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2016-11-28牟丽娜

人间 2016年1期
关键词:课程整合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牟丽娜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高岭乡北高岭小学,河北 保定 072450)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牟丽娜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高岭乡北高岭小学,河北 保定 072450)

摘要:“课程整合”是改革基础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确立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整合小学语文学科并体现在信息技术中更显得突出,本文旨在探索小学语文学科整合信息技术的理论、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整合;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正确定位

(一)信息技术是小学语文教学实现素质教育的新手段。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注重于教师的传授,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改变了师生间的“教——学”的单线联系,真正把学生放到了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学生形成平等互助的关系。信息技术成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新手段。

(二)信息技术是可以用来优化的工具。

经过多媒体快捷奇妙的组合和网络超越时空的连接,小学语文教学的各种资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和别出心裁的搭配,小学生的各种感官被刺激而兴奋不已,这有利于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加大了课堂容量,延续了课外学习。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媒体和网络则可以有声有色、循环往复地将小学生带入到各种生活场景之中,使他们身临其境,具体感悟到语言文字所描摹的图景。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方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话用来强调亲身实践的重要性是毫无疑义的,但是面对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小学语文教师不可能,也不必要去重现历史的轨迹;多媒体和网络则可以给我们演示出人类文明的整个历史过程或任何已然片断,让小学生间接地而逼真地去认识、思考文本所要展示的人生状态和人生哲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优美的音乐电视、电视诗歌散文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来加以利用。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给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便利。

(三)信息技术是服务而不是取代。

小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质,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使小学生在积累过程之中受到思想、精神、人格、信念、审美等方面的渐染和熏陶。多媒体和网络给小学生积累文化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要使这些文化内化为小学生的一种人文素质,一定要有一个声情并茂的或“无声胜有声”的“悟”的过程,这是现代信息技术永远代替不了的;因为它终究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代替不了人的心灵交流和情感体验。所以看一节语文课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好的标准,是看它所用的声像等媒体恰到好处地展示了文本,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丰富的联想、产生强烈的共鸣。因此,明确小学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明确小学语文学科的独特之处、明确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可为和不可为的方面,对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极有意义。

(四)信息技术本身在成为一种“文化”。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较多地汇聚了人类已成定论的精粹文化,同时它并不拒绝具有强烈时代特色的各种新鲜文化。在网络环境下的社会生活变化已成为一种新颖的文化而被语文学科所吸纳,却又影响着语文教学。从浅层方面来看,许多有关现代信息技术的语汇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地运用开来,如硬件、软件、E-mail、QQ、网友等;从深层方面来看,语汇本身就是人们的思想言行的反映,且又不断的强化了人们的创新意识,推动了社会生活的更大发展,如言论阵地、信息传递速度、人们的交往途径的大大改变,创造了大批新的信息资源、文化资源,造就了新一代的教育对象和学习主体,这些全新的网络文化自然而然地渗进了具有时代敏感性的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这种特殊的利用和参与关系,使得现代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学科的整合更为便利。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适当应用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广泛地运用信息技术;但是,并不是用了网络和计算机就是整合。这里有一个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不同的小学语文教学情景相对应的关系问题,有一个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选择使用信息技术的问题。

(一)借助声音和图像,美化文本诵读。

小学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对于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要进行咀嚼鉴赏,高质量的诵读是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办法,比任何枯燥的空洞的分析解说要好得多。这时给文本配上合适的声音和图像会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诗化的教学境界,在这种境界之中,小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就会日渐提高。

(二)集合各种相关资料,帮助小学生理解研读文本。

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只有教师占有资料的统治局面,教师的资料可以凭借多媒体让小学生分享;小学生可以随时从网上获取一些相关的资料,如作家作品介绍,时代背景、写作情况,等等。不仅便利小学生知人论世,加宽加深对作家的认识、对作品的理解,而且便利小学生搞研究性的学习,还可以逐渐培养小学生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善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三)通过多种艺术的联想和转换,激活小学生的思维。

小学语文的主要凭借是文字,而文字是实际生活的反映,所以注意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将文字与具体的事物进行转换,更能显示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小学生的思维。如一种秋天的思绪,马致远用“枯藤老树昏鸦”等文字来表达;那么多媒体可用一支乐曲、一幅图画等来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动作小说家用文字来描绘;而多媒体可以直接地展现,这种多项的艺术联想与转换增设了教学情景,增添了教学效果。

(四)多向互联互动,加强合作交流。

交互性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多媒体和网络的使用,大大地拓展了小学生讨论与交流的渠道,使小组活动、班级活动更易组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为广泛和便捷,尤其是可以不受课堂时空的限制,通过网络与外班、与外校交流。这样,相互间的信息反馈也更为及时,便于教学的调控,便于互相促进,真正能够做到在交流中增进合作、在合作中加强交流。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2]禹飚.《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和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04-01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2.0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