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2016-11-28姚桂芳甘肃省庆阳市第三中学甘肃庆阳745000

人间 2016年10期
关键词:所学课外数学知识

姚桂芳(甘肃省庆阳市第三中学,甘肃 庆阳 745000)



谈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姚桂芳
(甘肃省庆阳市第三中学,甘肃 庆阳 745000)

高中数学作为现在高考的重要科目,是高中生必须认真学习的一门学科。有很多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成为该学科成绩的佼佼者。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永远的成功者,进入高中阶段,很多学生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特别是部分女生到了高中以后对数学思维方式的错位造成了成绩的下降。久而久之产生了对数学的冷漠。这种恶性循环的现象致使同学的数学成绩一落千丈。产生“惧怕”数学的现象,“惧怕”高中数学的现象目前是比较普遍的,也是高中数学老师最头痛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从学生的学习状态方面浅谈如下:

面对众多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对他们的学习状态进行了调查研究,造成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中数学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

1.主动性不足: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上课忙于记笔记,没有动脑,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2.学习方法不合理: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有很多问题没有弄明白,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抄作业,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自作聪明,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忽略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对上课老师讲的例题只知道听懂了、明白了,而不知道作为例题的变数的灵活性。不能够举一反三。

4.思维思路的不合理: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有的内容还是高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成绩自然会受到影响。

二、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首先是知识的差异: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容易、知识面狭窄。高中数学知识广泛,对初中数学知识推广和引申,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比如不等式、三角函数、立体几何的学习使许多初中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难题得以迎刃而解

2.学习方法的差异:初中数学量少知识面狭窄,要求的是学生在课堂能够把题目理解。而到了高中随着知识点的增加对学生不光是上课的认真听讲,模仿做题。同时更必须要求学生在课前课后都要认真学习,在不断的积累中增长知识。

3.思维习惯上的差异:初中学生由于学习数学知识的范围小,知识层次低,知识面狭窄,对实际问题的思维受到了局限,高中数学知识的多元化和广泛性。将会使学生全面、细致、深刻的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递进性。

三、加强学法指导,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

生的学习效率

1.建议准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1)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2)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在课堂上解决。(3)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4)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5)制作错题本,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出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7)系统小结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8)课外学习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学科竞赛与讲座,走访高年级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心得等.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

2.循序渐进,防止急躁。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高中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识、发现新知识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许多优秀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3.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习总结)是少不了的。

4.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多多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训练,多赏识你的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幸福感和成就感,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多与他们接触,了解学生从而及时解决困惑。这样学生才能和老师建立良性互动机制。

总之,如果学生能做到以上几点,教师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设置适宜的难度进行科学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每位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就会增强,数学成绩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267-01

猜你喜欢

所学课外数学知识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非所学
非所学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