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2016-11-28沈小平

支部建设 2016年9期
关键词:治家齐家家规

■ 沈小平

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 沈小平

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对领导干部来说,家风正则作风正、律己严,家风正则坐得稳、行得正。前不久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首次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列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内容。将家风问题纳入党纪法规之中,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对良好家风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也对党员领导干部树立良好家风提出了新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家风反映的是整个家族或家庭成员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思想情感、审美情趣等,其本质是整个家庭乃至家族共同的价值观念与价值追求。良好的家风,不仅涵养人格品质,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对优化社会风气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领导干部,家风其实就是作风的缩影,更应遵循革命的遗志,培养良好的家风。一个家风不正的领导干部,在作风上不可能是严谨的。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家风是很重要的一环。“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这些治家经验至今仍有借鉴意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非常重视立家规。毛泽东同志要求子女树立平民思想,告诫子女:“靠毛泽东不行,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去努力,去奋斗。不要把我挂在你们的嘴边上去唬人,要做一个普通人。”周恩来同志要求家人和亲戚严格遵守“十条家规”。这些都为我们树立了范例。

对领导干部家庭来说,良好的家风无疑是抵御腐败的重要防线。没有良好的家风,领导干部就可能让自己和家庭成员变得“任性”。很多腐败之祸的起因“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案件看,出问题的党员领导干部普遍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官本位”的封建意识,“封妻荫子”的特权思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丑陋规则,使原则在亲情面前变通,底线在人情世故中失守。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人的落马,都带有“全家腐”甚至是家族式腐败的特征。这些教训沉痛而深刻。

爱家有度,计之深远。“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爱儿女是人之常情,但不能溺爱、偏爱、错爱。一些领导干部家风出了问题,就是因为没有过好亲情关。一人不廉全家不圆。领导干部自己不出事,又加强对家属子女的教育管理,整个家庭乃至家族平平安安,这也是一种幸福。只有正确对待亲情,做到“发乎情,止乎礼”,关爱不溺爱,善待不纵容,管好自己不出事,管好家人不添乱,管好下属不掉队,才是对家人的真爱、真情。

正己身,就是以身作则,当好表率。家风好不好,家长作为“掌门人”,起主导作用。党员领导干部在家庭乃至家族中往往都是核心人物,其一言一行都是家规的模板、家风的旗帜,只有以身作则,恪守家规、传承家风,才能为家人做出榜样,才会有威严、有说服力。这就要求领导干部立家以正,廉洁自律,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自己的身端影正言传身教,当好家人的榜样,做好子女的老师,而绝不能以自身失修败德带坏家风、祸害家人。

打铁还要自身硬。领导干部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关键是补好精神之钙,培好思想之源,始终加强理论学习,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实践锻炼,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始终注意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真正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了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就一定能够经得起公与私的考验,就什么香风也刮不倒,什么糖弹也击不中。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千千万万家庭家风很好,就会促进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领导干部的家风好,就能够让更多的群众见贤思齐,带动和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保持良好的家风,进而带动整个社会风清气正。

(责编:许树坪)

猜你喜欢

治家齐家家规
立下这7条家规,孩子必有出息
01-02合刊
捉蚂蚱真有趣
鸭子的家规
家风家规我来说
探春治家新论
浅论《曾国藩家书》治家思想的现代启示
试论《曾国藩家书》治家思想的主体内容
“勤俭持家·廉洁治家”家庭格言选登
家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