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负债融资问题研究

2016-11-28马静王晓莉

人间 2016年1期
关键词:建议措施产生原因

马静 王晓莉

(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企业负债融资问题研究

马静 王晓莉

(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的规模化发展,企业对资金需求量日益增加,负债融资成为企业的一种常见融资方式。负债融资使得许多企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但也同样给企业带来了问题和危机。

关键词:负债融资;产生原因;建议措施

一、负债融资的客观必然性

负债融资是工业化阶段一个最重要市场化资金积聚与集中方式。债市是资本市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简单的说,股权融资和负债融资的区别在于风险配置方式的不同。资本市场的参与者都可以理解的是,股权融资时作为社会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的财务风险小而出资人的风险大。当然,对出资人来说,股权融资的预期收益大而债权融资小。这个区别最清晰的显示出债权融资和债市发展的客观必要性。因为全社会主体的风险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也需要把不同的资产分配在不同的风险组合中。特别值得说明的是,在债券融资中,由于企业债信、债权期限、利率方式等多方面的不同,债市上交易品种的风险实际上也是千差万别的。例如国债和企业债、传统产业里的大企业与高科技技术领域的企业、普通债券与可转换债券、单一的企业债券与采用债券方式“打包上市”的银行债权之间的风险差别就很明显。长短国债的风险也有很大差别。正由此而来,负债融资方式和债市的发展为社会化、公众化、市场化的资源集中过程在风险最小的银行储蓄到风险最大的普通股票以至“创业版市场上的股票之间形成了一条连续的投资组合机会,使不同的投资者有充足的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品种以及优化自己的投资组合。

二、我国企业负债融资两种极端现象产生原因

(一)利率的变动。

利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资金成本的大小。宏观的经济政策也是其中的影响因素,当国家实行“双松”政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货币的供给量增加,贷款的利息率降低,企业此时举债,资金成本低,负债的经营风险降也随之降低;当国家实行“双紧”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货币供给量下降,货币贷款利息率提高,企业此时举债资本成本增加,企业所负担的经营成本提高,这样企业就要承担较大的风险。

(二)汇率变动。

企业倘若借入外币,可能会承担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当借入的外国货币在借款期间升值时,企业到期偿还本息的实际价值就要高于借入时的价值。相反当汇率发生反向变动时,可以使借款企业获得收益即由于借入外币的贬值,到期仍按借额归还本金,按原利率支付利息,从而使得实际归还本息的价值减少。

(三)负债结构。

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比例是否合理与企业财务利益和风险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规模结构角度分析,在财务杠杆作用下,当投资利润率高于利息率时,企业扩大负债规模,适当提高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率,就会增加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反之,在投资利润率低于利息率时,企业负债越多,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率越高,企业权益资本收益率就越低,严重时企业会发生亏损甚至破产。从期限结构的角度分析,债务的期限结构也会对债务风险产生影响,如果长短期债务比例不合理,还款期过于集中,就会使企业在债务到期日还债压力过大,资金周转不灵,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三、采取建议与意见

(一)合理利用资本结构的信号激励效应。

资本结构可以作为传递内部人私有信息的信号,企业管理层可以通过改变资本结构,来传递企业有关获利能力和风险的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的外部投资人可能会将较高的债务水平看作企业高质量或较好前景的信号。但这并不能说明企业负债越多越好,负债过高会给企业财务带来沉重的压力,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速度。

(二)企业应慎重考虑自身的资本结构。

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中,假若无形资产的比重较大,其破产成本较高。因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是难以变现并用以偿债的。所以,该类企业结构中的负债比率应相对降低,以保持较强的偿债能力。而对资产总额中无形资产比重较低的企业,由于其破产成本较低,企业可在其资本结构中保持较高的负债比率。

调整融资结构,加大债权融资比重通过向银行贷款间接筹集资金。在市场经济发展不太成熟的阶段,从银行贷款成为企业外源融资的最主要来源。因为从银行贷款,一方面可以顺利地筹集到资金,扩大生产,并且这种融资方式下的筹资成本较低;另一方面银行为企业提供贷款,要承担清偿风险和破产风险,银行考虑的是该企业经营产生的收益大小,在银行严格的监管和激励的约束下,只需要加强对贷款的审核,因此企业从银行贷款成为融资的一条捷径。

(三)企业应采用财务宽松政策,以保持适当的财务弹性。

一方面,企业在经营状况良好时,要积累一些现金储备,当企业出现意想不到的好的投资机会时,可立即进行投资;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作为债权人往往会限定企业的最大借款额度,企业在日常融资时要尽量保持一定的融资储备能力。这样在企业未来出现意外的较大的资金需求时,可以迅速筹集债务,以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四)注意股权稀释问题。

当企业资金出现瓶颈需要从外部融资时,若采用发行新股的方式,则新股东提供的新权益会降低老股东所有的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相应地,现有股东的控制权就有所削弱。所以,如果发行新股使股东自身缺乏安全感,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必须将资本结构控制权的影响考虑在内,而采用负债融资。

参考文献:

[1]李九妮.企业负债融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S2:30+47.

[2]何瑛,张大伟.管理者特质、负债融资与企业价值[J].会计研究,2015,08:65-72+97.

[3]田丹阳.企业负债融资的财务效应构建研究[J].中国商贸,2014,16:173-174.

[4]刘雪晶,娄鹤.我国企业负债融资问题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22:206+212.

[5]王廷杰,尚亚芳.中小企业负债融资的风险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5,13:159.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30-01

猜你喜欢

建议措施产生原因
因地制宜推进农机化新技术应用和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天门市汽车车险在理赔方面的探究
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模式、问题与对策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浅析企业劳资纠纷产生原因及化解对策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议阳光体育运动在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