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翻译的艺术

2016-11-28张倩华杨雯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人间 2016年10期
关键词:表演舞台艺术

张倩华 杨雯(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文学翻译的艺术

张倩华 杨雯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译者一直处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他们从事的工作是艰辛的,地位是卑微的,收入是菲薄的,责任是重大的。赋予译者以各种各样的身份能使译者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关键词:舞台;艺术;表演;文学翻译者

一、引言

本文通过各种各样的比喻来向读者阐释译者的地位。相对于原作者来说,译者是临摹者,是音乐家,是幕后英雄。译者的地位是卑微的,并且只有当他们犯错的时候才会被人知晓。

二、文学翻译与文学翻译者

罗伯特·韦克斯勒认为文学翻译是一种奇特的艺术。文学翻译意味着一个人坐在书桌前翻译着一本已经写好的有别人署名的作品。译者的工作看起来是定义原著的延伸意。会有人愿意写一本书是关于那些坐在博物馆里临摹别人画作的人吗?抄袭者不是艺术家,他们是学习者或伪造者,崇拜原作者的人或骗子。

他还认为文学翻译也是一种艺术。从本质上来说,译者和作者从事着相同的工作,这样就使的文学翻译变的很奇怪。如果一个演员从事着和剧作家一样的工作,舞者从事着和作曲家一样的工作,歌手从事着和歌词作者一样的工作,每个人对他们的工作都无以为然。译者的问题就是他是一位没有舞台的表演者。当他所有的工作完成以后,就会呈现出一些和原著保持一致的东西,如一个剧本,一首歌或一部作品,会留下一纸文本。

三、译者工作的艰辛

译者肩推动着文学作品变成了他们从来没有想要尝试的形式,但是他们工作的艰辛是不为人知的。但当他们犯错的时候,他们就会变得出名了。事实上,正因为他们是幕后英雄才受到赞扬。即便是在我们听一首专辑的时候,我们也能够想象到音乐家是如何表演的,然而当我们想到译者正在翻译的时候,脑袋里一片空白。能够想到的仅仅是他们的工作和作家的工作差不多,并不会高度赞扬他们。

对于一位表演艺术家来说,我们当然希望他的表演可以吸引很多人,因为表演艺术家不创作,只是诠释。但是译者的作品要和原文一样,不能脱离原著内容,而这是文学评论家的方式。用文学评论家的方式来要求译者,必然是不合理的。而如果没有翻译过来的文字的话,外国作家的作品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但是音乐家的表演看起来是完全不同的,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实在太大了。

四、译者的认可度

由于文学翻译者艰难的处境,他们并不是那么受人尊敬。译者被要求忠于原著作者,而且要一直对他们忠诚。译者根本没有被当成艺术家,也不是创作者或表演者,更像是一位从事雕琢工作的工匠。而且他们通常被看作是可怜的,无足轻重的人。他们的译作也很少在书评时被提到。他们的思想和生平更得不到公开发表。他们之所以翻译并不是为了争名夺利,而是出于爱,出于一种分享他们所爱以及热爱他们所做的一切的精神。

五、译者的天赋及地位

很多人认为,文学翻译者是精通语言的。就好比说音乐家就是很懂音符的人一样。毫无疑问,音乐家应该熟知音符,但是熟知音符并不能够使你成为一名好的音乐家,它只是其中一个要素而已。有一些伟大的音乐家从来没有学过看谱,就像一些诗人根本不懂原著的语言就写出了杰出的译文。比如林纾,一个不懂外文的译者,在翻译界做出的贡献不容否定。

普希金曾把译者定义为“人类心灵的信使”。歌德认为“文学翻译在世界交往中是最重要,最神圣的事业之一。”博尔赫斯也曾写道:“也许译者的工作比作家的工作更精细更文明:译者显然出现在作家之后。翻译是文明的一个更高级的阶段。”这些话并不是他们的原话,而是翻译成英语之后的说法。从另一方面来说,译者也被冠名为它国文化的剽窃者,抢劫者,和殖民主义相勾结的卖国者和通敌者。就是因为他们背叛了他们的民族,语言,原著以及他们自己,这一切只不过是为了一个字七美分的稿酬。然而事实并不全是这样的。所有借鉴别国文化的人并非都是剽窃者,所有翻译别国文献的人也并非都是抢劫者。正是有了译者的存在,多元的文化才得以传播与继承,优秀文化才得以被汲取与借鉴。

不论是尊贵的还是卑微的,译者在人们眼里至少是谦逊的,尤其是在艺术家眼中。没有人比译者更谦虚,他们要忠于别人的观点,想法,风俗习惯,背景。译者将存在于其它文化中核心的东西带到艺术中去,更重要的是为了奉献和服务他人。

六、关于翻译的比喻

安妮·达西埃在她1699年《伊利亚特》法译本的前言中写到,“译者就像是一位雕刻家,想方设法的重塑绘画家的作品。”十七世纪的一位法国主教和教育者达尼埃尔·于埃在翻译诗歌时说到:“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保留原有的韵律和句法,因此翻译之后观众和读者可以看到这样一位诗人,尽管树叶在寒冷的冬季已经全部凋零了,然而树枝,树根和躯干却还清晰可见。”几个世纪以来,译者们一直都在将翻译比作把葡萄酒从一个酒瓶倒进另一个酒瓶。一个美国的法语翻译家罗斯玛丽·德罗普,把这个翻译往前更推进了一步。她认为“翻译更像是把灵魂从身体挤压出来,把它引诱到一个不同的躯体中。”(Robert Wechsler,1998)

译者与原作者的工作不同,但这并不是译者地位卑微的理由与借口。正是由于译者的存在,各国文化,宗教,风俗习惯才得以更好的传播与继承。译者虽不如作者那样要有完全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但是完全忠实于原作的译者并没有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译者从开始就与作者划开了明显的界限,他们的地位只能是从属的,边缘的,不像原作者那样备受瞩目的。译作和原作永远都不会被放在同一个位置估量。作者完成一部作品是不易的,译者翻译一部作品也不易。模仿与创新的难度并不像表面看起来的那样,译出一部绝佳的作品比起原创来说并不容易许多。像尊重原作一样尊重译作,或许才是对原作者和译者公平的。

参考文献:

[1]胡曙中.《英汉修辞比较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

[2]黄任.《英语修辞与写作》.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3]李国南.《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

[4]谢祖钧.《英语修辞漫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1.

[5]Robert, Wechsler,Performing without a stage:the art of literary translation.Adelaide: Independent Pub Group, 1998.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241-01

猜你喜欢

表演舞台艺术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纸的艺术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