之中,不断的努力,从而使得自身的平等晋升等合法的权益得以保护。现代职场中,残酷的竞争充斥在企业的每个岗位,与时俱进,时刻充电保持自身职业竞争力才能立足长远,反之很快就会被淘汰。

四、总结

当社会发展,女性开始对自身价值定位,种种社会问题的暴露不断,这些都要求我们能够确实的去重视女性问题,放缓紧张的节奏,仔细聆听女性内心的呼唤,从心里尊重女性,客观公正地评价和衡量社会性别的不平等性,为女性创造一个合理公平的环境,让女性能够发挥自身优势,能够获得公平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的机会,在属于自己的半边天内尽情的发挥各自的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何佩群.性别视角下的发展理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04 期

[3]颜士梅.《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性别歧视问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12

[4]丁娟.开发女性政治参与的潜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进程[J],女性研究丛,2010

[5]师凤莲.社会性别视角下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探析[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288-01

作者简介:李建兵(1988-),男,汉族,山西省大同市人,单位:江西科技学院,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类。

猜你喜欢

性别差异
不同任务类型中性别差异对外语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性别差异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性别差异及解决策略
交际中的性别语言差异
家庭背景与教育获得的性别不平等
大学生“三生教育”的性别差异分析
影响我国女性高等教育的经济因素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对运动的影响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