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环境构建策略探析①

2016-11-28罗刚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8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环境体育

罗刚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体育学院 贵州毕节 551700)

高校体育环境构建策略探析①

罗刚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体育学院 贵州毕节 551700)

随着新时期大学体育教育事业不断地创新与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校将体育教学的焦点放在体育环境构建上。在高校中构建良好的体育环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同时还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升体育教学的品质。该文首先概述了高校体育环境的定义及其组成要素;其次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环境的现状;最后针对高校体育环境构建的原则,提出几项建设和优化高校体育环境的策略,以期为高校体育教育事业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高校体育 环境构建 策略探析

高校体育环境是体育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新时代体育教育理论研究的主要研究课题。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依托于环境展开的,教学环境的好与坏可以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品质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因此加强高校体育环境构建并对其进行有效优化,对于体育教学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对体育环境有一个正确、全面的了解,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为构建完善高校体育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1 高校体育环境的定义及组成要素

1.1 定义

环境是指在某些事物周围的,对这些事物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客观存在的事物。通常来讲,是指围绕在人们生活、生产、工作、学习的事物以及气氛,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分。高校体育环境是指与体育这种实际形式相关的客观存在事物。体育环境是体育活动展开的重要因素,不仅可以提升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品质,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效率。

1.2 组成要素

1.2.1 高校体育环境的物理要素

高校体育环境的物理要素是指高校中多种多样的实际存在环境,是静态的、有具体形态的,主要有体育场地和设施器材、体育的自然环境、体育相关的信息以及队形和队列等。

1.2.2 高校体育环境的心理要素

高校体育环境的心理要素是进行体育教学中没有具体形态的、相对灵活的软环境,主要有班级里的体育教学风气和校园里的体育教育风气、体育课堂的常用规则、体育教学中的关系等。体育教学中的关系包括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2 我国高校体育环境的现状

2.1 高校体育器材、场馆的构建情况

体育运动是一项需要到户外进行的项目,各体育设施与器材的质量、场地的建设情况都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对于高校体育环境来说,高质量的体育硬件设施和完善的运动场地是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就目前我国高校体育环境的现状来看,总体呈现良好的状态,但在某些地方还存在不足。本科院校在体育环境建设上做得较为充分,不仅体育设施配备全,而且还会定期进行维护和修正。与其相比,高职院校的体育环境建设相对落后,体育设施得不到更新换代,场地建设较为简陋,并且不能及时进行维护。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体育环境建设资金投入过少;另一方面是校领导忽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2.2 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知情况

想要进一步地深化学生对体育教育的认知与理解,在进行体育知识教学时,需要将体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教授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进行体育活动对自身身体素质的益处。在目前的体育基础知识教学方面,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的重视度较低,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相对较大,学生为了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将学习重点放在专业知识学习上,从而忽视了对身体素质的培养,进而难以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3 高校体育环境构建的原则

在高校中,构建良好的体育环境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则。第一点,要注意教育性的原则。高校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环境,旨在营造出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在构建体育环境时,要注意其本身的教育性,做到既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第二点,要注意实用性的原则。实用性是指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和资金投放量进行体育环境构建,重视高校的特点,构建独具特色的体育环境。第三点,要注意人文性原则。体育环境的构建是为了服务于学生,注意人文性即满足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要,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营造出和谐平等的氛围。

4 高校体育环境构建与优化的策略探析

4.1 提高体育教学环境的整体品质

在高校体育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高质量的体育教学设施是体育教学高效性的保证,和谐的体育环境可以为学生养成终生锻炼的习惯打下坚实基础。高校要将教学场地和课程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规划,尽量使用安全性高、污染小的体育器材,并最大限度地将体育器材利用起来,使高校体育教学顺利而高效地开展。除了要提高高校体育设施的质量,还要构建体育教学的自然生态环境,完善体育设施周围的绿化建设,使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可以不再枯燥。另外,高校在建设新的体育教学场馆时,要结合当地的地形、地势和气候特征,合理地进行建设,为学生建造更为舒适而健康的体育学习环境。对于体育设施和场馆来说,养护和更新是必不可少的维护工序,不仅可以延长其使用的寿命,还可以保证学生在体育锻炼时的安全,是构建高校体育环境的重要基础。

4.2 建设良好的体育交流氛围

高校可以通过举办校运动会、建立校内体育运动社团等方式,对体育文化、体育锻炼方法、体育基本常识等内容进行宣传和教育,构建良好的体育交流氛围。高校还可以通过举办篮球赛、足球赛的方式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使学生能够在乐观向上的体育活动中,感受到体育锻炼的魅力,从而提高体育环境构建的实用性。这些活动不仅为学生展示了多样化的体育锻炼形式,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体育锻炼的选择,为爱好体育锻炼的学生提供了互相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从多角度诠释体育锻炼的魅力,建立雄厚的群众基础。在进行比赛时,可以使学生增强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在高校之间举行友谊赛可以在为各校学生打造更为高层次的体育技能交流平台的同时,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4.3 加强教师的体育教学素质

体育教师的素质是体育教学的根本,教师需要有过硬的体育知识和优秀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体育教学高效地进行。因此,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是构建体育软环境的主要因素,高校需要加大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使教师能够不断地对自身素质进行完善,进而使学生的体育知识学习得到更好的效果。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中具有体育教学资格和指导资格的教师数量很大,但具有一线体育教学水平的教师并不多,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更多具备优秀体育教学能力的教师和指导员进入体育教学中,提高体育教学的品质,增强学生的体能素质。

5 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良好的高校体育环境不仅可以为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还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和谐的体育锻炼氛围,进而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效率。基于此,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构建出适合学生的体育环境。与此同时,从高校体育环境构建的策略来看,提升高校体育环境的品质,不仅要加强学校的硬件设施质量,而且还要构建体育文化交流的软环境,实现全面、系统的构建与优化,从而使高校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

[1]徐玲,汤德锭.基于生态体育理念的大学体育文化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186-187.

[2]施展.刍议“阳光体育”与高校体育网络环境构建[J].电子世界,2013(12):195.

[3]刘海仁.影响高校体育生态课堂环境构建的主要因素研究[J].电子世界,2013(10):212.

[4]王林毅,于巧娥.教育生态系统中高校体育教育环境构建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6):94-95.

[5]戴霞,谢戴西,秦春波,等.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环境的优化配置——以深圳大学为例[J].体育学刊,2015(6):75-79.

G807

A

2095-2813(2016)10(a)-006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8.068

①罗刚(1971—),男,贵州织金人,本科,教授,主要从事体育社会学研究。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环境体育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我们的“体育梦”
漫观环境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