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文化对大学文化特色建设的取向性研究

2016-11-28杜文茜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曲阜273100

人间 2016年10期
关键词:区域特色大学

杜文茜(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 273100)



区域文化对大学文化特色建设的取向性研究

杜文茜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 273100)

摘要:中国国土面积广阔,历史悠久,造就了形态各异的多元区域文化。区域是大学根植和成长的土壤,其厚重的历史传统,丰富的人文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大学的性格。反之,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大学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又引领助推了区域文化的发展,二者水乳交融,互相促进。

关键字:区域文化;大学文化;特色建设

一、区域文化对于大学文化特色建设的规定性和规范性

大学地处特定区域文化中,潜移默化的会受到区域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区域独特的文化资源,是大学文化特色建设的源泉和基础。首先,区域传统文化决定了大学师生的价值观念。大学的开放性质决定了大学师生必定受到区域文化的熏陶,不自觉的会对当地文化产生认同感,反映在价值观念、审美欣赏、习惯养成等与当地文化趋同。因而,区域文化间接影响大学的校风、学风,甚至大学精神的建设。

其次,区域经济决定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建设。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体现了区域对于人才和专业的需求类型和需求规模,为大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人才的培养,以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为基础,区域文化资源为大学的学科专业建设、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社会服务提供了多种选择。大学要紧盯市场,及时发现新兴行业和产业,对学科专业适实做出调整;发扬优势学科,做强新兴学科,切忌“贪大求全”,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再次,区域文化资源为大学科研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区域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文化传统、风俗民情以及资源优势,往往可以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如旅游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产业文化等。校企合作的广泛开展,能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率,使科研水平获得大幅度提高。这些品牌文化为大学文化建设,尤其是学科建设和科研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生长点。大学充分挖掘区域文化资源,依靠本校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凝练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文化。大学在彰显个性的同时,又体现出了时代精神与区域特色。

最后,区域政策法规和政府支持力度规范、制约着大学文化建设的开展。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都有法可依;大学文化建设除了要遵守高等教育法规之外,还要受到当地政策法规的约束。此外,当地政府的资金资助和扶持力度,会大大促进大学文化建设的开展。只有获得资助和支持,大学才能放开手脚,勇于创新,这是大学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助推器。

由此可见,区域文化规定和规范着大学文化建设,大学只有立足区域特征,紧跟时代步伐,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才能走出一条有本区域特色的发展之路。

二、大学文化特色建构过程中对区域文化的研究和扩展

文化建设和物质建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两翼,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文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有重要意义,无可替代。大学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是文化的最高层次,也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最高平台。除了育人功能,大学最重要的职能在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繁荣扩展区域文化。

(一)大学文化特色建设对区域文化的研究。

大学是高层次人才聚集的场所,更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大学以本校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为依托,深入了解区域环境特色,大力挖掘区域文化资源,系统开展区域文化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保护区域文化资源,而且更好的创新发展和丰富了区域文化内涵。具体说来,大学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保护和发展当地文化资源。一是搜集、整理有关区域文化典籍和历史遗存;二是不仅研究当地物质文化形态,同时也关注精神文化形态,培养区域人文精神;三是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成立专门的文化研究机构,挖掘区域精神内涵,结合时代特征,展示区域文化魅力。

我国多次民族大融合的历史事实证明,文化的生命力得以延续在于交流合作、融合共生。因此,大学在对本区域文化进行研究时,并非守着故纸堆纸上谈兵,而是积极寻求对外交流研讨,谋求共同发展。大学建立了国际交流中心,频繁的开展学术和课程交流活动,间接提升了区域文化的国际化水平。鼓励教师外出访问研修,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带动了当地教育水平的提高。广泛发动师生开展服务区域、服务社区的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提升区域文化品位。高水平的国际国内交流活动,已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常态,为区域文化可持续性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养料。

(二)大学文化特色建设对区域文化的扩展。

大学的区域性特征,决定了大学引领、扩展区域文化的历史使命。作为教育人、培养人的文化机构,大学源源不断地为当地社会输送着人才。而人才的类型层次、道德品质以及学科特征,深深影响着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因而大学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不仅教授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大学生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大学与当前地企事业结合,为当地区域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具体表现在,深化产学研合作,使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协同创新,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此外还有文化创意合作、文化社区共建等模式。大学只有加强自身建设,才能起到扩展、引领区域文化发展的作用,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在进行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大学自觉的将当地区域文化融入到大学精神的精髓中区,不仅丰富提升了区域文化品味,也为服务区域文化铺设了心理沟通的桥梁,更好地服务社会。同时自觉将区域文化精神融入到校园环境的规划中去,大学环境完美的融入区域文化,不仅展示区域文化魅力,更为区域环境的和谐增添了新鲜的风景。

由此可见,区域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富的人文底蕴,潜移默化地融入大学文化的血脉中,规定和规范着大学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学文化则以系统的教育理念、时代性的科学研究以及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自觉地引导区域文化的发展,扩展这区域文化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杨如安:《教育生态视域下的区域文化与特色大学建设》,载《教育研究》,2013年第3期,第74-76页。

[2]郭孝锋,陆伟:《区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融合与共生》,载《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12期,第87-88页。

[3]冯刚,柯文进主编:《高校校园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8页。

[4]林华东,陈秋燕:《论地方大学在区域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载《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第55-58页。

[5]张桂霞:《大学文化对区域文化的引领作用初探》,载《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第6期,第163-166页。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232-01

作者简介:杜文茜(1981.06-),山东曲阜,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

猜你喜欢

区域特色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特色种植促增收
《大学》
分割区域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区域发展篇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