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体育社团的价值功能*

2016-11-28

体育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社团体育活动

王 惠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体育教学部,福建 漳州 363105)

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体育社团的价值功能*

王 惠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体育教学部,福建 漳州 363105)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社会学、价值哲学为理论依据,在移动互联网视域下对高校体育社团的价值功能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游戏成瘾、手机成瘾的问题日益显著,制约了高校体育的发展,体育社团也面临诸多困境,主要表现为体育社团边缘化、招募会员困难、活动开展受限;高校体育社团要与时俱进,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功能,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对自身价值功能进行重构,在移动互联网线上运动干预、增强学生体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展第二课堂体育活动、社会教化和体育文化交流等方面体现更大的价值,为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做贡献,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

体育社团;价值;功能

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目前已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1]。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 Data Center of China Internet,DCCI)在2012年5月发布的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蓝皮书,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呈现年轻化趋势,以大学生和刚工作不久的白领为主[2]。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体育社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充分利用其优势,扬长避短,促进体育社团快速健康的发展。高校体育社团是学生自愿组成,自主管理,以开展体育活动为主的学生自组织群体。价值关系是价值产生的基础,而价值则是主客体价值关系的一种特定的效应[3]。高校体育社团的功能是其固有的特性,其价值是建立在客体与主体形成主客体的关系基础上,以自己的属性和功能,对主体需要所产生的效应。高校体育社团的功能是其价值的内在基础,也是实现其价值的前提,二者关系密切。

1 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体育社团的困境

1.1 体育社团边缘化

边缘化(marginalization)是社会学上的一个概念,就是非主流,或者说被主流社会或人群所排斥、所不包容[4]。体育社团边缘化的主因就是体育本身被边缘化,应试教育体制导致学校体育不受重视,逐步被边缘化。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处于下降趋势,未能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意识淡薄,这是目前大学生体育的现状,也是导致高校体育社团边缘化的主因。体育社团属于第二课堂活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碎片化信息横行充斥着大学生的课外闲暇时间,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手机成瘾,致使体育社团活动吸引力骤降,体育社团更加边缘化。

1.2 招募会员困难

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越高,人类的体育锻炼机会丧失就越多,移动通信、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快速普及,人类原本拥有的无意体育锻炼机会逐步丧失。例如,移动通信未普及前,沟通需面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走路锻炼的机会,手机普及后不用见面就可沟通,走路机会减少。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率逐年下降,体质健康水平逐年降低,体育兴趣较低,体育社团的吸引力大不如前,很难吸引到更多会员。高校社团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专业类、文化类、文体类和创业类社团,可谓百花齐放,种类齐全。在招募会员时,体育社团要面临其他类别社团的强有力的竞争。

1.3 活动开展受限

高校体育社团在团委、体育部和社团联合会指导下开展活动,在社团管理、财务以及开展活动等方面拥有自主权。但体育社团在开展活动时受时间、空间、经费等因素的制约,首先,体育社团活动属于第二课堂范畴,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完成学业,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参与课外活动,目前大学生课业任务普遍较重,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较少;其次,体育场馆优先保障体育教学使用,教学时间外要对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社团、社会公众开放,留给体育社团的场馆使用时间较少,且使用权得不到保障;最后,体育社团属自筹经费学生组织,大多体育社团活动经费较少,无稳定的经费来源,制约了体育社团开展活动。

2 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体育社团的价值功能

2.1 移动互联网线上运动干预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智能设备可以购物、订餐、缴费,能做到一切想到的事情,但体育运动不可替代的。虽说无法取代体育运动,但是移动互联网可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可改变参与体育的方式,使人们更快捷有效的参加体育活动,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体育社团要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来开展活动,以拉近与学生的关系,达到更好地沟通效果,促进体育社团在学校影响力的提升。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与信息高度结合,可通过移动互联终端设备获取各种信息,同时也可通过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体育社团可应用新媒体,采用建立公众号等方式,起到推广体育社团、普及体育健身知识和运动技能的作用。大学生可娴熟的应用新媒体,体育社团采用移动互联网线上体育运动干预,将会推动体育社团自身的生存发展和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2.2 增强学生体质

体育社团以开展体育活动为主,增强体质是体育的重要价值功能,经科学研究长期保持适当合理的体育锻炼,可改善人体各系统功能,并促进各器官机能的提升,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对于促进身体健康发展是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体育社团多以单项协会的形式存在,涵盖所有的体育项目,初步形成了项目齐全、层次分明的大学生体育社团组织体系,已发展为高校社团中的重要活动力量。体育社团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参与体育运动的平台,学生结合兴趣爱好加入体育社团,自主参与体育运动,实现了学生广泛的体育参与,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在体育社团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选择性,并满足发展学生个性的多元化需要,也从不同侧面代表了学生群体的体育权益要求。

2.3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每种文化都有它特定的结构[5]。高校体育文化是源于高校校园这一特定区域的群体性亚文化。高校体育社团种类齐全,包含大部分体育运动项目,会员的覆盖面广,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也是校园文化的传播媒介之一。体育社团在高校社团中特色鲜明,已发展为高校文化阵地的重要活动力量,也是传播文化、创造文化的实践平台,对校园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节、社团活动周以及日常社团活动中,体育社团结合自身特点并紧扣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弘扬优秀体育文化,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体育社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媒介,做好移动互联网体育宣传工作,引导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运动场,走向积极健康的生活。

2.4 开展第二课堂体育活动

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共同构成高校体育,二者缺一不可,互相促进,互为补充。体育课按照班级授课,有专任的体育教师和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体育教育,但是体育课受师资、场地、课时等因素的制约。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主要由体育社团开展,形式主要以课外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活动为主。现阶段,体育课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因此体育社团要发挥更大地作用,弥补高校体育的空白领域,充分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体育社团可保持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连贯性,同时也突破了师资、场地、课时的制约,有效地把体育教学延伸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

2.5 对学生进行社会教化

从社会结构角度来看,人的社会存在都是以一定的社会角色出现的[6]。大学期间是一个人社会化的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大学校园是重要的社会规范教育的场所之一。体育社团可以为学生分配“社会角色”,提供尝试社会角色、实践社会规范的机会,引导学生融入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体育社团具有群体规范,体育社团的章程是体育社团开展活动时遵循的规则和对其成员的特殊要求。体育社团为了实现自身发展的目标,采取共同行动。这样,体育社团必须制定行动准则及行为规范等,对成员进行社会教化,规范成员的行为,发展群体观念,增强社团成员之间的凝聚力。成员对行动准则及行为规范的遵从与否,就成为体育社团及其他成员接纳和排斥他的标准和规则。可以说,体育社团为学生习得社会角色提供了场所和条件,培养学生习得适当的社会角色,以更好地融入社会,完成其社会角色的转变。

2.6 院系、校际间交流的纽带

体育社团可充当联系学生与学校、社会的中介,体育交流活动已经成为加强各高校、各院系之间交流的重要活动内容之一。体育社团的互动性和包容性高,成员的心理抵触性低,非常容易建立起感情沟通平台[7],高校间的体育交流的基础是人与人的交流,人即是创造文化的主体,也是文化的承载者。高校体育社团具有多样性,涉及整个体育领域,会员来自不同的院系,各院系的同学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交流机会很少,体育社团给各院系的同学创造了一个交流平台,交流范围涉及日常学习生活的各领域,有助于同学们开拓视野、拓宽知识面。因此,体育社团在院系、校际间体育交流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院系、校际间体育交流,并带动其他领域的合作交流。

3 结语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游戏成瘾、手机成瘾的问题日益显著,制约了学校体育的发展。近三十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每况愈下,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也逐年下降,迄今下滑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高校体育社团也面临诸多困境,主要表现为体育社团边缘化、招募会员困难、活动开展受限;高校体育社团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发挥其特有的价值功能,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对自身的价值功能进行重构,在移动互联网线上运动干预、增强学生体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展第二课堂体育活动、社会教化和体育文化交流等方面体现更大的价值,为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cac.gov.cn/2016-01/22/c_1117860830.htm.2016.

[2]互联网数据中心( DCCI).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蓝皮书[R/OL].北京: 互联网数据中心,http: ∥www. 199it. com /archives /42962. Html.2012.

[3]王玉墚.价值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87.

[4]何元春,林致诚.农民工体育边缘化及救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5):13-21.

[5]黄莉,孙义良.从中西文化的深层结构审视中国体育文化[J].体育科学,2008(2):3-11.

[6]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35.

[7]王惠,林致诚.体育社团对海峡两岸体育交流影响的探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8(1):96-98.

The Valuable Function of Sports Associations of Universities in the Mobile Internet Era

WANG Hui
(PE Department of Xiamen University Tan KahKee College, Zhangzhou 363105, Fujina, China)

This paper makes a analysis of the valuable function of sports associations of universities in the mobile Internet era by the documentary study and the analysis in the theories of sociology and philosophy of value.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sports associations of universities face many dilemma that the associations have got a marginalization, it's difficult to make the member drive and there are limits to develop their activities. So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ports associations need turn to use the mobile Internet to make the reconstitution of itself function. So the associations can make the sports intervention online and develop sports outside classes to strengthen students'physique, improve the conscious of long-life sports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healthy China.

sports associations; value; function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15年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 2015J05)。

王惠(1983-),内蒙古包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学。

猜你喜欢

社团体育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我们的“体育梦”
社团少年
文学社团简介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