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盟人口老龄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6-11-28邵鑫

人间 2016年1期
关键词:计划生育养老保险

邵鑫

(甘肃政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欧盟人口老龄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邵鑫

(甘肃政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集政治和经济实体于一身的区域一体化组织。综观欧盟28个成员国(克罗地亚共和国于2013年7月1日加入),其人口数量和国土面积与我国一个省的人口数量和面积大体一致。在老龄政策方面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以着手研究这一课题。

关键词:欧盟老龄化;人口政策;养老保险;计划生育

一、欧盟国家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现状

欧盟统计局(Eurostat)发布的第三次人口报告调查表明,欧盟成员国中男性人均寿命为76.4岁,女性为82.4岁。其中,西、法、意、瑞(典)的男性人均寿命将近80岁,而女性则达到85岁。罗马尼亚、拉脱维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的男性的人均寿命为70 岁,女性为78岁。意、德两国的老龄化最严重,年龄中位数分别达到43.1岁和44.2岁。“最年轻的”爱尔兰年龄中位数也达到了34.3岁。可见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强,家庭结构也会越来越多样。

二、欧盟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相关政策

欧盟28国老龄化程度日益严峻,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在社会养老制度、老年人退休制度、老年人终身学习等方面,欧盟委员会都制定了相关政策。

(一)不断改革和健全社会养老制度。

欧盟的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指标、人口老龄化程度都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欧盟的养老政策也要相应的改变。以瑞士为例,19世纪末20世纪初,瑞士社会保障体系开始建立。早在1925年,瑞士就将养老保障写入了宪法。根据瑞士宪法,年满18岁的劳动者和20岁以上的公民无一例外的都必须向国家缴纳养老保险金。私人财产不足以支付的,也可以选择失业金或者救济金支付。按最新数据,一般人领取养老金可达到2000瑞士法郎。①

(二)实行弹性退休政策。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人口老龄化开始的早,弹性退休制度也较早建立,对老龄化的研究也更为深入,欧盟各成员国都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情况制定了符合国情的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了退休年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英、荷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逐步使男女退休年龄同步。

第二,普遍延长了退休年龄。欧盟各国一直沿用高福利的社会政策,人口寿命的增加无疑加大了各国的财政压力,最终社会体系会因不负重荷而崩溃,只有延长退休年龄才能减轻这种压力。

第三,激励、鼓励制度。欧盟很多国家已经根据公民差异制定了退休年龄的上限和下限,相应的退休年龄越大,给付的养老金也就越多。

以上三点可以看出,欧盟各国所做的是建立更加人性化和弹性化的退休制度。当然还需要有其他配套措施,比如企业年金制度、医疗保险的额外补充制度、高龄劳动者保护法令、老年劳动者反歧视法等,形成了一套不同于强制性退休制度的新型退休制度。

三、欧盟应对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的启示

根据我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13.4亿,虽然总人口并未快速增长,但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绝对数为1.79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87%,绝对数接近1.2亿。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养老、医疗等各个方面都会受到老龄化的影响,所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老年人口增长非常有必要。我国和欧盟老龄化的原因有所不同,但欧盟采取的老龄化政策我们可以借鉴。

(一)适时适当调整人口生育政策。

老龄化成为国家人口社会发展中需要认真科学妥当应对的一个挑战,我们国家这个挑战可能比发达国家更大。第一,我们的老龄人口的绝对数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近1.79亿,65岁及以上的将近1.2亿;第二是还在继续增加;第三,我们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的老龄化,有人叫“未富先老”。

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利有弊,特别是当妇女总和生育率长期明显低于妇女生育更替水平的时候,就会导致少儿人口、青年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的持续下降,以及随后总人口规模的持续下降。我国2015年出台的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能实现人口和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确保本世纪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最近一二十年并不能收到预期效果。

(二)改革和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要加快扩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截至2014年11月底,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合计达8.37亿人,其中职工参保3.38亿人,城乡居民参保4.99亿人,待遇领取2.26亿人。目前全国还有1亿多人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我国政府养老保险覆盖人群力争在2017年达到9亿人,到2020年达到10亿人左右,将覆盖率由目前的80%提高到95%。2015年进行了养老金“双轨制”改革,人们诟病养老金“双轨制”把已离开工作岗位的劳动者仍分为三六九等、体制内外有失公平。由此解读,养老金“并轨”当属破除等级观念、彰显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举。

(二)退休制度改革。

弹性退休制度是指允许劳动者在退休年龄、退休方式和退休收入方面具有某种弹性、较为灵活的退休制度。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1999年3月9日发布了《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实行的“一刀切”原则,是我国社会退休制度的普遍适用原则,要求不分行业、不分职位、统统将退休年龄定制在一个年龄段位上,这种制度体系存在很大的风险与弊端。基于这种情况,就应该不同职业执行不同的标准,适时的推行弹性退休政策。

2015年出台了新的退休年龄政策,退休年龄的延长,以此提高养老金给付门槛的确是随着人口预期寿命延长而出现的必然趋势。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则存在很大争议,此政策一定程度上能减缓老龄化态势,让更多的老年劳动者“发挥余热”,不会与社会脱节,但对青年就业机会及家庭养老等方面着实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我国现今还未实行弹性退休制,“一刀切”的政策着实不妥,相信在将来的社会实践中弹性退休制度会有所发展。

注解:

① 李仲生.欧盟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不足[J].西北人口,2010,(5):5-7

参考文献:

[1]李佳:欧盟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相关对策及启示.2011年4月

[2]王晓东:从“社会保障对接条例”到“开放性协调治理”——欧盟养老保险区域一体化经验及启示.现代经济探讨.2013(12)

[3]郭喜、白维军:开放性协调:欧盟养老保险一体化及启示.2013.04.21

[4]肖娟:中国与欧盟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比较研究.2012.4

作者简介:邵鑫(1992-),女,汉族,山东威海市人,法学硕士,单位:甘肃政法学院,研究方向:国际法。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78-01

猜你喜欢

计划生育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系列 宣传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问答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试论《蛙》中的民间文化
浅谈新时期计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
基层计划生育宣传工作计划与实施探讨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引发的问题研究
缴纳两份社保可同时享受两份养老金吗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