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复仇”之主人公的再认识
——以《呼啸山庄》、《红字》、《回家的诱惑》中主人公为例

2016-11-28高娃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000

人间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复仇呼啸山庄

高娃(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000)



对“复仇”之主人公的再认识
——以《呼啸山庄》、《红字》、《回家的诱惑》中主人公为例

高娃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000)

摘要:英国小说《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和美国小说《红字》中的齐灵窝斯都是公认的恶魔式的复仇者,中国大陆电视剧《回家的诱惑》中的林品如则是由柔至刚的东方式“复仇女神”,但他们的恨源自于对爱的追求。本文通过对这个人物复仇心理的深刻剖析,探寻他们的心路历程和隐藏其中的人性本质,说明了起源于爱的仇恨终究还要回归于爱,而爱的回归始终是人性追寻的方向。

关键词:爱与背叛;复仇;爱的回归

一、情感的毁灭

《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的复仇来源于他对凯瑟琳这种得不到的爱以及凯瑟琳对他的背叛。两个人一起长大,性情相似,他们强悍、不驯,有着无尽的恶作剧并对别人的批评与惩罚毫不在意,他们身上鼓涨着原始的生命力,他们是风暴之子,分享着共同的天性,就像书中所说:“他们发誓长大以后要像野人一样粗暴,一有机会他们就躲开辛德利,一大早就偷跑到荒野里,在那里呆上一整天,对辛德利的惩罚一笑了之。不管副牧师随心所欲地布置多少文章让凯瑟琳背诵,也不管约瑟夫(呼啸山庄的老仆人)用鞭子抽打希斯克利夫的胳膊有多疼,他们两人只要一再见面就忘记了一切”[1]。这种共同的天性使得他们之间的情感纯粹而强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如凯瑟琳所说:“我活着的最强烈的思念就是为了他……我对他的爱就像那恒久不变的岩石……”[2]

但是,在当时社会婚姻观的影响下,凯瑟琳并没有守住自己暴风之子的天性与爱情,她迫于世俗的压力,选择嫁给了有钱有地位的林顿。被抛弃的痛苦和仇恨淹没了希斯克利夫,他是如此的深爱凯瑟琳,而他清楚凯瑟琳也爱他,但他们被所谓的文明,所谓的绅士标准打败了。被爱人背叛的痛苦和多年来所受到的欺辱和压迫如火山爆发一样吞没了他的心智,扭曲了他的心灵。在丧失爱人的打击下,他泯灭了自己的良知,用残忍的方法去毁灭他人:他放纵辛德利酗酒,让他在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中绝望死去;他摧残自己的妻子,连自己深爱的凯瑟琳也不放过;他夺走了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两个家族的财产。他的报复甚至延伸到了下一代,他因为不符合绅士的标准,没有高尚、富有的社会地位和良好的风度及教养,被辛德利贬为奴仆,遭人践踏;所以他也同样剥夺了辛德利的儿子哈里顿成为绅士的可能,把他培养成一个粗鲁、野蛮、无理、流氓一般的孩子,他把暴虐、绝望的气息带给身边每一个人,在复仇的路上越走越远。

同样,《红字》中的罗格·齐灵窝斯也经历了这样一种心灵的打击,齐灵窝斯最初是个很有知识的智者,尽管身有残疾,但他聪明好学,不断的积累智慧,发展能力,训练理智,努力积累个人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以此获得了荣誉,赢得了名声与地位,并取了年轻美貌的海斯特为妻,因此早期的他,既是一位“智者”,也是一位“勇者”,是一个对生活充满追求又获得过成功的人。然而当他得知妻子与别人相爱,并且有了孩子的时候,他的情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当他看到自己的妻子胸前佩戴着屈辱的红字,抱着不知父亲是谁的孩子在当街示众的时候,他的仇恨与愤怒达到了极点"但是作为的“智者”的他,没有像《呼啸山庄》里的希斯克利夫那样直接发泄自己的怒火,而是采用了一种阴暗压抑却恶毒无比的方式报复给伤害过他的人,他隐藏在丁梅斯代尔的身边,以教民和医生的身份骗得牧师的信任,以对方的痛苦、悔恨、恐惧为食粮,没有一丝怜悯,他摧残并蹂躏丁梅斯代尔的灵魂。[3]这时的齐灵窝斯像希斯克利夫一样,仇恨扭曲了他的心灵,他把自己交与了魔鬼。

在《回家的诱惑》中,林品如面对丈夫和闺蜜的共同背叛,并被曾经对自己百般呵护的丈夫推下大海,险些丧命,内心生出风暴一般的仇恨,她卧薪尝胆,争取各种有利条件来改变自己,使自己变得强大而完美,她利用各种手段深入并破坏前夫的家族企业以及前夫与爱丽的婚姻,最终林品如如愿以偿,但是她在爱人高文彦的眼中,却像受伤的“小刺猬“,让人怜爱而急需得到拯救。

二、仇恨的消解

爱情可以带来仇恨,同样可以化解仇恨,消解复仇意识。尽管希斯克利夫与齐灵窝斯都是接近于变态的复仇者,他们的复仇表现出了让人战栗的恐怖,但是分析其仇恨的根源,其实都来自于爱情的破灭和心灵的伤害。因此,单从这一点来看,他们的复仇行为是符合人性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希斯克利夫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尽压迫,正如耐莉(即呼啸山庄女管家埃伦·迪安)说的那样:他(辛德利)对待希斯克利夫的方式足以使圣徒也变成魔鬼。尽管如此,希斯克利夫并没有因为被虐待而产生复仇之心,他与凯瑟琳的爱情使他对生活中的痛苦和歧视报以容忍的态度,这也可以间接说明希斯克利夫本心的良善,他人性的毁灭完全来自于凯瑟琳的背叛,来自于他对凯瑟琳的爱。对希斯克利夫来说,凯瑟琳就是她的精神与灵魂上的支柱,当凯瑟琳因为门户之见和虚荣心的驱使,不顾她与希斯克利夫之间纯粹的爱情与和谐的天性选择嫁给林顿之时,希斯克利夫该承受什么样的绝望和愤怒!

然而,当凯瑟琳去世,他与自己心爱的人阴阳两地、天地永隔的时候,他的心完全被打入了绝望的深渊,希斯克利夫甚至地以头撞树,他失去了灵魂,他向凯瑟琳的灵魂召唤:“进来吧!进来吧!凯蒂,来吧!啊!我的心爱的!这回听我的话吧,凯蒂,最后一次!……他每天晚上都要到荒野中去寻找凯瑟琳的游魂,白天则把自己锁在卧房里,象个教徒似的虔诚地祈祷着,……他的嘴唇失去了那凶狠的讥嘲神情-难以名状-恶魔变得如此惨淡消沉……”。[4]书中的这些描述,向我们展示了一颗遭受了打击,充满痛苦的颤抖心灵的悲鸣,复仇的尽头是一片虚空。

当希斯克利夫掠夺了两家的财产,毁掉了周围人的幸福,践踏了伦理道德,不惜一切完成了自己的复仇时,却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目标。“我(希斯克利夫)用撬杆和锄头来拆毁这两座房子,磨炼自己像克勒斯(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那样能干,可当一切都准备好了,一切都掌握在我的手里时,我却发觉我的意志力消失了,连掀起两座宅子上一片瓦的力量都没有了!”“巨大的虚空感使得他精神上空洞,生活上空虚,这个像魔鬼一样孤独的人对日常生活都失去了兴趣,……”“我(希斯克利夫)得提醒自己去呼吸,甚至提醒自己的心脏去跳动……噢,上帝啊!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我真但愿已经结束了”。[5]最终希斯克利夫选择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选择在那荒原之上和爱人的灵魂一起游荡。但是在自杀之前,他把从辛德利和林顿手里夺来的庄园和家产又留给了辛德利的儿子哈里顿和林顿的女儿小凯瑟琳。他在生命的尽头,选择了人性的回归,让一切又恢复了安宁。

在《红字》中,“智者”齐灵窝斯在完成了复仇之后,也同样走上了心灵回归之路。齐灵窝斯是一个身体残疾的人,但是身体的残疾并没有影响他对人生的追求,他愿意与命运抗争,愿意用努力和勤奋为自己赢得权力与幸福,这说明他的人生曾经是积极和理性的,但是妻子的背叛却使他的拳拳之心支离破碎。

当一个人的人格尊严受到极大的伤害时,他会感到生活失去了意义,言行也会趋于荒诞,复仇正是可怜的齐灵窝斯绝望和无奈的宣泄。[6]他否定了自己先前为赢得幸福所作的一切努力,他泯灭了灵魂,隐藏了自身,把自己全部的智慧用于对付毁灭他幸福理想的人—牧师丁梅斯代尔,他把自己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了一个害人者,在仇恨的黑暗中越走越远。为复仇他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力,他放弃了一切,然而他没有得到快乐,其生命很快枯萎,“仿佛拨了根晒在太阳中的蔓草”[7]。在生命的终点,他只剩下一颗受伤、扭曲、负罪和忏悔的心灵。

在去世前,齐灵窝斯还是把绝大部分遗产留给了曾经的妻子海斯特以及她与丁梅斯代尔的女儿—珠儿,这个结局从表面上看似乎在情理之外,但它却恰恰说明齐灵窝斯临死前人性的回归。他当初把海斯特当成自己心底的温暖,尽管不像希斯克利夫爱凯瑟琳那样疯狂,但他也是爱自己妻子的,虽然由于妻子对他的背叛,他不可能完全原谅她,但是他的心底仍然存有一丝对妻子的留恋与温情。他处理遗产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他已在默默忏悔,想对海斯特和无辜的珠儿有所补偿,至少让她们的生活有所保障。无论他心中真实的想法到底是什么,馈赠遗产本身就是善行,在生命的尾声,他还是抛弃了仇恨,让善意苏醒,让被仇恨湮没的心走向了回归,希斯克利夫和齐灵窝斯一直被当为恶魔一般的复仇者。但无论他们的复仇多么凶猛,手段如何残忍,仇恨留给他们的只有心的荒芜与孤独。

复仇的故事在东方被赋予了“因果报应”式的诠释和完满的结局,《回家的诱惑》中的坚强、美丽、能干的林品如通过各种手段使前夫的家族企业濒临破产,同时她用自己的散发的魅力赢回了前夫洪世贤的爱情。但是林品如是幸运于希斯克利夫和齐灵窝斯的,高文彦给予她真挚而热烈的爱情彻底使这位“复仇女神”脱胎换骨,体味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结语

希腊俗谚说:爱神啊!你是统治诸神和人类的暴君!丘比特的翅膀象征着爱情的善变无常,生理上的性欲与心理上占有欲望的满足终会使人因爱的背叛与彻底失去而生出仇恨,但无论是《呼啸山庄》最后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在北风中流浪的灵魂,还是《红字》中齐灵窝斯临终对珠儿的馈赠,抑或是《回家的诱惑》中林品如再次得到爱情,并原谅了婚姻的破坏者爱丽,无一不向我们证明这样一个事实:爱情是人类起源于爱的仇恨终究还要回归于爱,唯有爱与回归才是人生的方向。

参考文献:

[1][2][4][5]艾米莉·勃朗特﹒英语学习大书虫研究室译﹒呼啸山庄[M]﹒伊犁:伊犁人民出版社,2003﹒

[3]李银霞﹒为爱复仇的两个悲剧人物的心路历程[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66﹒

[6]杜小红﹒奇林沃思再认识[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52﹒

[7]侍桁,杨万,侯巩译﹒红字·福谷传奇[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003-02

猜你喜欢

复仇呼啸山庄
中英双语阅读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中的现实主义文学主题
从审美角度剖析《呼啸山庄》中悲剧的崇高性
Analyses of the Roots of Protagonists’ Tragic Love in Wuthering Heights
“黑压压的恐怖感”:《呼啸山庄》中复仇者的形塑与爱情悲剧的书写
“复仇”微信,微博办得到吗?
欧歌赛乌克兰“复仇”俄罗斯
阿联酋派战机支持约旦“复仇”
赏析《呼啸山庄》背后的爱与宗教
李娜无缘“复仇”小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