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愿意守着我的“小”……

2016-11-25□荣

中国诗歌 2016年11期
关键词:瓷瓶惰性界定

□荣 荣

我愿意守着我的“小”……

□荣 荣

以派别或诗写习惯为自己作一个界定或归类,于我是一件难事。生活中我是一个能随遇而安的人,诗写上自然也有这种惰性。我一诗友曾以“悟到什么程度写什么诗”为他的诗写体会,我呢,一般也不画什么诗歌宏图,也算是一个随遇而诗的人。所以,如果一定要作一个界定的话,倒是可以以大小来论,那就是,我是一个小诗人。我愿意我的诗歌呈现自己的现实和内心,这是两种同样真实的生活。作为一名普通的女性,我也愿意从包围自己的生活中出发,更多地呈现当下普通人的日常现实。面对那些“大字号”,我愿意守着我的“小”,做一名小小的诗写者。

便将不跟风,不赶时髦,认真、独立、执着、自足,将诗歌目光投在像自己一样普通的人与事上,在内心更多地开掘诗歌的窖藏,作为我的诗写方式。便守着一份自我。有时候也会开玩笑或者赌气地说,我将辽阔让给你们,我独守我的一分真二分温柔三分小。

说到这里,我就会想起我生活的南方。在我眼里,南方是旖旎多彩的,它有它的刚,也有它的柔,但柔性更是南方生活通俗的一面:太多的雨水、太漫长的花季,它的长街里巷和小桥流水,以及人们过于膨胀的温柔欲望等等。我一直生活在南方,大多数时光都被南方这温和的一面抚慰着。我不想说我如何因为习惯而热爱我现实的生活,有些东西是显而易见又心照不宣的,我生命里的惰性让我对南方的温和有种深深的依恋,这份依恋,其实更是自己的内心对相对安逸生活的一种喜欢,对动荡不定的生活的本能排斥和恐惧。这样的生活充满了无数可能的小诗意,也许不够激烈,不够纯粹,也许更缺乏了一种锐利,但它是纤巧的,也是安静的,像一个人静处,也像在深夜里与喜欢的人面对。我的很多诗便与南方这个地理相关联。我愿意我的诗是婉约的,因为它与我的生活是般配的,这也是我的生活真实。我宁愿丢掉那些太硬朗的句子,比起那些空阔的诗,我更愿意呈现那些庸常的入世的姿态。

以诗写者自居的我,一直是小说和散文的阅读者和热爱者,我的创作对此也偶尔有所涉及。对于诗歌表现能力的局限,我很清楚但又心有不甘,我这样说也许是因为我诗艺不精,功力不到。我总以为,有时候写诗歌真不如写散文和小说来得淋漓和痛快。打个小比方,小说就像竹筐,能装非常多的东西,而诗歌就是瓷瓶,瓷瓶盛装的范围却小得多,那是质地决定了它所能容纳的内容。

但对于盛放心灵,诗歌还是最好的器皿。所以,尽管我写过厌倦诗歌的情绪,但漫长的岁月里,我仍然没有丢掉诗歌。

前面说过,我就是一个小诗人,自然也没有大的理想。但我也有引以自慰的理由,那就是大千世界,每个作家都不可能去写鸿篇巨制,更多的作品只能取一瓢饮。以小见大,微言大义,几句话里说乾坤,就显出作家的功底和阅历及对世界的一种透彻的把握,那也很了不得。诗人也一样。我个人的理想是后者,虽然凭我的心力,穷尽一生或许也难以做到?

猜你喜欢

瓷瓶惰性界定
新《著作权法》视域下视听作品的界定
瓷瓶里的花
《窑开全青》粉彩瓷瓶
《庐山仙人洞》粉彩瓷瓶
我国首次对“碰瓷”作出明确界定
惰性知识
惰性知识
这一瓶
高血压界定范围
惰性,人性中最可怕的敌人