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改革发展的途径探索①

2016-11-28张宏伟汪键沈雪王小艳郑欣陆美琳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8期
关键词:课外改革体育

张宏伟 汪键 沈雪 王小艳 郑欣 陆美琳

(南京审计大学体育教学部 江苏南京 211815)

推进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改革发展的途径探索①

张宏伟 汪键 沈雪 王小艳 郑欣 陆美琳

(南京审计大学体育教学部 江苏南京 211815)

近些年来,我国各大高校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体育教育,积极推进课外体育活动,使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现通过分析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特点,研究推进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来进一步完善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 改革 发展途径

1 分析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

1.1 项目多元化,选择性较高

当前,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尝试新鲜事物,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也不例外。高校的体育设施比较完备,功能也更加齐全,除了有羽毛球、篮球以及足球等球类项目,还有武术、健美体操等体育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来挑选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这样多元化的体育项目可以满足学生多层次的体育运动需求,使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1.2 组织形式自主性、多样性

高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大多是由学生自主组织起来的,从中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组织能力,而且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比较灵活,规模大小和场地没有具体的要求,学生可以自愿参与其中,自主选择喜爱的项目进行自我练习和锻炼,一般的课外体育活动对参赛人员的要求较少,大多是鼓励和吸引有共同体育爱好的同学积极参加,最终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体育团体,使学生可以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娱乐活动。

2 分析推进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强身健体

高校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是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表现,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体育兴趣,使学生可以自发、自觉地锻炼身体,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使学生可以强身健体,满足大学生身体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未来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有利于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课外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也有利于从中可以舒缓紧张的学习压力,陶冶情操,充实自身的精神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一直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自己的校园生活更加生动充实。

2.3 有利于增强学校的体育教育

通过进一步推进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改革发展,让学校更加重视对学生的体育教育工作,以此提高高校的体育教育水平,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使学生将学校的体育文化发扬光大。

3 分析现阶段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3.1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为了顺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也在积极推进课外体育活动的改革发展,使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相较以往有很大程度的进步。但是,我国仍有一部分高校没有认识到加强课外体育活动对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使这些学校不够重视体育工作,对体育工作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力度较小。另外,我国高校的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认识不清,大部分学生更偏向于为体育考试做准备,很少学生是出于自身爱好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还有,大部分的高校学生由于课业紧张,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较少,频率较低,并且随着年级升高参与的人数越少。此外,学生参与的体育项目较为单一,一般以球类项目为主,体现了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3.2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3.2.1 活动场地较少,体育器材不完善

当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体育场地设备条件比较滞后,场地面积较小,开放的时间也比较少,难以给学生提供空间和时间上的有利条件。另外,学校在体育工作方面投资较少,使学校的体育设备比较老旧,而且设备也不够齐全,使学生可供选择的体育项目较少,不能满足学生锻炼身体的需求,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2.2 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指导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缺乏专业科学的管理和指导,使学生的体育能力较差,这也是阻碍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改革发展的一大问题。课外体育活动大多是由教师和学生组织起来的,鼓励学生自愿积极参加,使学生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中比较随意,不受约束,让课外体育活动项目难以形成一个比较固定的运动团体。另外,学生在参加团体项目中,有部分教师的体育技能较差,并没有根据学生自身身体状况以及其他因素,来给予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管理,导致最终的体育项目学习效果较差。

3.2.3 学生学习时间比较紧张,课外活动时间较少

学校领导为了保障文化教育的发展,给学生安排的日常教学时间较满,而安排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较少,使学生的专业学习比较紧张,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再加上学校在课外体育活动方面的制度不完善,工作比较随意化,工作长期无人负责,课外体育活动也是学生自愿参加和退出的,对学生的约束力较小,使学生也不够重视课外体育活动。

3.2.4 学生加强身体锻炼的意识较差

在我国应试教育环境下,我国不管是中小学校,还是高等学校,对待学生的体育课教学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比较忽视对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从而使学生也不够重视提高自身的体育能力,学生缺乏学习体育活动的兴趣,对加强身体锻炼的意识较差,导致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4 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推进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改革发展

4.1 提高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加大对体育工作的投入

高校要认识到推进课外体育活动改革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并且加大对体育教育的资金和人力支持。首先,高校应该把加强体育工作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制定更加完善的体育制度,增加体育课时,安排体育水平较高的教师进行教学,保证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另外,学生要给学生提供较好的课外体育活动场地,例如周六日开放体育馆等。还有,学校要加大对体育设备的资金投入,更换比较落后的体育设备,增加多样化的体育设备,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爱好来选择体育项目。

4.2 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管理和指导

高校体育教师是推进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因此,体育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体育能力。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为学校在推进课外体育活动改革发展中献计献策,主动解决一些问题。另外,体育教师要努力争取和依靠学校领导的支持,获得充足的体育活动经费,这样才能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组织更多的课外体育活动,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另外,教师要学会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及时开发体育传媒,拓宽健身教育的渠道。教师应该通过图书、杂志以及多媒体等方式来向学生讲述课外体育活动的优点,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宣传,使更多的学生产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并加入其中,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体育技能,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改革发展。

4.3 开发课外体育资源,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形式

高校要积极推动课外体育活动,就要在保障体育课程功能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兴趣爱好,开发课外体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形式,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来自由选择适合的项目进行训练。大部分高校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中都会保留一些足球、篮球等球类项目,除此之外,高校也要根据时代变化适时增加攀岩、独轮车等新兴的体育活动项目,使课外体育活动可以迈出学校,迈向大自然,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热情去参加这些项目,以此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另外,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使课外体育活动不仅能发挥锻炼学生身体的功能,还能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体育活动,也能使学生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中加强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集体精神。

4.4 建立合理的课外体育活动效果评价制度

高校推进的课外体育活动相较于课堂体育教学还是有一些不同之处的。其中课堂体育教学还会在课程结束之后,对学生的体育技能学习情况进行考试和评价,而课外体育活动相较而言就比较轻松、灵活、开放,没有考试压力,但这样也会使一些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中难以集中精力,认真学习体育知识,最终导致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较差。因此,高校在推进课外体育活动改革发展中,要建立合理的活动效果评价机制,加强对学生的约束,使学生提高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这样才能使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对待课外体育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5 结语

现阶段,我国高校在积极推进课外体育活动的改革发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利于发展学校的体育文化。根据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多元化、组织形式自主性、学生可以自愿参与和自由组合的特点,并且了解到当前高校在推进课外体育活动改革中存在学校领导对其重视程度较小、提供的活动场地较少、体育器材不完善,并且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指导、学生学习时间比较紧张、课外活动时间较少以及学生加强身体锻炼的意识较差等问题,就要通过加大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资金和人力投入,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且开发课外体育资源,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形式,还要建立合理的课外体育活动效果评价制度等措施,以此进一步推进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改革发展,增强学校的体育教育。

[1]季克异.树立健康第一思想 深化体育课程改革[J].中国学校体育,1999(5):1.

[2]黄汉升,陈俊钦,梅雪雄,等.面向21世纪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研究[J].体育学刊,1997(3):69-72.

[3]张外安.大学体育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李越苹.对在体育教育改革中实现体育愉悦性的探讨[J].浙江体育科学,1999,21(3):10-12.

[5]陈浩庆.试论现阶段高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16.

G807.4

A

2095-2813(2016)10(a)-008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8.083

①南审书院制体育俱乐部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6JG028。

猜你喜欢

课外改革体育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我们的“体育梦”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取经之路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