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背向滑步推铅球易犯错误及对策

2016-11-28蔡存业江苏省镇江市新区大港中学江苏镇江212132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中学生对策

蔡存业(江苏省镇江市新区大港中学 江苏镇江 212132)



中学生背向滑步推铅球易犯错误及对策

蔡存业
(江苏省镇江市新区大港中学 江苏镇江 212132)

摘 要:中学体育教学中,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方法对于初学者而言难度较大,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错误,因此,对于教师而言,需要针对易犯错误进行总结分析,以指导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掌握相应的技术方法。基于此,该文在阐述背向滑步技术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背向滑步推铅球易犯错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生 背向滑步推铅球 易犯错误 对策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实现田径类群众体育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对于中学体育教学而言,在新时期下,实现田径投掷类教学课程的高效开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够为培养田径类人才奠定基础。而在背向滑步推铅球教学中,对于中学生而言难度较大,错误动作频发,致使相应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实现对相应易犯错误的分析并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背向滑步技术综述

背向滑步技术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该文介绍其中一种:快速滑步。针对这一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相应技术要点至关重要,而推铅球技术的基础是速度与力量,其中速度又起到了基础性决定作用。因此,这就需要掌握快速滑步技术,以加快移动速度与初速度,进而提升出手速度。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滑步加速度训练时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第一,片面强调加速的获取,进而致使在实际摆腿蹬步的过程中动作不到位,相应滑步距离随之减小;第二,片面强调滑步距离的延长,致使蹬收动作难以迅速收回,进而使得加速减缓。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这一教学内容的重点在于最后用力与滑步如何实现有机结合上,因此,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关键在于明确用力的顺序,同时要掌握好用力的速度,强调要实现连续用力,同时要确保用力的方向是正确的。其中主要的问题是滑步过程中出现停顿的现象,致使加速度出现的时机不当,过早或是过晚都使得难以实现应有作用的发挥;同时,滑步位置出现偏差,致使滑步技术整体上的作用难以实现。

2 中学生背向滑步推铅球易犯错误分析

对于中学生而言,在背向滑步推铅球教学中,初学期间学习的难度极大,因此,在中学生进行该项训练的过程中,针对相应的技术动作,很容易发生错误。较为容易发生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如下几项上。

第一,在滑步环节上,主要易犯错误为:错误一:在团身的过程中,上体前屈的程度不足;错误二:在做出上体抬起这一动作的过程中,左右肩摆动动作不规范;错误三:在蹬摆的过程中,相应幅度过小,相应滑步的距离不足;错误四:在结束滑步动作以后,臀部后坐时的重心落位不对。

第二,在最后用力阶段。错误一:右脚蹬地转髋这一动作下相应的方法不规范;错误二:左侧支撑过程中,相应的用力不足;错误三:在推出铅球时,相应手指与手腕的力道不足;错误四:同样是在推出铅球的过程中,相应肘部的位置不标准,因肘部出现下落的情况,致使抛球现象发生。各种错误发生的原因如下所述。

错误一发生的原因为:在实际学习与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对这一动作技术的理解不到位,在完成滑步这一动作之后,学生右脚落实的方向出现偏差,同时,相应发力部位力量不足,加上自身的协调能力偏弱。错误二发生的原因为:学生对该技术的练习不到位,技术动作生疏,在右肩的打开上时间拿捏不准,左脚在落地的过程中也并未实现内扣的形成,此外,在踝关节等发力部位上的用力不均。错误三发生的原因为:主要是肘部位置不对,在持球的过程中有些学生的肘部放置就偏低,进而致使在滑步的过程中就会发生掉肘的问题,此外,在抛球时头部过早转向投掷方向,进而发生这一技术上的错误。错误四发生的原因为:手指手腕力量不足,或是对该部位发力的重要性认识缺乏,还有部分学生因为铅球本身过重,不敢用手指手腕发力。

3 有效解决中学生背向滑步推铅球易犯错误的对策

铅球作为田径竞技类体育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中学阶段的教学中,为了确保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这一运动的技术要点,以在提高该项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实现相应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针对背向滑步推铅球这一教学内容,为了实现对易犯错误问题的有效解决,以确保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应的技术方法,就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3.1 滑步环节上解决易犯错误的有效对策

第一,针对团身时上体前屈不够这一易犯错误,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要针对这一动作的技术要领进行全面且深入地讲解与示范,并要确保学生明确这一动作的重要性,同时,要实现反复练习,并以器械负重训练来强化学生腿部肌肉的力量。第二,针对错误二中左右肩臂摆动不规范的问题,结合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强化滑步练习,确保身体前屈动作落实到位的同时,在滑步上体抬起的过程中,实现左腿的迅速落地,并要保证上体姿势处于不变的状态中,进而规避这一问题的发生。第三,在实际训练的

成就某件事情,不管是学习还是活动,有时不只是凭借兴趣爱好就可以取得成功的,当兴趣爱好不能支撑你去主动做这件事时,要么就需要政策约束,要么就通过评价和考核来督促。气排球是一项集健身、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增进人际交往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对在学生被电子产品占据了绝大多数课余时间后的中小学开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但是要想让所有的学生放下手中的电子游戏机,积极参与气排球运动实属不易,所以主管部门要将参与气排球运动的成绩纳入升学考试或每学年的评优科目中去,并适当地提高权重,在督促其学习的同时培养兴趣,最终达到推广和普及的目的。

3 结语

(1)气排球质地柔软,球体大,飞行速度慢,击球没有明显的疼痛感,其比赛趣味性强,适合在中小学开展。

(2)中小学气排球开展现状不容乐观,所调查的24所中小学中,有气排球这项器材的学校占调查学校总数的33.3%,有专用场地的12.5%,体育课开展气排球的20.1%,而且,气排球的开展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但是调查对象中绝大多数人非常喜欢气排球运动,这对我们进一步推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3)中小学推广气排球运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应充分发掘气排球运动的文化魅力。其二,要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气排球技能的培训。其三,大力开展不同级别的气排球游戏或比赛,用科学研究促进气排球运动的发展。最后,主管部门要通过评价来督促气排球运动在中小学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贺毅.论气排球运动的健身价值及其推广[J].体育科技,2011 (2):12-13.

[2]刘永祥,郑华伟.我国气排球运动社会化进程中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8-9.

[3]贺毅.论气排球运动的健身价值及其推广[J].体育科技,2012 (2):16-17.

[4]蔡志源.我国创新的气排球与项目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6):36-37.

[5]吴智富.浅谈气排球运动的价值[J].卫生职业教育,2008(17): 45.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3.058

中图分类号:G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1(c)-0058-02

猜你喜欢

中学生对策
土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问题与处理对策
地基基础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