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2016-11-28刘越杜刚中北大学山西太原030051

人间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刘越 杜刚(中北大学,山西 太原 03005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刘越 杜刚
(中北大学,山西 太原 030051)

摘要:在高校教育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在新环境下,社会各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本文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型

一、前言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前国家建设的重要方向,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在新环境下,培养四个“新一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将广大学生培养成“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新一代”的新一代人才。其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不断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创新品质,创新品质是当代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稳定个性和行为特征,在大学生创新品质塑造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动机,并为大学生创新提供持久的动力。此外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还能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态度,锤炼大学生的创新意志,有利于大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对于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个性鲜明,对生活、工作有不同的见解,他们渴望创新,又看重创新,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的专业教育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创新精英的成功事例,引导学生进行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结合

(一)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高校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理论基础为马克思关于人类全面发展的叙述,所谓的创新理论就是指主体性德育直接理论来源。人类全面发展理论是人的智力、体力、审美情趣和情感等方面协调发展,强调充分发挥个人享有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成果。并且该种理论包括人类素质、需求等全面发展,其发展受人类本质全面发展决定。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人们的发展也被赋予新内涵,创新人格培养及能力开发逐渐成为全新的发展领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创新理论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到一起,能获得良好效果,并逐渐增强创新能力,提升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体性,深化学生精神生活等。

(二)树立创新精神培养目标。一般创新型人才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素质,以前,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时,人们侧重点为专业技能训练和智育训练,经常忽视创新精神和人格形成。强化大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磨炼大学生创新意志和培养创新人格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任务,从实际情况来看,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也就是通过说服、疏导和教育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能无形激发大学生思维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创新性人才形成的必备条件为创新精神和人格。基于在创新过程中会出现不可预见的问题,因此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具有无私无畏献身精神,并树立崇高道德理想及事业目标。在面对种种困难时,还应该具有较强的道德感、意志和社会责任感等,便于解决高校大学生知行分离弊端,使得大学生具备应的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

(三)构建良好创新氛围。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氛围的建设有很大的关联,受传统文化和中庸思想的影响,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过于注重行为教条的遵守,严重缺乏创新精神,也缺乏挑战权威的意识,在这种严肃的氛围下,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难得到培养。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段,构建一个轻松、自主、自由、和谐的环境氛围,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板报、校园广播等构建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并加强创新文化宣传,构建良好的校园创新氛围;另一方面要构建多元化校园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通过网络平台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采用创新教学方法。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新型人才的有效措施,并提供便利条件。之前,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将教师作为课堂主体,教师们通过不同教育方法和教育技术将书本中的知识点讲解给学生,之后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和布置作业熟记课堂讲解内容,最终通过考试。该种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扼杀在摇篮中,使得学生丧失主体性,给创新带来严重影响。伴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自我教育与外在教育相结合、构筑平等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和显性德育及隐形德育相结合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逐渐应运而生,给培养创新型学生提供便利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时,不应只是给学生答案,而是为学生提供方法论证支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摒弃错误的观点和见解,整合稳定为系统的思想能力体系,最终让学生自己能够独立的解决复杂的问题。

四、总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很大的关联,在新环境下,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帮助学生确立科学、可行的创新目标,并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创新方法,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昌兴,杜才平,邢晓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成才之路, 2015(01):4-5.

[2]李世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分析[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38(01):14-17.

[3]桂诚.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J].科教文汇旬刊, 2015(24):7-8.

[4]印志媛.创新型人才培养视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路径探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 24(04):108-110.

杜刚(1977-),男,汉族,山西省太原人,副教授,博士,单位:中北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192-01

作者简介:刘越(1993-),男,汉族,山西吕梁市人,研究生在读,单位: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

猜你喜欢

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DARPA:美国创新型机构成功实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智能制造“四维”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内涵与培养路径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