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壮族抛绣球文化的传承困境与发展路向研究*

2016-11-28商汝松蔡立健

体育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绣球广西民族

商汝松 蔡立健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广西 柳州 545004)

广西壮族抛绣球文化的传承困境与发展路向研究*

商汝松 蔡立健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广西 柳州 545004)

以广西壮族抛绣球文化产生与延续的原初基础为研究起点,阐述其当代传承困境,以教育传承、全民健身推广、自我完善、产业运作等视角促进抛绣球文化的良性传承与发展。

传统体育文化;广西;抛绣球;困境;发展

广西壮族抛绣球文化蕴含着区域民族精神与区域民众的心理印记,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健身价值。但是随着现代化、全球化进程,受功利性经济发展及外来文化影响,面临着传承窘境,亟待研究其产生与延续的原初基础、传统延续环境、主要传承力量等,厘清抛绣球文化的困境,从而构建广西壮族抛绣球文化良性传承与发展的路向,为广西壮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做出相应的贡献。

1 广西壮族抛绣球文化产生与延续的原初基础——生存需要

不同的民族受到生存发展环境的影响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创造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存手段,但是在这些不同民族的发展中,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形成一般都源于生存的需要,可以说,是生存造就了体育项目和体育文化。我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就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用下逐渐形成的,既体现了少数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历史,也表现出人类社会性中的竞争意识,是当时社会上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广西壮族传统体育抛绣球文化的产生也是如此,是壮族人民在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情况下衍生出来的,最初以“飞陀”的形式出现,是人们采集和狩猎的重要工具之一。此后,为了生存和繁衍,人们将绣球作为男女交合的象征,赋予了绣球一定的文化内涵。随着时间的发展,绣球所代表的文化内涵逐渐丰富,抛绣球活动也发展成为壮族地区人民调节人民心理需求的重要方式,让人们在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美的享受,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2 广西壮族抛绣球文化的传统延续环境——农业文明

广西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为传统体育项目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物质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当地的传统体育形式从生产到发展都与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闭塞的交通阻碍了人们与外界的正常沟通和交流,因此,当地生成的体育活动也一般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反映,甚至所使用的体育活动器具,也多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器具[2]。广西壮族传统体育中的抛绣球活动本身就是可以在田间地头开展的大众性健身活动,绣球内包裹着当地特色的谷物、麦籽等,充分表现了当地农业活动与体育项目的融合。同时绣球优势代表和繁衍生息的象征性装饰物,代表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所以抛绣球体育活动在当地得以传承发展,并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壮族的生活传统中,每到农耕前期和秋收后期的农闲时节,青年男女就会走出家门,以歌求偶,并为了祈求和庆祝丰收,用绣球包裹着种子使用抛接的方式进行赠送,以表达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一活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壮族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3]。而农业生产对抛绣球活动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推动了这一活动的发展上,还表现在绣球样式的转变方面,最初的绣球“飞陀”一般为石头、骨头等制成,具有十分明确的用途,而后,农业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人们不再需要为了生存与大自然抗争,手工业开始出现并得到了普及,致使绣球的外观样式发生了变化,文化内涵也随之增加,布刺绣球和五色球成为绣球的主要形式,绣球逐渐摆脱了原有的工具性,体育性和娱乐性更加明显,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最终得以流传下来,并成为民族性的体育文化。

3 广西壮族抛绣球文化的传统传承力量——国家政策与区域政策

随着私有制在社会中产生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统治阶级产生了强烈的占有生产资料的愿望,甚至不惜发动战争,以武力满足对于生产资料的实际需求,所以壮族地区传统的生产资料形式“飞陀”就被正式应用到战争中,为本地区生产资料的维护做出了相应的贡献[4]。这也是国家政策第一次对抛绣球这一传统体育文化产生影响,也成为特定时期抛球文化的传承力量。今天随着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国家层面也在此基础上逐渐认识到了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在国内掀起了一次次保护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浪潮。抛绣球文化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并由演变出高杆绣球、背篓绣球的存在形式,这也是特定历史时期国家政策与区域政策共同外部推动的结果,当下国家政策与区域政策仍然是抛绣球文化的主要外推动力量。

4 广西壮族抛绣球文化的传承困境

正如前文所言,在现代化、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受到严重的冲击。许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走向式微,广西壮族抛绣球文化事实上也深受影响。一是基于生存需要存在的抛绣球活动逐渐被西方体育项目取代;二是抛绣球活动赖以生存的农业文明由于农药与机械的引入,发生巨大变迁。正是在此背景下,尽管抛绣球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且蕴含着区域民族的心理印记,群体性的经济功利让人们逐渐远离这种文化传统的参与,现实中更多的是抛绣球文化的展演。今天抛绣球文化的发展更多的是依靠外部政策与外部输血,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事实上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同样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果,与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建设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鲜明的经济性功能[5]。对于抛绣球文化这一传统体育文化来说,在广西局部地区已经通过绣球产业与抛绣球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果,抛绣球文化显示出一定的自我造血功能,但是仍显不足。广西抛绣球文化的良性续存需要借助教育、全民健身工程、经济功用、自我完善等实现传承与发展。

5 广西壮族抛绣球文化的当代发展方向

5.1 以学校体育引入为起点,促进抛绣球运动的教育传承

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民族体育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在学校教育中传播抛绣球文化,开展抛绣球教育活动,既能够使这一传统文化形式得到弘扬,也能够培养出一批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首先,广西政府组织要给予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考虑,督促各地学校在学校教育中适当的开展抛绣球活动和专业的绣球手工制作课程,深化学生对于抛绣球文化的认识,进而促使学生自觉承担起传承这一文化的重任[6]。同时,在抛绣球运动的教学中,还应该适当的增加一部分传统体育文化理论教育,适当结合本校教育情况,面向学生开设具有一定体育文化和体育竞技特征的选修课程,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广西民族文化的弘扬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同时,抛绣球文化要想在学校教育阶段得到深化发展,还需要得到学校领导层的高度认可,只有学校的组织领导人员从根本上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将抛绣球文化的传承发展上升到新的层次,取得阶段性的进步。所以相关学校领导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应该具备高瞻远瞩的思想意识,积极联合相关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针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问题制定合理的规划,确保抛绣球运动能够与学校教育融合发展。

5.2 以全民健身为契机,促进抛绣球运动推广

广西壮族抛绣球是壮族这一少数民族重要民族活动构成元素,在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7]。所以当地政府应该加强对这一文化形式的重视,以全民健身的思想理念为依托,最大限度的做好宣传工作,让民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抛绣球运动的正确认识,并逐渐树立起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政府相关体育部门可以联系文化部门、宣传部门在重要的民族节日中组织大型的抛绣球活动,可以和对歌等活动一起为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丰富广西人民群众的日常体育文化生活,促使抛绣球运动真正发展成为当地人重要的健身活动,进而使其传承工作得到相应的发展。

5.3 完善抛绣球运动规则体系,提升其竞技性

广西壮族传统的抛绣球活动主要以娱乐性为主,竞技性特征相对缺乏。到现代社会,为了促使抛绣球运动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相关部门开始在这一运动中适当的渗透竞技思想,开发出高杆绣球与背篓绣球,但是由于此项工作起步较晚,所以抛绣球运动的竞技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竞赛的规则、方法以及器材的制定选择、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管理训练方面都亟需加强,科学技术在抛绣球运动中的应用也较为缺乏,不利于保证抛绣球竞技活动的良性发展[8]。所以当地政府应该联合相关体育部门,继续完善相应的竞赛规则,举办竞赛活动等,组织广大社会群众参与其中,并及时通过媒体转播,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一活动的娱乐性、竞技性、趣味性,进而更好的参与其中,同时提升传承抛绣球文化的动力。

5.4 大力发展绣球产业,拓宽抛绣球运动的发展模式

绣球实体在广西往往与抛绣球运动有着密切关联,是同一事物不同的显现形式。针对绣球的特性,大力培训专业素质较强的产业管理人员,对广西壮族地区绣球商品的市场发展情况进行准确定位,引导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正确决策,进而逐渐在行业内树立相应的品牌发展意识,使整个行业市场在统一的管理和规划中得到更好的发展[9]。绣球品牌的提升将有助于抛绣球文化的发展,也将有利于抛绣球运动的认知与传播。旅游业是当前社会上发展势头最为抢进的产业之一,对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在以后的几十年内,其必将仍然保持着这一旺盛的发展势头,引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对于我国社会来说,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也是经济领域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因此,将抛绣球文化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在一起,围绕抛绣球文化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能够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优势,增强这一民众体育项目的吸引力,促使更多的旅游者参与到抛绣球运动中,逐步提升抛绣球运动的知名度,也能增加抛绣球运动自身的造血功能,最终促进绣球产业与抛绣球运动都能够获得优化发展。

6 结语

基于国家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政策,广西政府应进一步提升对传承和发展抛绣球文化的重视程度,把学校教育中的抛绣球文化、竞技体育活动中的文化以及抛绣球文化的相关商品等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应用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手段,推进抛绣球文化在现代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充分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抛绣球运动的推广,促进广西民众的文化传承与保护积极性,通过发展的视角,促进广西抛绣球文化的传承。

[1] 穆耐安.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广西壮族传统体育“抛绣球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2] 陈炜,许莹.广西壮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以田阳舞狮为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03(3):94-99.

[3] 董必凯,何卫东.广西花山岩画蕴涵的壮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现代传承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15(4):51-54.

[4] 张永,李济安.基于SWOT分析的广西壮族板鞋运动传承思考[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33(2):59-63.

[5] 覃盛栋,李林峰,蒙军等.广西壮族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J].科教导刊,2012(14):217-218+246.

[6] 王学军,高大千.新媒体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8):50.

[7] 范菲,王燕梅.浅析云南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文化特征[J].当代体育科技,2013,3(21):3-5.

[8] 卢伟芬,邢志杰.文化认同语境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超越[J].体育与科学,2012,33(3):71-74.

[9] 张建华.符号学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传承[J].中国体育科技,2015,51(3):127-130.

The Heritage Dilemma and Developing Way of Throwing Hydrangea Culture of Guangxi Zhuang Nationality

SHANG Ru-song, et al.
(PE Institute of Guang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Liuzhou 545004, Guangxi, China)

Taking the original basis of Guangxi Zhuang throwing hydrangea culture producing and continuing as research starting point ,to explain their plight contemporary heritage, taking heritage education, all-people fitness, self-improvement, operations and other industrie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of throwing hydrangea cultur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Guangxi; throw Hydrangea; dilemma; development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3年度研究课题(13FTY005)。

商汝松(1969-),河南汝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绣球广西民族
广西贵港
《广西戏曲》
感受巴黎——绣球的欧洲艺术之旅
走进威尼斯——绣球的欧洲艺术之旅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绣球抛上天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