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2016-11-28李文雯

人间 2016年1期
关键词:合作意识教学应用合作学习

李文雯

(河北省霸州市胜芳镇石沟联办小学,河北 廊坊 065701)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李文雯

(河北省霸州市胜芳镇石沟联办小学,河北 廊坊 065701)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依托学生自身特点,将其划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交流、探讨和学习活动,最终实现相互促进、相互进步的目的。教师应在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联系教学实际,着重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依照学生的具体表现和思想意识,开展适宜的教学活动,合理布置教学任务。

关键词:合作学习;合作意识;教学应用

合作学习是目前小学教学的新趋势,通过合作学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和合作精神。小学语文是个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不仅具有实用性,从中还可以学到人文素质,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这一方式,对于小学生的品德和学习来说都很重要。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历,谈谈对合作学习的一些探讨。

一、合作学习应用现状

合作学习是一种依托学生自身特点,将其划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交流、探讨和学习活动,最终实现相互促进、相互进步的目的。对于语文教学活动而言,合作学习的应用可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认知能力,并可改善师生关系,提升自主探究能力,提高语文学习自主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合作教学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因教师、学生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语文教学合作学习应用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在合作学习中,主要坚持教师的指导,经由自主发现和探究,最终完成教学任务。但实际上却存在学生内部交流存在障碍,各持己见,不愿意分享等问题,这严重制约了合作学习的应用。教师片面追求合作学习,忽略学生内部基础知识、认知能力等存在差距,使得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加重了成绩极端化形式。

(二)形式化十分严峻。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因教师自身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不足,使得合作学习形式化十分严峻。虽然,课堂教学氛围相对活跃,但是,学生积极性普遍不高,导致最终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一些成绩拔尖的学生因具备一定的基础,可有效完成课堂任务,进而课堂参与性较高。然而,学困生因基础薄弱,无法有效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使得合作学习相对形式化,最终适得其反。

(三)教师的指导力度不足。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指导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及时指导。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若忽略指导,片面关注结果,缺少对学生自身情况的考虑,无法精准掌控学习情况,最终可能会出现合作学习形式化局面。

二、合作学习的改进策略

(一)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的强化是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基本目标,若实现这一目标,单纯依赖传统教学手段是不够的。教师应在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联系教学实际,着重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依照学生的具体表现和思想意识,开展适宜的教学活动,合理布置教学任务,这既能增加学生的个人体验,还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改善同学关系,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与成长奠定基础。

(二)构建科学、规范的学习模式。合作学习可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可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学生大多活泼喜动,因此,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课堂规范的习惯。

1.合理分工组内成员。讨论并不是合作学习的唯一内容,还要求教师合理分工,选出小组代表、记录员等,通过合作学习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明确肩上的职责。对于小组代表,可采用轮换的形式,旨在通过此形式来从整体层面提升组织能力,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科学的分工除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可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学习一些课外知识,并可在小组内部组建良性的竞争体制,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2.养成踊跃探讨的习惯。合作学习离不开独立思考,学生自身不积极思考,在后续讨论环节便不能形成相对成熟的看法。因此,在开展合作学习前期,应为学生预留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为自由讨论奠定基础,开拓思维。同时,在课前还应鼓励学生积极预习,这有利于问题的剖析和理解。

另外,还应教会学生耐心倾听别人的想法,尊重别人的见解。同时,教师还应留心观察基础薄弱的环节,在发言环节,鼓励学困生主动发言,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降低成绩极端化程度。若组内成员出现争议,记录员可认真记录分歧观点,并在班级中共同讨论。

(三)适时指导。在语文教学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因学生的知识积累有限,思想认知尚不成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疑问,进而对学生产生困扰。针对这一问题,语文教师也应参与学生讨论,禁止一味的旁听,若学生出现疑问,教师应立即点拨,认真讲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若学生观点存在错误,教师则应适时指导,尽早将学生从弯路中引入正轨。

(四)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学生合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然后才能谈到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这样的个性,才能够打下走向社会从事独立工作或与别人合作的基础。这些个性有很多独立的成分,因此,要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或是一味追求求异思维,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方案,容易造成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要么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应用合作学习,不仅符合小学生自身发展特点,有利于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还可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改善教学质量。因此,语文教师应科学看待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养成合作探究的习惯,进而让学生真正学会语文知识,顺利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婷婷.浅谈在新课标下语文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J].新课程(小学).2010(03)

[2]卢子娟.浅析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考试周刊.2011(4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12-01

猜你喜欢

合作意识教学应用合作学习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措施探讨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