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转型下的壁画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2016-11-28郭晓颖新乡学院河南新乡453000

人间 2016年10期
关键词:壁画实践教学改革

郭晓颖(新乡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高校转型下的壁画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郭晓颖
(新乡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壁画被广泛地应用到了人们的环境生活之中,不仅 出现在一些大型的公共场所,我们身边的壁画也已随处可见,甚至已经开始走入了我们的家庭室内设计。目前,中国壁画创作主要群体就是依附于各大艺术院校的美术专业。因此,壁画的教学和创作实践问题已经成为当下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壁画;实践教学;改革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日益发展变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方面,很多美术院校突出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大力开发实践型课程。我国许多高校的美术院系都开设了壁画类课程。这对于装饰壁画的推广和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壁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拥有丰富的材料和艺术语言以及广泛的用途。纵览古今中外的建筑艺术总能看到壁画的身影。随着社会生活多层次的发展,各种艺术形式均获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传承、发展与弘扬,大众的审美需求也越发的多元化。壁画被广泛地应用到了人们的环境生活之中,不仅出现在一些大型的公共场所,我们身边的壁画也已随处可见,甚至已经开始走入了我们的家庭室内设计。

目前,中国壁画创作主要群体就是依附于各大艺术院校的美术专业。因此,壁画的教学和创作实践问题已经成为当下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古代壁画技法的传承主要是靠作坊内师徒之间获得的,没有现成的教学体系供我们当下的壁画教学参考。而目前艺术院校壁画类的教学起步比较晚,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改革推进,以促进壁画艺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壁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独立的艺术创造性。由于现代电脑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视觉效果都可以通过设计软件制作出来,这会造成现在的学生过度依赖电脑,不重视绘画基本功的训练,缺乏独立的美术创作能力以及独立的艺术设计能力。在目前壁画课程的学习中,很多学生都只是流于临摹和仿制的俗套。我们在教学中也忽略了学生在创作构图能力上的培养,培养创作思想与基本创作方法的教育,会让壁画人才的培养呈现出完整有序精优的局面。

(二)课程设置缺乏的科学性。奥兹柯罗曾说:“绘画中最高级、最理性、最纯粹、最有力的形式就是壁画”,壁画所涉及的研究领域有国画、油画、雕塑、环艺等多种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艺术门类。这也使得壁画在技法的专业性上无法达到油画、国画,雕塑等专业的高度。不过,正是由于壁画的这种对多种艺术语言和材料的广泛兼容,使得其具有其他美术专业不具备的优势。我们在教学中要清晰地认识到壁画这门学科的优势和特点,才能抓住壁画教学中的关键点。当前,许多高校针对壁画这门课程缺乏完善的培养模式和教学大纲,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只是注重课程的基础知识,忽略了发挥能动性的创作知识的教授。

另外,当下的壁画教学没有与艺术市场对壁画的需求方向紧密贴合,这样就无法为社会输送优秀的壁画后备力量,无法为壁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景。

二、壁画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

壁画是一门综合了国画、油画、雕塑、环艺等多种专业的综合艺术门类。但是他的艺术特性并不仅仅是整合其他门类的艺术,更重要的是壁画创作者通过融汇多种艺术语言使壁画成为面向公共空间和大众的艺术作品,与建筑和谐相融,为公共环境注入人文内涵,这些壁画艺术的核心追求,同样是高校壁画教学的追求目标。传统的理论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壁画教学的需要。对于壁画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需要我们不断去更新教学理念,明确改革的思路,挖掘出学生的潜力和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壁画人才。

壁画艺术的上述这些特性为我们认识壁画教学中存在的难点提供了指导性的坐标[1],当前的装饰壁画教学是偏于重视理论,轻于实践的教学。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这些难点发现当前壁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除了培养基本的绘画造型能力外,加强实践环节,从而实现高校壁画课程的实践应用性目标。

当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实用性应用型人才,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2]。面对这样的目标和要求,壁画教学的内容改革要弥补当前课程设置的不足,不仅只是开设常规的理论课程和绘画基础课程,更需要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形式进行调整。在壁画教学的改革上,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要有一个合理科学的分配方式。虽然我们在教学中要增加实践课程,但是理论的讲授是同样重要的,不可随意、片面地夸大某一方面。壁画对大众的文化思想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教师在该课程的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系统地介绍壁画的基本概念、原理、分类以及发展历程等,让学生充分把握壁画设计与绘制的一些基本理论。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思想,创造出能够提升审美趣味的壁画作品,杜绝出现一些低俗、低级趣味的作品。

其次,要重视壁画创作,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结合,确保用所讲授的壁画理论知识来指导壁画创作。其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实践教学的关键。如何让学生将知识 - 技能 - 实践很好地转换,并且能根据不同建筑环境创作与其相和谐的表达形式是我们壁画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以及展开市场调研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切身体验并深入了解壁画的形式与作用,为以后的创作收集相关资料。

另外,教师也应该强化制作材料等形式的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浮雕、马赛克镶嵌等艺术形式,还可以将一些传统美术的色彩和造型,比如“刺绣”、“刮金”以及“沥粉”等加入其中,“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现代”,真正做到“艺术当随时代”的发展要求。真正的实现鉴赏、理论、创作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思路。

当前,我国高校的教育体制正处于不断的改革与发展之中,壁画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对于高校壁画人才的培养,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思考与探索出更完善的教学方式,立足于当前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才能更好的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其成为一名具有一定创作能力的壁画艺术的传承与创作者。

参考文献:

[1]壁画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新探索 作者:丁琴, 巢湖学院学报 , 2014年02期

[2]浅析高校壁画教学难点 作者:刘青山,美术教育研究 , 2014年15期

中图分类号:Q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207-01

作者简介:郭晓颖,女,1984年8月出生,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现任教于新乡学院,从事美术学方面的课程研究。

猜你喜欢

壁画实践教学改革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撒哈拉沙漠壁画之秘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飞蛾”修复壁画忙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