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工作现状的研究

2016-11-28权娜娜

人间 2016年1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权娜娜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寺庄乡郭村小学,河北 保定 072450)



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工作现状的研究

权娜娜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寺庄乡郭村小学,河北 保定 072450)

摘要:小学体育课程教育作为基础课程教育内容之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无论是从体育教学的目的还是功能结构来看,将德育工作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是教学任务中的重点内容。本文通过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工作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重点提出了德育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德育教育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它既有教育形式、活动本身内蕴的隐性影响,又有学校非课程化的环境的影响。学校的环境有内环境和外环境之分,又有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之别。作为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之所谓成才首先要成人。那育人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的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作为一位体育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怎样实施和渗透德育教育,是每一位体育工作者共同探索的问题。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徒有其形。在全面实行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与家长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问题上已达成共识。但实际上,许多学校眼光短浅,认为素质教育不能保证学生取得优异成绩,为了确保学校的升学率,临近考试时,体育、艺术之类的课很可能被取消。小学体育只能在其他所谓的“重要学科”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长期以来,不少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的意义理解不深刻,他们认为体育课就是锻炼学生身体,只需教学生几个动作,使他们掌握一定体育知识就可以了。因此,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单纯地向学生教授基本动作知识,而忽视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把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的体育课变成了单纯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课。体育课已经退化为单纯的运动技能和知识学习的课,这种现状使人们对小学体育课的轻视和偏见心理进一步增加,使小学体育德育功能的发挥受到了进一步的影响。

(二)优势没有得到发挥。 在小学课程中,体育课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相对于其他科目而言,体育教学给予了教师更多带领学生从事户外活动、拉近了教师与学生距离的机会,这正是体育德育的优势所在。因为学生在进行锻炼时,受到环境因素影响,比较兴奋,在此种情况下,小学生极易受到感染,容易在一举一动中将个人品性展露无遗,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深入仔细观察并为日后的德育打好基础的良好契机。但是现在体育教学这一特有的德育优势,还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因此,我们教师应当充分挖掘体育教学的这一优势。

(三)学生缺乏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师在进行课堂内容讲解过程中形式过于死板,不能及时发现并利用生活中许多生动而又内涵丰富的德育内容,仅采用空洞的宣传教育,脱离小学生的思想实际,忽略了他们的感受,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德育在课堂教学作用的具体途径

(一)德育灌输。在教学过程的开始部分就存在很多进行德育灌输的好机会,如热身跑和热身操就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较强意识的集体荣誉感、高度的责任心、团队协作精神和个人审美观念和能力。认真抓好开始部分是灌输德育工作的一方面,同样也是成功完成一堂课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寓有很多明显的积极因素,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抓住、抓准时机对学生进行德育灌输。例如:接力跑、赛龙舟、连体跑、拔河等集体项目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团队协作精神;耐力项目练习中的“极点”现象,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的最好时机;体操练习和跳跃项目既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品德,又可增进学生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美德;健美操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陶冶其情操和提高审美能力。此外、体育基础知识教学和体育游戏教学也能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德育渗透。“无规矩不成方圆”,体育教学常规包含课堂纪律、考勤制度以及考核制度三个方面,体育教学常规的建立,是保证体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组织纪律教育,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适应和遵守教学常规,“在方圆中找自由”。例如,体育是一项集体活动,在授课之初,应该注重队列练习,要求学生心系集体,队列整齐,口号洪亮,精神抖擞。倘若其间有一个学生做错,就会影响整个集体的容貌和精神。这样,不仅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对于学生严格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意义重大。

(三)树立德育典范。之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至关重要,至始至终都起着示范作用,现在学生的效仿能力非常强,所以我们首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衣着整洁,在教学中,讲解清楚、重点明确、示范规范、优美大方。其次要做到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这样学生才对你产生信任感。再则,就是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做到“诲人不倦”,这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教育是极为重要的环节,所谓“身教胜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极为重要。

三、结束语

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时期。由于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和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是非观念模糊,对人对事缺乏明辨能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很大的模仿性,同时又有很大的可塑性,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影响,正如俗话说得:嫩枝易弯也易直。因此思想基础打得好坏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以至今后一生都有极大的影响,品德教育不仅对学生自身同时对社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品德教育必须从小学生抓起,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懂道理,会做人。

参考文献:

[1]王雪艳.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2.

[ 2 ]李应成.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与对策[ J ] .学园,2014,17:154-155.

[3]杨敏.民办学校小学生德育教育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4]胡荞丽.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5]陈国生.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8.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96-01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