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扶贫精准度的思考

2016-11-28张云喜

人间 2016年1期
关键词:精准度扶贫提高

张云喜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县委党校,云南 昆明 652200)



提高扶贫精准度的思考

张云喜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县委党校,云南 昆明 652200)

摘要:近年来的扶贫工作开发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如果这些问题不加以认真研究和解决,就不能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务必会影响扶贫的效果,到2020年就难以彻底消除绝对贫困人口,实现全国人民同步全面小康的目标。因此,提高扶贫的精准度是当前乃至今后做好扶贫工作的主抓手。

关键词:提高;扶贫;精准度

2015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想方设法,把现实问题一件件解决,探索可复制的经验。汪洋副总理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明确要求:“要提高扶贫精准度”。他说:“扶贫就是要瞄准重点、精准制导、定点清除,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扶贫工作重心下移,把扶贫开发任务和措施逐项落到实处。”而当前,扶贫开发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这样务必会影响扶贫的效果,因此,提高扶贫的精准度是当前乃至今后做好扶贫工作的主抓手。

一、正确认识扶贫工作的难点,努力消除扶贫认识误区

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难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五难”,即:对象识别难、缩小差距难、规划落实难、产业培育难、资源整合难。如何解决扶贫工作中的“五难”问题,就需要我们找准扶贫工作的靶向性、目的性以及对象瞄准的精准性。可以从以下途径加以探索:一是找准扶贫对象,明确扶贫靶向,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一些贫困地区扶贫工作力量薄弱造成对象难以找准的问题,可以与民政部门的低保年度核查进行有机结合,利用民政部门基层工作力量,在进行年度核查时来解决扶贫对象找不准、靶向不明的问题,同时将扶贫信息系统进一步做实、做强。二是通过改“大水漫灌”的方式为“精确滴灌”的方式,抓好开发到村、扶贫到户工作,将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针尖上,切实起到引导和示范带头作用。三是针对扶贫过程中项目分开、资金分割、部门分权、领导分心的工作现状,要充分利用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协调能力,最大限度地整合各部门、各行业的扶贫帮困资金、资源,重点投入到贫困的乡、村,消除扶贫工作中“扶强不扶弱”的现象,减少贫困人口“被富裕”的情况。

同时,在争取领导重视和提高基层干部群众认识上下功夫,努力消除对扶贫工作的“五论”认识误区。目前,针对扶贫工作存在着“五论”认识误区,即:次中心论、无碍大局论、弹性任务论、施舍即可论、低保养活论,而这五种认识误区在一些贫困地区显得尤为明显。如何消除这些认识误区,要从两个层面下功夫:一是对上要多向领导汇报扶贫工作重要性、目标任务及当前形势,积极争取领导的高度重视,消除领导心中扶贫工作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次中心论和无碍大局论的思想观念。二是对下要多向基层干部群众宣传扶贫的政策、目的、要求及措施,让他们消除弹性任务、施舍这些认识误区。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要求,是一面旗帜、一项事业、一种责任、一个挑战、一种荣耀。

二、抓好精准扶贫干部能力提升培训

为切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必须按“全、活、实、严”的要求,开展精准扶贫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着力提升贫困地区干部人才引领发展、服务群众和开展农技推广的能力素质。

一是对象上注重“全”,确保全员覆盖。当地党委要高度重视,及早研究部署,制定《关于精准扶贫干部人才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把贫困村干部人才培训作为当前本地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工作来抓。组织部结合实际,制定培训方案,采取分级培训的做法,由党校对贫困村党组织书记、选派干部、帮扶干部和大学生村官进行集中培训,并派专人指导乡镇对村社干部和农村党员进行集中培训,确保培训覆盖到建档立卡贫困村的每一名干部人才。

二是方式上注重“活”,确保效果突出。采用专题讲座与学员讨论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身说法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切实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实用性。安排扶贫、农牧、林业、畜牧、商务、农技推广等部门单位的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登台讲课,组织参训学员到日光温室、养殖暖棚、特色林果示范园区(点)实地观摩,现场指导参训学员操作实习,学习掌握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建设和提质增效方面的技能,着力为学员拓宽视野思路,增强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乡镇由党校采取党校教师巡回授课和科级领导干部授课相结合的办法,突出“农村基层党建、特色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新农村建设、惠农政策落实和农村维稳工作”等内容,扎实开展培训,组织参训学员分组进行讨论,促进贫困区干部学思结合,提高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考力和贯彻落实力。

三是内容上注重“实”,确保贴近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向参训学员提前印发培训需求调查表,广泛征求贫困区干部群众关注的精准扶贫方面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和分析研究,据此,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学习内容,把各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要精神解读、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及相关知识、设施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生产管理、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等贫困村干部群众急需和实用的知识技能作为重点课程开展课堂讲解,切实增强培训的实效性。精心组织座谈讨论,财政、民政、农林、交通、扶贫等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专业技术干部与参训学员开展互动交流,现场为学员讲解政策、答复问题、解疑释惑,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四是管理上注重“严”,确保任务落实。组织部和党校安排专人全程跟班,加强管理,严格执行签到制、点名制、请销假制等培训制度,确保学习时间、人员、效果“三落实”;强化培训效果考评,要求学员在培训结束后,每人撰写提交学习心得体会,由党校整理后供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借鉴,并将培训情况纳入年度实绩考核,作为评先推优、评定等次的重要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俗话也常说,人穷最怕志短,扶贫必先扶志。要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坚定战胜贫穷、改变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要让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规划制定、扶贫项目建设、扶贫项目管理和监督的全过程,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民主权利,充分调动他们自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85-01

猜你喜欢

精准度扶贫提高
让党建活动更加有“味”——礼泉县增强“两新”党建精准度
把脉培训农民需求面 提高农业培训精准度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证监会“扶贫”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管仲“扶贫”
压力表计量检定及校准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