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防治研究

2016-11-28梁呈龙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113000

人间 2016年10期
关键词:成瘾者大学生学生

梁呈龙(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 抚顺 113000)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防治研究

梁呈龙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 抚顺 113000)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发展,娱乐方式的不断变化,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已经到破竹发展的地步了,它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与娱乐方式。网络的及时性、海量信息和互动方便等特性给青少年带来了不可或缺的便利,但同时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副作用。其中,最令人痛心疾首难以解决的莫过于青少年的网络成瘾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网络成瘾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字:网络成瘾;思想政治教育;防治

一、网络成瘾的界定及特点

(一)网络成瘾的界定。

网络成瘾的概念最初是由纽约的一位精神病医师Goldbcrg于1994年在一次“网络”的专业讨论组中提出。严格说来,到目前为止“网络成瘾”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但基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与查阅相关网络成瘾研究方面的资料,以及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笔者认为网络成瘾指的是成瘾者无节制的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上冲浪、聊天或进行网络游戏,并且这种网络的过度使用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损害身体健康,导致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人格障碍和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消极后果的一种行为。

(二)网络成瘾的特点。

在对网络成瘾研究的过程中,有些研究者发现网络成瘾者与赌博成瘾者非常相似,均为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行为冲动失控,而导致上网者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因此也应归属于行为成瘾这一大类。概括来说,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突显性质。网络成瘾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都被上网这一活动所控制,上网成为其主要活动,在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到强烈的渴望;耐受性。成瘾者必须逐渐增加上网时间和投入程度,才能获得以前曾有的满足感,就像吸毒者必须逐次增加毒品摄入量一样;停药症状。在意外或被迫不能上网的情况下,成瘾者会产生烦躁不安等情绪休验和全身颤抖等生理反应;冲突性。网络成瘾行为会导致成瘾者与周围环境的冲突;与成瘾者其他活动的冲突,成瘾者意识到过度上网的危害又不愿舍弃上网带来的各种精神满足;反复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控制和戒除之后,成瘾行为会反复发作,并且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情绪体验,尤其是一些参与性很强的网络活动。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是感情动物,喜怒哀乐需要和别人一起交流分享,遇到问题后可以通过交流借鉴经验,提高自己。进入大学,同学们离开家庭,开始独立生活,衣食住行都要考自己安排。身边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兴趣爱好难免会有较大的差异。有的同学比较快的融入到集体中,而有的同学适应能力差,就难免会孤单寂寞。网络的存在,使这些学生在网络中交了很多朋友,有了倾诉的对象。

(一)网络成瘾的外在影响因素。

部分高校为了便于学生开展专业学习,放宽了对学生的个人电脑和上网的管理,这就给学生肆无忌惮的上网聊天、打游戏埋下了隐患。由于职业倦怠和岗位流动的原因,有些高校的辅导员责任心不强,对于学生的夜不归寝、随心所欲的上网等问题视若不见,这就错过了抵制网络成瘾者最佳时期。

由于高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较强是当前大学生的重要特点之一,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越多,学生的逆反心理就越强。家长在很多细节方面过多的包办就刺激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同时抑制了孩子自主性发展,在离开家长的时空里就失去了自我导向的能力。在网络普及的今天,便以网络成瘾的方式体现出来。

(二)网络成瘾的内在影响因素。

网络的优势和特点满足了当代大学生易冲动、不负责任的心理。由于网络具有隐蔽性,大学生们不再担心自己的行为被发现而受到批评和指责。这对满足大学生个人心理需求具有较大吸引力,如果个人缺乏自控力,很容易陷入网络不可自拔。

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环境的消极方面不断地冲击着大学生视觉和内心世界,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极容易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慢慢地他们失去了主见、丢失了自我甚至在现实生活中迷失了方向。

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防治策略

(一)优化网络环境。

建立并完善专业的网络监管队伍。高校管理层应积极建立专业的网络监管部门,建立起一支以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学生干部为主要成员的,从事网络信息监管方面的工作,负责网络动态的日常监测,围绕热点问题主动回复,积极引导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并适时地对网络动态信息进行汇集和整理,及时提供网络动态监测分析报告。

高校以育人为本,以崇尚学术、追求真理为己任,作为先进思想与文化孕育的重要场所,离不开这一实体的依托。良好的富有个性的大学校园物质文化,不仅为广大师生开展丰富多彩和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优美舒适的人文环境,而且还能让其渗透到大学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使师生员工在求知、求美和求乐的过程中受到应有的启迪和教育。

(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知识的积累和理性思维的发展,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更加强烈,求知的视野更加开阔,学习的自主性和目的性更加明确。过去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望,现代的求知方法在大学生中得到广泛运用。他们不仅重视书本知识、前人经验的学习,也重视在社会实践和人与人交往中学习。当代大学生学习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学习方式上,从师型过多,自主型过少;在思维方式上,求同性过多,求异性过少;在学习状态上,盲从型过多,问题型过少;在学习层次上,继承性过多,创新性少;在学习情感上,应试型过多,兴趣型过少。学习需要有兴趣,有了兴趣,才能真正调动自身内在的动力,真正地钻研而乐此不疲,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青春期是人生的多事之秋、烦恼之际,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果遇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往往会像电脑病毒一样不断扩散和传播,以致占满整个大脑空间。所以,必须高度重视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以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为根本,以务求实效的文化素养引领大学生腾出心灵空间,在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之中塑造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184-01

作者简介:梁呈龙(1988-),男,汉族,辽宁省,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研究方向: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成瘾者大学生学生
药物成瘾者相关线索反应的自动化用药行为特征及其消退*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长期戒断海洛因成瘾者冲动性相关脑区的结构及功能特征*
甲基苯丙胺成瘾者抑制控制损伤的可逆性:有氧运动的改善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学生写话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