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打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

2016-11-28崔书贤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运动量膝关节部位

崔书贤

(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陕西西安 710068)

散打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

崔书贤

(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陕西西安 710068)

散打是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技法徒手制服对手的竞技体育项目,由于散打项目运动强度大,动作多变,对抗性和竞争性比较强,所以在训练中受伤的可能性比较大。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散打项目中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和一般规律,找出预防措施,希望可以为散打运动损伤的处理和散打训练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散打 运动损伤 预防

1 散打运动损伤的关键部位分析

武术散打运动的受伤发生率很高,通过调查研究显示散打运动员的受伤率占被调查运动员的90%以上,身体四肢和头面的受伤情况尤其严重,受伤率超过了60%,闭合性软组织外伤是散打运动主要受伤原因,急性扭伤多于慢性劳损。造成运动损伤高发率的主要原因是散打运动的对抗性和竞技性特点。

1.1头面部的损伤分析

散打运动员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就是头部和面部。散打本身就是以踢、打、摔等技术来进行对抗的一种徒手格斗运动,头面部有很大一部分是暴露在外面的,护具保护不到,同时它也是主要的击打得分部位,所以很容易造成损伤。

比赛时,为了能够击打对方得取分数,常常就把抗击打能力较差、暴露面积大的头部作为主要的攻击目标,一旦击中对方的头部,就会导致对手头晕眼花,思考能力下降,战斗力减弱,这是面部受伤率高的主要原因。

1.2手腕和踝关节的损伤分析

手腕和踝关节的损伤最为普遍,主要是因为散打运动员对手腕和踝关节的力量训练不够,准备活动不够充分,动作要领掌握程度不深,技术运用不灵活和身体素质差等等因素引起。

1.3膝关节的损伤分析

人身上比较坚硬的关节就是膝关节了,它支撑着人体的重量。散打运动员动作过猛、技术运用不正确、防范意识不高等,是造成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散打运动需要以速度和力量去击倒对方获得胜利,因此摔法也导致膝关节的损伤发生率比重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1.4小腿的损伤分析

散打训练中最常见的损伤是下肢损伤,下肢损伤多跟散打的得分手段以及散打的踢打摔动作有关。在每一场的实战比赛中,双方对员要不断进攻防守反击,下肢频繁的活动才能使身体有所接触,在散打训练中,由于小腿的灵活多变以及摆动幅度稳定等因素使得在散打比赛中运动员多倾向于小腿攻击。比赛中双方队员都以小腿进行攻击,碰撞中就有可能会造成运动员小腿前侧受伤,而横踢或是前扫腿时也会造成小腿前侧或内侧软组织损伤。

2 散打运动损伤的致伤原因分析

2.1运动损伤知识匮乏

人体有很多的薄弱点和易伤部位,比如膝关节的内侧副韧带、踝关节、肩关节等这些部位的力量差,同时肌肉对这些薄弱点的保护也不足,再加上运动员对这些易伤部位认识不够充分,就会造成在散打比赛或训练中受伤。

2.2身体素质差

素质训练是散打训练的根本,这就要求散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不仅要重视专项技术训练更要加强素质训练,单纯的提高专项技术对素质训练不重视,就会使身体处于失衡的状态,不仅对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影响同时还会造成运动损伤。

2.3准备工作不充分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做好充分准备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肌肉韧带间的粘滞性减弱,充分调动内脏器官的活性,提高运动的应激能力。

2.4教学方法不合理

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快速准确的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能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不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导致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要掌握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正确的运动技术,科学地增加运动量。

2.5身体过度疲劳

运动量超过身体负荷,身体产生倦怠劳累,被训练的运动员就会处于放松的状态,大脑反应速度减慢,遇到紧急突发情况的时候不能做出应有的反应,竞赛间隔时间短等等也会导致身体出现运动损伤。

2.6训练、比赛场地、器材等意外原因

进行散打练习的外界环境主要包括气候、场地、护具等。气温过高或过低、光线不足等都可能引起运动员损伤。冬季气温低,准备活动不够充分,肌肉、韧带的弹性、大脑兴奋度、活动能力的降低,这些情况下进行训练,是特别容易受伤的。

3 散打运动损伤的预防

散打训练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运动损伤的预防,无论多优秀的运动员如果身体上出现伤痛都会对正常的训练有影响,在比赛中对战术的发挥有影响,最后会直接影响比赛成绩。所以,教练员和散打运动员在平时和比赛过程中都要加强预防运动损伤,减少各类伤病的发生,提高运动能力。

3.1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不仅关系到散打运动成绩,同时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关键点。散打运动员应该加强全面的身体素质锻炼,比如:耐力训练、速度训练、力量训练、击打和抗击打训练,日常的训练中注重基础训练和注意力集中训练、提高散打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和身体素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对系统的高强度的训练打下基础同时可以有效的预防运动损伤。

3.2准备活动、课后整理要充分

准备活动是指在比赛、训练之前为了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缩短进入运动状态的时间和预防运动损伤而有目的的去进行身体练习,为之后的剧烈运动或比赛做好准备。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以较好的调整赛前状态,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同时使体温升高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加肌肉的力量。散打训练的准备活动,要结合自身项目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对关节、韧带和肌肉群等活动到位,提到整体的代谢水平和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3.3科学安排运动量

运动量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损伤情况。运动量并不是越大越好,运动过量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损害,影响健康,散打训练过量就会造成膝关节劳损、腰背肌慢性劳损等。这就要求教师遵守训练规律,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针对运动员不同水平进行科学的训练安排。

加强基础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散打运动在训练方法上要有针对性,对不同身高体重、技术能力和身体素质要进行系统的合理的训练安排。提高运动员的进攻和防守反击的动作质量,提高攻击速度、准确性、反应能力、应变能力。不进行过早的、不充分的实战练习,不让运动员长期有疲劳感等等,这些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

3.4加强专项力量的练习

专项力量的训练对肌肉力量增强预防运动损伤有很重要的意义。 对散打运动员的容易受伤部位进行专项力量训练,同时提高灵敏度和柔韧性,可以使散打运动员抗击打能力加强,同时动作协调一致力量硬而不僵。

还应加强易伤部位的肌肉力量。人体是存在生理薄弱部位的,运动时要加强对薄弱部位的保护,同要注意加强肌肉力量训练,注意关节手指指力练习,通过踢打沙包增强身体抵抗力,在训练内容上安排适应的拍打、抗击打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机能和承担运动负荷的能力,可以有效的预防或者减轻薄弱部位的损伤。

4 结语

(1)散打运动损伤与其防守技术及抗击打能力有关。损伤的主要部位是头部和面部,踝关节、手腕关节以及膝关节损伤的发生率较高,损伤性质多为关节损伤和肌肉拉伤。

(2)身体素质的提高可以为运动员散打运动提供基础的体能需求;有效的防止运动损伤的关键是充足的课前准备和课后恢复训练;科学安排运动量和加强专项力量的练习有助于减少损伤的发生。

(3)运动损伤中以挫伤、擦伤、掌指关节和指关节扭伤比较多,这些损伤直接影响运动员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预防运动损伤极为运动员的健康提供保障。

[1]余学好.竞技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调查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4,23(3):316-317.

[2]陈养胜.论散打训练中运动损伤的预防[J].搏击:武术科学,2010(7):54,74.

[3]丁勇春.散手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归类之研究[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32-34.

G80-05

A

2095-2813(2016)04(a)-001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0.011

猜你喜欢

运动量膝关节部位
大树的日常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运动量
人老常捏捏膝关节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喜欢什么
怎样掌握最佳运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