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体育课程改革视域下制约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因素分析*

2016-11-28黄先锋李晖曾晓彬周

体育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社团体育课

黄先锋李 晖曾晓彬周 琥

(1.湘南学院体育学院, 湖南 郴州 423000;2.郴州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湖南 郴州 423000)

公共体育课程改革视域下制约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因素分析*

黄先锋1李 晖2曾晓彬1周 琥1

(1.湘南学院体育学院, 湖南 郴州 423000;2.郴州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湖南 郴州 423000)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公共体育课程改革视域下分析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制约因素,并结合实际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为有效实施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促进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深化,达到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培养学生锻炼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提供理论参考。

公共体育课程改革;自主锻炼能力;培养

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终身体育思想和自主锻炼能力的重要场所。在我国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培养大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和能力正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不仅关系到他们在校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还关系到他们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后是否能继续投身体育运动和能否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大学是体育教学的最后阶段,也是健身意识形成、身体锻炼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培养大学生自主锻炼能力,是当前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离开学校后能够进行自主锻炼的有力措施。在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下,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也有所提高,但是,在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下,只注重课程改革的形式,而忽视课程改革的一些内部因素的影响和外部条件的建设,这些因素制约了大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本文从公共体育课程改革视域下分析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制约因素,并结合实际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为有效实施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促进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深化,达到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培养学生锻炼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提供理论参考。

1 制约学生自主锻炼影响因素分析

自主锻炼能力是指学生在无教师的情况下完成练习任务和进行身体锻的能力,是对学生锻炼的自觉性、锻炼的目标程度、锻炼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独立处理锻中出现问题的能力的综合衡量,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体现。自主锻炼是 “以我为主”的自学、自练、自评、自控的体育锻炼[1]。影响学生自我锻炼的因素较多,主要原因如下:

1.1 学生从小学习主动性差

学生体育锻炼主动性差的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自身因素的影响。家长从小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体育锻炼,部分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把时间用在文化学习上,学生的课外时间都是进行文化补习或者参加各种特长培训班,认为专门的体育锻炼没有必要,家长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在学生一生中的重要性,缺乏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引导,学生从小缺少体育锻炼,造成学生运动能力较低,体育活动练习有困难,致使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和主动性。学校教育方面,一是受升学率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校对体育不重视,体育课经常被其他文化课占用,一些体育课也是放羊式;二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观念和教学手段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上教师在教学过中受到教学任务的影响和制约,致使教学中只重视教学的完成情况,忽略了学生对体育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2]。学生自身的因素对也造成其学习主动性差,如体育锻炼意识不端正,在体育课上也只是应付式的完成老师的体育活动要求,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其以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深远影响。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愿主动锻炼,有些学生存在不良心理状态,如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怕脏怕累导致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这些因素从小就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致使他们从小对体育学习缺少主动性。

1.2 场地器材设备达不到要求

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处在不断摸索前进的过程中,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3],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湘南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把原来的大一按班级上基础体育课、大二上专项选项课改为从大一开始就按选项课上课,体育课总课时由原来的全部课堂教学改为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后自主锻炼两部分完成体育总课时,从而减少了课堂教学时数,把减少的课堂教学时数补在学生课外自主锻炼上,规定学生刷卡完成自主锻炼课时。改革后,对教师专项技能和学生自主锻炼能力要求提高,对场地器材要求也相应提高。在同一时段,所有的学生必须参与自主锻炼,就需要大量的场地和器材,但是课程改革,改革了教学方式,没有改进教学场地和设施,场地器材严重不足,满足不了教学和学生自主锻炼的需要,导致部分学生只是刷卡记课时不锻炼的现象出现,严重影响了学生自主锻炼的开展,是推进公共体育改革的绊脚石。

1.3 教师提供的指导不到位

学生自主锻炼过程中缺少教师的指导或者教师指导不到位是影响学生积极参与自主锻炼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掌握正确的运动动作技术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提高自主锻炼能力的基础,运动技能对其参与自主锻炼有很大的影响。在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下,要求教师对学生自主锻炼进行指导,但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很多时候教师只是用签到或者打卡来督促学生参与自主锻炼,对学生自主锻炼过程的指导较少或者指导不到位,从而对学生积极参与自主锻炼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引导和自主锻炼过程中动作技术、锻炼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以此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和自主锻炼能力。

1.4 体育社团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学校体育社团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部分,是学校重要的课外体育资源。目前高校体育社团多种多样,门类齐全,层次分明,以单项协会或俱乐部的形式存在,数量大,覆盖体育各个项目和领域,并具有一定的规模,为大学生搭建了一个参与体育运动的平台,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不同的体育社团,广泛参与体育运动,满足了大学生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得到广大学生的拥护和支持,培养了一批体育人才,体育社团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但是,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下,没有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来开展学生自主锻炼,体育社团活动开展不多,没有较好的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锻炼,也没有发挥社团体育骨干的作用引领同学参与锻炼。

1.5 对其选择的项目兴趣不高

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由学生按兴趣自由选择项目上课和参与自主锻炼的项目。但在课程选择上,每个项目限制开班数和班级人数,一些受学生喜欢的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等爆满,一些项目如田径无人选择,很多学生选不到自己喜欢的项目,只好随便选择一些不喜欢的能选上的项目。导致学生上课兴趣不高,参与积极性降低,严重影响其自主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

1.6 其他因素的影响

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不强、学习任务比较重缺少锻炼、体育氛围不浓,体育锻炼技术掌握少、缺少同伴等因素都影响着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由于体育意识不强,没有体育锻炼兴趣和氛围,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很多人选择上网等方式放松,很少有人选择体育锻炼,即使有小部分人想参加体育运动,但有些如羽毛球、乒乓球一些需要同伴一起完成的,由于找不到志同道合的同伴而选择放弃。有些人运动技术掌握不够,不善于调节情绪和安排时间等问题而放弃自主锻炼。

2 增强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措施

2.1 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提高自主锻炼的主动性

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养成是坚持体育锻炼的第一动因。应着重培养学习自主锻炼意识和兴趣,提高学生自主锻炼主动性,学校领导要切实重视学校体育,加大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抓体育教学。教师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专题讲座,营造浓厚氛围,在课内外体育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锻炼兴趣,合理安排教师积极指导学生自主锻炼,提高锻炼效果和兴趣,使学生体验锻炼的乐趣,获得增强体质的效益。家长要转变传统观念,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行自主锻炼。

2.2 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构建学生自主锻炼平台,形成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

支持和鼓励体育社团的建设,加强体育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定期举办各种体育知识讲座和比赛,举办体育节,通过各种竞赛,以赛代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锻炼的热情,构建学生自主锻炼平台,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

2.3 改善设施条件,加大体育场馆的建设

意识的产生会依赖物质条件而形成,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体育锻炼自主能动性的增强也与学校体育设施设备的投入及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密切相关[4]。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学生由于体育场馆缺乏而导致他们对体育锻炼失去激情。因而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加强管理,改善设施条件,加大体育场馆建设和开放力度,延长开放时间,提高场馆利用率,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些活动场所,大力增加对运动场地与器材的硬件投入,购置与配备充足齐全的运动器材,设立场地与设施的维修与保养制度,满足学生自主锻炼需要创造必要[5]。

2.4 开放选修项目,提高参与兴趣

开放选修项目,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和身体条件选择选修项目,尽可能的让学生能选上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这样学生的练习兴趣必定高,练习积极,练习效果好,能有效的提高自主锻炼能力,并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1]王锦山.自主锻炼的教学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学,2001(1).

[2] 路连举.对大学生体育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3:140.

[3]刘海唤.关于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66-67.

[4]俞淑萍.终身体育视野下的高职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研究[J].运动.2014,1(81).

[5]周旭,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2,20(1):69-71.

The Factors of Restricting Students' Self Training 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PE Curriculum Reform

HUANG Xian-feng, et al.
(PE Institute of Xiangnan College, Chenzhou 157011, Hunan, China)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survey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from the analysis of public PE course re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 exercise capacity constraints, and make some practical measures for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PE curriculum reform, promote the deepening of teaching reform of public PE to improve students ' independent exercise ability and cultivate students ' exercise awareness and provide reference of ideology of lifetime sports.

public PE curriculum reform; the independent exercise ability; training

2013年度湘南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序号:50)。

黄先锋(1981-),湖南永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社会学。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社团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体育课上的“意外”
体育课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社团少年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文学社团简介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