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峡江情歌情感处理

2016-11-28赵倩重庆师范大学虎溪校区重庆401331

人间 2016年10期
关键词:引子情歌土家族

赵倩(重庆师范大学虎溪校区,重庆 401331)



浅析峡江情歌情感处理

赵倩
(重庆师范大学虎溪校区,重庆 401331)

摘要:一首歌曲调式、节奏是骨骼,旋律、歌词是血肉,而歌曲要表达的基本情感首先是以歌词决定的,作曲家根据歌词谱出与歌词情感表现相应且比歌词情感表现更生动、更深刻、更细腻、更强烈的曲调,因此,歌唱者首先要从歌词入手了解再结合旋律、曲式曲调、节奏分析,这样才能更细腻的把握歌曲,特别是土家族有许多方言与普通话发音不一样,要符合土家族语气语境,这些小细节最能体现出歌曲的味道。

关键词:峡江情歌;土家族

一、歌词分析

一声娇俏清脆的“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带给了人们一个娇俏直爽的土家妹子的美好形象,山里人直白淳朴“是哪个来推我嘛”其实显示出少女对自己的魅力充满自信,对阿哥的心理也有模糊而清楚的直觉,只要她喊一声,一定会一呼百应的。因此她撒娇地喊道:“妹娃儿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这种明知故问形成了一种耐人寻味的功能。土家族的姑娘都称自己为“妹娃儿”,显得柔弱娇小,反衬出阿哥们的雄健强壮,有效地激发出他们怜香惜玉的心里,所以唱妹娃儿的时候声音是俏皮的而不是直白的不带感情的唱出来的。这里的“哪个”其实姑娘心中早已有人选,故意这样反问是想试探情郎哥哥,而语气词“嘛”不是“呀”又多少带有埋怨和娇嗔——这么漂亮的姑娘站在这里,你们还不赶快过来,还得我先招呼呀!我可要生气了! 引子部分的声音是很明亮还带着俏皮的,声音仿佛要喊到到很远的地方要让情郎哥听的清楚,就要采取先强再渐弱的演唱方式营造出声音传到远方的意境。

14小节到29小节“太阳在屋顶顶慢慢地落哎,月亮在树梢稍悄悄地梭啊”这一句是写每一天的交替,非常生动的描写出太阳的落下,月亮的升起。“悄悄地梭啊”这里要稍弱唱出悄悄的感觉,“幺妹那个好像霞一朵”夸赞自己像云霞那般美“阿哥好像山一座”想象阿哥孔武有力的形象。

接下来重复了一遍引子部分,但是这个时候由2/4拍变为了6/8拍,歌曲的情绪就变得有律动感,欢快。与一开始的引子部分情绪有所改变。从30小节到45小节3拍子的韵律就更为明显的体现出来。从整首歌开头引子部分起一直到这里完全可以感受到作曲者是“依字行腔”根据土家族的语气来写旋律,比如30小节31小节34小节加入了装饰音—前倚音,更显出阿妹俏皮的语气。还有第50小节到57小节“小幺妹坐轿啊,哥哥你莫跛啰”“前面有道坎儿啊,慢慢往前攒啰”中“慢慢”由小字一组的6到小字二组的3一个向上的五度的跨越很符合山歌的喊腔。这几句尽显女儿家细腻的心思,这里的“跛”“坎儿”“攒”都是土家族方言中使用的俗语。前一句的“跛”是颠簸的意思。后一句的“坎儿”指小沟而“攒”是指移动之意。“撒也荷”就是前文提到的祭祀歌舞“撒叶儿嗬”由于土家族没有文字都是音译过来所以会有些差别。“生是啊熊熊啊一团火,死是郎朗一串歌,山里人自有山里人的乐,世世代代都快活”这种生死度外,轰轰烈烈的生死只有在土家族的文化里才能看到吧,这里的歌唱情绪一定是非常豪迈的了,连生死都不重要还有什么放不下呢?这也是对全曲的一个总结与升华,从此以后土家人世世代代都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二、曲式曲调分析

《峡江情歌》是一首五声羽调式,以6、1、2为骨干音强调了羽音的特殊地位,此曲为通谱体,旋律简单,郎朗上口,歌词对应规整,曲式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大部分:引子(第1小节—第13小节)、主体部分(第14小节-第85小节)、尾声(第86小节-第93小节)。而主体部分又可分成两段:第一段第14小节—第46小节、第二段第50小节—第85小节。其中引子部分材料出现5次,4次完整以对唱形式出现,1次以伴唱出现。作为与主题段的连接,结尾部分与引子相呼应,在主体部分结尾音上翻高了八度,将情绪推向高潮,这段引子材料贯穿全曲,为歌曲完整的画上句号。

就如同曲式将歌曲分为三个部分一样,歌曲也相对应的有着不同的情境。比如:引子部分就是一个明亮自由的,自由而又直畅的的乐句,并没有特别的含义,只要唱出歌曲旋律本来带有的山歌风味,营造出隔河相望的空间感,这就为后面主题部分的出现铺设了一个大环境。接下来就可以开始讲故事了也就是主题部分。主体部分可以分为四个情境,第一个情境:太阳落下,月亮升起,日子一天天过去,幺妹到了出嫁的年纪,想象着自己的阿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第二个情境:小圆桌,吊脚楼展现出土家族人生活的环境,想象着阿妹和阿哥就要在这里开开心心的生活一辈子。第三个情境:情郎歌抬轿,幺妹来坐,开始是热恋中的场景了。第四个情境:阿哥和阿妹一起跳摆手舞,撒叶儿嗬世世代代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然后推向高潮结尾。引子部分材料在全曲中出现5次,其中含义当然也是不一样的,不然就像不停重复了遍显得啰嗦无趣。第一次出现前文已经写到是作为一个歌曲情境的导入,第二次出现表现出找不到情郎哥哥,幺妹很焦急的,想要嫁却还没遇到心上人!体现出土家姑娘的直白淳朴。第三次是以伴唱的形式出现没有含义。

三、节奏节拍分析

《峡江情歌》中有三种节拍2/4、4/4、6/8,2/4、4/4只在引子和结尾部分使用,4拍子抒情,适合营造意境抒发感情很适合作为引入故事和升华结尾,比如引子部分4/4拍的“妹娃儿要过河哎”中“河”只占了半拍的时值剩下三拍半都是“哎”有延长扩展的效果,这样就能营造空间感。

如果换成2/4拍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如果是6/8拍那情绪就不对,所以这里的4/4拍就要唱出效果。而6/8拍比较欢快用在主体部分就有叙事和体现情绪的功能所以歌曲主题部分情绪是欢快有律动感的。6/8拍也是土家族“撒叶儿嗬”中常用到的拍子,旋律高亢,节奏欢快。在《峡江情歌》中也是同样,比如第15小节“太阳在屋顶,慢慢地落哎”中“慢慢地”这种6,16比较密集的节奏型声音同样是嘹亮欢快还带着些俏皮,并且字字都是清晰的唱出来不能一带而过,否则就少了土家族的精神。

参考文献

[1]胡倚梅:《峡江人的歌—<峡江情歌>音乐分析》,《音乐创作》2009年第六期。

[2]许文涛:《土家族婚丧仪式中打击乐的音乐特征及文化含义》,《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8月。

[3]田璨:《土家族民歌的发展及其艺术特征探析》,《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235-01

作者简介:赵倩(1989.11-),女,汉族,湖北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音乐。

猜你喜欢

引子情歌土家族
情歌的故乡是我家
Dancing for theDead
傣寨情歌
土家族情歌
挖掘文本特色 构建引子课文阅读教学模式
“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土家风情惹人醉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荒漠之路上的三首情歌
浅谈《月儿高》的演奏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