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中学唱歌课教学 提高教学实效

2016-11-28宣梦慧

人间 2016年1期
关键词:实效审美音乐教育

宣梦慧

(杭州锦绣·育才中学附属小学,浙江 杭州 310014)



改进中学唱歌课教学 提高教学实效

宣梦慧

(杭州锦绣·育才中学附属小学,浙江 杭州 310014)

摘要:目前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占有很大的比重。其中,中学音乐课不但是普通中学必开的课程,而且又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它是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有效途径。而歌唱一直是音乐审美教育中最普及、最直接、最生动的艺术教学形式。因为歌唱是一种情感抒发的需要。那么如何上好中学唱歌课教学呢?通过以下内容来展开,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学唱歌课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音乐教育;兴趣;审美;实效

一、分析现状

(一)音乐课普遍不被重视。受中考压力,现在许多学校仍然把音乐当成“副科”来对待。由于中学教育科研的落后,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少学校仍然推行的是应试教育。所以,学校为了给学生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往往把音乐教学放在边缘地位,甚至把音乐教学当做纯粹的娱乐活动,以此来缓解其他学科的学习压力。在不受重视的同时,现在新一轮的教材难度偏大。

(二)受当今流行音乐的冲击。在教材难度偏大、课程设置较单一的背景下,我们又受到新一轮的冲击——通俗歌曲和摇滚音乐。很多学生对流行音乐十分喜欢,甚至还要求在课上欣赏这一类的内容。这些外在的因素对当代的中学生影响甚大。同样有些中学生认为音乐课就只是唱唱歌而已,对音乐教育缺乏系统的认识。此外,孩子们在唱歌方法上出现乱喊乱叫的现象,都是大声的唱歌曲,这种现象面对比方说在唱流行歌曲时,有些学生会问我,为什么这个音他能唱上去,而我却唱不上去。面对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现在的学生正处于变声期,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种乱喊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发声,从而保护嗓子。

(三)学生正处于变声期。保护中学生的嗓子、因为他们正处于变声期,所以利用好他们的嗓音是我们中学教师必须要做的事情。初中阶段他们正进入变声期,许多学生的歌声不如童声了,特别是男生很明显。比如:有时我路过走廊、教室门口会听到他们在课余时间哼唱流行歌曲,但是唱着唱着就出现了破音,这种情况已经影响到他们对整首歌曲的演绎质量。再比如:在音乐教唱课堂中,当他们听到别人悦耳的歌声时,不免会产生焦虑、自卑的情绪,因而在课上他们就不大愿意唱,或宁愿大家一起唱,以免显露自己的“不足”。此时学生表现的是:不爱动或不屑做,其实这些举动的背后,是他们的羞怯心理在“作怪”,并且有一定的普遍性。由于这种普遍性又在下一轮的识谱过程中体现出来。

二、制定教学目标

(一)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整学期的目标。在制定整学期目标时应该改变教师的教学态度,虽然音乐课不受重视、难度偏大、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使自己的教学手段方法得到更好的实施和运用,来改变这种外在的制约因素。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制定一份详细而又清晰的学期总体教学目标。这将对每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要明确地列出本学期的教学内容需几十个课时来完成。如:人音7年级下册整学期教学设计:总计19课时。

(二)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每个单元的目标。在单元教学中,我会让优秀的流行音乐进入课堂。优秀的流行歌曲对学生一样能起到思想教育作用,比起空洞的说教效果反而会更明显。例如《思念》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之间的真挚情感,我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同学间的友谊问题,把握男女同学交往尺度“自然”、“适度”。

(三)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每节课的课堂目标。初中阶段很多孩子已经处于变声期,应该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所以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导向,通过对学生心理特点的分析,然后把这些教学目标行之有效的制定出来,而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又是围绕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展开。如:在学唱歌曲《青藏高原》时,高亢嘹亮的唱腔,“呀啦索”给人们听觉上的美感,仿佛把学生带到纯净、圣洁的雪域高原,看到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长调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情期盼和无限眷恋,希望世界和平,人类安康。我先给学生范唱(考虑孩子处于变声期,所以我通过降调处理),因为熟悉,很快学生就和了进来,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三、合理设置教学环节

(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该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设计中要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是学生最讨要的环节,所以在环节设计中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去。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我们要强调情感的处理,根据音乐的艺术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二)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而“以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是新课标中的一个理念。

(三)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就谈不上愉快的学习,也就没有了学习效率。”所以我认为,要上好一堂唱歌课,应从学生的兴趣着手。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是非常愿意上音乐课的,原因并不是他们对音乐课本身感兴趣,而是因为音乐课这门学科不用考试,是一门比较轻松的科目。实际上,音乐课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更重要的是音乐课是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音乐课教学是关系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大事。在教学环节中,如果从学生兴趣来设计,那么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有利于唱歌课的有效教学。

(四)孩子正处于变声期,所以要注意嗓子的保护。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但是中学生变声期的问题也是不容忽略的。在挑选和演唱歌曲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合理安排设计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不能让学生过度的演唱歌曲,歌唱时应当慎重,教育孩子们不要大喊大叫,一般要注意轻声唱,适当降低音高,选择好听、上口、短小的歌曲,唱歌时间宜短。同时我们教师要教会孩子们利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说话、歌唱。提倡学生在一般情况下应该用中等或较轻的音量说话与歌唱,但是适当的时候,教师还是要指导学生用较强的音量来演唱,以使学生的发声器官得到合理的锻炼与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在这个时期要给学生讲解变声期及嗓音保护常识,引起学生们学会自己判断,自我调整,自我保护。

(五)运用“卡拉OK”形式,激发学生唱歌热情。由于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敏感期,所以在课堂上不可能像小学生一样积极参与,唱歌课是最难激起学生热情的。全班齐唱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单独起来演唱。怎么才能让他们爱唱歌,我想到了“卡拉OK”的形式。卡拉OK在演唱方式中有着突出的优点:可随意升降调,具有优美动听的伴奏音乐,可随时在轻松、自然中体会演唱的感觉。实践证明这种形式学生很喜欢,争先恐后抢话筒要歌唱,到后面是全班跟着“麦霸”一起唱,大家很投入。利用机器本身的打分功能,每唱完一个即时出分数,在对比中,同学们有了进步;在老师、同学的鼓励声中,学生们拥有了演唱所必须的第一步——勇气。

四、灵活运用课堂语言

有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造,我们还应该注重课堂语言的运用。音乐课堂因其艺术性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需要更精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如我在教唱《我是草原小牧民》一课时中,我的课堂语言运用是“草原的天空很明朗、空气很清鲜、小丘翠色欲流”学生听到这些语言首先对草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继而更想学习这首歌曲了。整一堂课教师与学生的全身心投入自然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作为音乐教师,除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认真钻研教材以外,还必须注重语言修养,追求课堂教学语言诉韵律美、直观美、意境美、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突出教学语言的韵律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的是对着人的心灵谈话的艺术”。歌唱中的音准、节奏、旋律、力度、速度等基本要求是应注重的,然而对歌曲的二度创作——挖掘演唱者对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则更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歌词的内容,进入歌词意境。教师采用朗诵的形式,浸润学生的心灵,朗诵歌词要注重情感的投入,语言的韵律、色彩的明暗、声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从而通过阴阳顿挫的韵律美感取悦于人,达到心灵的美化,情感的升华。有了韵律美,还应该注重形象美。

(二)注重教学语言的形象美。在歌唱中,许多学生五音不全,节奏不准,音的强弱不分,因而,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而在音乐唱歌课教学中,这往往是薄弱环节,学生也感到抽象难懂,兴趣索然。教师应借助语言的直观性,形象生动的启发引导。如讲音阶时,用板书,画成级高不等的阶梯形,醒目标出半音关系的音级,并说明音的阶梯与普通阶梯的区别,再强调音高的顺序排列及mi、fa、si、do间的半音关系,然后教师在琴上弹奏音阶,用这种直观的教学语言来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易于学生记忆。

(三)讲究教学语言的意境美。韵律美、形象美、意境美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法国的卢梭曾经说过:“除绝少例外,音乐家的艺术绝不在于对象的直接摹仿,而是在于能够使人们的心灵接近于(被描述的)对象存在本身所造成的意境。”在唱歌课教学中,讲究语言对意境的营造极为重要,从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各种场景,人物情感,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寻找音乐形象进入意境。通过这四个环节的设置,使我们中学音乐唱歌课教学达到很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郭,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邵淑俊,如何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中小学音乐杂志社,2004年第4期;

[3]狄文红,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搜吧,2009(12)

[4]黄伟平、黄士力,中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新策略.宁波出版社,2010;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91-02

猜你喜欢

实效审美音乐教育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