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训赛”三位一体的武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

2016-11-28郭健平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8期
关键词:文理学院教训武术

郭健平

(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重庆 402160)

“教训赛”三位一体的武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

郭健平

(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重庆 402160)

武术作为中华国粹与最为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已经在我国教育体系之中存在近百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武术在学校的传播十分重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武术已经成为从初级教育到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并在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武术课程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改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重点是要转变思路,与社会人才需求结合。重庆文理学院在“教训赛”三位一体模式下进行武术课程教学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教训赛 武术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是一门课程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教学质量和有效性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方法和实施手段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所以研究武术课程改革,对于武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1 关于武术课程的“教训赛”

武术课程中的“教训赛”就是以教学为基础,训练为强化教学的过程,比赛是检验前两者的重要手段。

2 “教训赛”三位一体的武术课程教学改革

2.1 确立比赛目标

根据学生现有的武术水平,合理制定学生将要参加武术比赛的级别,从而制定教学与训练的计划。比赛目标的确立,可以使学生产生对于比赛成绩、荣誉的追求,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教学之中。

2.2 以训促教的过程强化

在武术课程中,虽然教学是主导,但是没有大运动量的训练过程,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教训赛”三位一体的武术课程改革中要强调训练的重要性。

2.3 赛后的教学反思

通过武术的运动竞赛,来检验教学及训练效果,所以武术比赛的结果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教师及其学生对于比赛结果进行很好的反思,从而制定下一步的教学与训练计划。

3 重庆文理学院武术专选班的实践探索

3.1 “教训赛”三位一体模式的实施

3.1.1 在教学计划上,将武术课程教学与武术比赛统一起来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将武术比赛项目和竞赛的技能要求融合在一起,保证校内比赛和校外比赛在时间相衔接,比赛项目和平时教学内容相匹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参加武术比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教师将教学与比赛统一起来,学生在比赛中提高武术综合应用能力。一方面组织参加重庆市的竞赛,如重庆市大学生武术比赛、重庆市传统武术精英赛、重庆市太极拳比赛等,这些由政府或者武术管理中心组织的专业性较强的竞赛,具有较高的社会及专业认同度,能充分展示出学生运用武术进行“以武会友”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组织选拔优秀的学生参加全国武术比赛,如全国传统武术比赛,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等。通过制定详尽的教学计划,避免了教学和比赛的脱节,又能为武术比赛选拔好了优秀队员,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3.1.2 在教学内容方面,强调实用性

2011年国务院关于《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中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传统武术,太极拳(剑)等;组织举办全面健身运动会;传承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因此,各类的武术相关的工作也要求学生在工作环境中体现出更强的综合应用能力。而要从内容选择上看,现在执行的大纲,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是否能适应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要。这就要求重新整合以前的教学内容,把具体与武术课程相关的内容引入到武术教学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武术课程学习与未来职业的关联性。

3.1.3 课程的考核方式方面,注重学生能力考核

武术课是体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主要以实践课为主。考核应该以知识、技能及综合能力等方面为主。从思想上改变,从强调结果的考核变为强调过程的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的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考勤、作业、组织比赛、学生参加比赛的成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要素。

3.1.4 课外实践方面,积极拓展实践平台

一方面,以学校学生社团为依托,大力发展武术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训练。以高年级学生为主力,教授初学者基本知识、技能,能激发高年级学生自主完善知识结构,促进技能提高,以及教学能力得以加强。另一方面,以学校为依托,与地方中小学加强联系,该校为其提供大量的师资力量,地方中小学为该校提供交流展示的教学平台。定期派出优秀的武术队员去教授武术课,指导训练、组织比赛、编排武术类的文体活动、团体操表演等,学生所学武术的知识得以与实践结合起来,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丰富多样,也为武术的传播起了传承作用。同时,该校的队员也得以实践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以武术协会组织为依托,派学生多与社会的民间组织接触,参与社会指导。

3.2 “教训赛”三位一体模式对武术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3.2.1 调整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

社会岗位的需求与学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一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就业时才有更大的社会竞争力,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武术门派众多,套路风格各异,通过赛事平台进行竞技切磋与交流,了解更多的传统武术知识,学习不同类别的套路。同时还能了解行业最新的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反馈信息至教学活动中,进行武术课程的改革。

3.2.2 转变教学思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训赛”模式实施中,武术课程教改从教学内容由“技能传习”变为“文化传承”;由关注课程进度向关注教学过程转变。教学过程中改变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以学生为中心,组建团队合作学习,充分发动学生的自主能力,探讨式的集体创编出不同风格的套路,激发学生对武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辅导,发现创编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

3.2.3 以赛事为平台,体现学生自我价值

武术比赛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平时课堂学习和课后训练,其动作技术是否掌握,在同行中是否得到认可,武术比赛的赛场就是一个最好的展示时机和场所。一方面,通过竞赛获得荣誉会促进学生自我肯定,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心理上的变化比较大,通过比赛培养赛场上不放弃的竞争意识及抗压、减压的能力,有利于提升未来个人职业心理承受力。另一方面,在参与赛事过程中,团队成员间相互学习,相互鼓励,让学生彼此之间感情得以升华,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利于未来职业发展。

4 结语

武术课程教学改革以教师学生作为共同主体,精心“教” 与“学”,对于武术项目课程进行深度、细致地教学,做到学习与理解,达到教学的目的。“训”是在“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在大强度的技术强化中,加入了带有专业性的运动训练内容,使学生专业技能得到质的提高。“赛”通过各类的体育竞赛来检验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践性,让学生通过比赛来突显“教”与“训”的效果。“教训赛”三位一体模式下将武术课程教学、训练、竞赛与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因此武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康晨冉.从教学改革和教学资源审视呼和浩特市普通高校乒乓球课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2]张娟娟,李少芹.高职公共英语“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利弊分析[J].机械职业教育,2015(9):33-35.

[3]肖海慧,邓凯.“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3(16):154-155.

[4]张雅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时空,2014(10):62-63.

G852

A

2095-2813(2016)10(a)-000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8.003

猜你喜欢

文理学院教训武术
中华武术
宝鸡文理学院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作品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经济学家还需汲取的教训
小麻雀的教训
TheEffectsofSemanticsinEnglishLearning
A case study of the language policies in Hubei province, China, 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place of English
养鹅失误失败教训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