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拳运动与老年人自我观念和生活满意感的关系探究①

2016-11-28潘燕湖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老年人

潘燕(湖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湖北黄石 435002)



太极拳运动与老年人自我观念和生活满意感的关系探究①

潘燕
(湖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湖北黄石 435002)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到来,空巢老人数量持续增加,老年人的整体生活质量与幸福感明显不足,并已经上升至社会问题方面,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当前,如何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生活满意度已经成为社会学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通过研究表明太极拳等群体性休闲运动对提升老年人自我观念与生活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太极拳运动 老年人 自我观念 生活满意感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间的必然趋势,受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因素影响中国的这一问题尤为严重。人发展到老年阶段由于身体机能开始退化,所以逐渐退出社会生产领域,生活与活动的范围减小,主要的接触人员集中在家庭成员。但是受生活压力或是其他原因的影响,家人并不能充分的为老年人提供全部的精神需求,从而大大地降低了他们的幸福感,相应地也就出现了众多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该文将针对太极拳运动与老年人的自我主观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进行探究,希望为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幸福感贡献力量。

1 相关概念简述

1.1 自我观念

自我观念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观念,具体的定义形式有很多种。该文将依据众多观念中的相同点进行总结,以此来帮助人们对自我观念有较为清楚的认识。自我认知是社会认知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的认知对象就是社会主体与社会客体两方面[1]。并且自我观念所包含的内容一定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东西,每个个体之间自我观念的意识模型尽管相同,但是所承载的具体内容是千差万别的。

1.2 生活满意感

生活满意度从字面意思就能获得一定的理解,就是在社会生活与活动中人们获得精神上的满意程度,具体指的就是个人对自身的生活经历与质量的满意程度。生活满意度也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它是一个较为抽象的研究概念,所以其表现形式往往不稳定。在以往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心理学家经常通过个体的社会关系、自我观念以及家庭收入和教育程度等等指标进行生活满意度的调查。

2 太极拳运动与老年人自我观念和生活满意感的关系探究

2.1 自我观念研究方案

该文以100名,年龄段在60~80岁之间,男女比例为1∶1的老人群体展开问卷调查研究,借此来为太极拳运动与老年人自我观念的关系提供一定数据基础。分别对50名坚持太极运动的老年人与50名不参加太极拳一类的群体性休闲运动的老人开展调查,将其对自我的总体看法缺点或是优点,自我身体情况健康情况、外貌特征以及道德价值,自我家庭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人际交往中的价值,自我对自身的接受程度等自我观念的基本指标作为基本考察问题。

2.2 太极拳运动与老年人自我观念的关系

太极拳是一种全身运动,老年人通过太极拳的学习能够有效训练身体各项机能,提升身体健康程度。与此同时,太极拳具有特殊的运动特征,基本动作较为柔且招式简单、速度缓慢,比较符合老年人身体特征。并且运动量的大小也能够依据每个个体的不同情况做出适当的调节,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身体情况以及不同性别之间的锻炼需求[2]。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太极拳还是一种群体性的休闲活动,能够有效地扩大老年人的社会接触范围,从而一定程度上消除孤独感,提升自我观念。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参加太极拳一类的休闲性群体运动的老年人自我观念明显要较不参加群体的高,能够清楚的对自我价值做出判定,并且判定的指标要面向较高。通过参加太极拳运动可以有效激发老年人的生活兴趣,增加其精神愉悦感与心理满足感。而同样老年人的精神满足感提升也会促使其积极参与到太极运动中,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太极拳运动具有良好的运动效益,能够有效地促进老年人对自我表现的追求程度,他们希望通过群体性的活动获得他人的认可与赞同,从而提升其自我观念中的自我满足感。太极拳运动为老年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交环境,以锻炼身体作为基础,吸引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能够有效地解决老年人的心理孤独感,从而获得心理、生理以及社交方面的满足感。

将调查结果同现有理论相结合研究发现,太极拳运动能够有效地提升老年人的自我观念。在运动过程中会随着运动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精神愉悦感的提升,促使老年人不断地参与到运动中,从而不断提升其健康水平与心理归属感。与此同时,运动过程中与同伴的接触,会使老年人获得心理上的自尊感与来自他人的认同感,使自我观念认识程度与感知深度随之提升。

2.3 生活满意度研究方法

为确保研究数据的准确性,该文再次选取100名,年龄在60~80岁之间,男女比例在1∶1的老年人群体开展问卷的调查,借此为太极拳运动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关系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分别对50参与太极拳锻炼与50名不参与太极拳运动的老年人全体进行问卷调查,对其生活满意程度进行分析。在调查过程中分别将老人的年龄、性别、婚姻情况、退休之后的收入、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组成情况以及社会关系与人格特质等生活满意度重要指标作为主要的考察问题。

2.4 太极拳运动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关系

太极拳运动是一种静态运动方式,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求运动者要达到一种松静自然的状态,从而使大脑皮层中的一部分可以自行进入一种抑制性保护状态得到良好地休息,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并且太极拳锻炼注重的是用意不用力,老年人身体机能处于退化阶段,极易由于受力不当而造成肌肉或是关节的损伤,而该项运动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3]。与此同时,太极拳运动还能够对人的情绪产生一种活跃作用,使大脑不断被调节,改善大脑功能,从而有助于消除神经性紊乱引起的一系列心脑方面的慢性病,对老年人增强体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查发现,太极拳运动在老年人对生活满意程度判定的过程中具有正向显著作用,参与运动的老年群体明显生活满意程度要高。从此处可以看出,老年人参与太极拳运动的程度越深,其幸福感越高,生活满意程度越高。与此同时,生活满意度高的老年人也更加愿意参与到太极拳一类的群体休闲性活动中,从而获得幸福感的不断提升。因此,太极拳运动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关系为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彼此之间相互促进。老年人全身心的投入到太极拳运动中,能够有效获得在运动中的自我表现感,并体验到太极运动的吸引力与中心性所属价值,而这种心情状态的形成就是生活满意度提升的表现。

将调查结果与相关文献结合发现,太极拳运动开展的动机是老年人参与运动的基本前提。但是实际的运动动机与运动涉入程度之间的关系并不对等,当老年人持续深入的参与到太极运动中去,便会获得更高的休闲知觉自由性,从而体验到更好地生活体验,生活满意程度也就越高。通过不断地参与太极拳运动,老年人会将这项运动逐渐变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情,从而会持续稳定的参与到运动活动中去。同时,在运动的过程中,老年人也会潜移默化的感知到运动所带来的精神愉悦感,从而在社交、健康以及自我肯定等层面得到提升,使生活满意度指标也随之提升。

3 结语

综上所述,太极拳运动与老年人的自我观念与生活满意度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通过参与太极拳运动老年人可以获得生理与心理上的双重满足,从而极大地提升其自我观念判定能力与生活满意程度。同时,拥有一定自我观念意识与生活满意度较高的老年人,也更加愿意参与到太极拳运动中,从而获得更高程度的满足。

参考文献

[1]黄豪.太极拳“五功六法”应用于早期帕金森病辅助治疗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柯易.武汉市中老年人习练太极拳现状调查与分析[D].武汉体育学院,2008.

[3]高蕾.长期进行太极拳锻炼对上海市普陀区老年人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基金项目:①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2015年度院管课题(编号:WSH2015Q0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3.117

中图分类号:G8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1(c)-0117-02

猜你喜欢

老年人
老年人防噎食,应注意以下要点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老年人饮食越清淡越好?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应警惕“人生最后一次跌倒”
直面老年人声音嘶哑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小”——怎么帮他们走出出门“第一公里”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